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吶喊》:世界最早的表情符號何以經久不衰

抗議標語牌

Getty Images
2019年3月,反對英國脫歐的抗議活動出現一張畫有《吶喊》的標語牌 | Photo: Getty Images

大多數藝術巨作都因美麗而聞名於世——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筆下掛著微笑的《蒙娜麗莎》(Mona Lisa),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創作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還有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那赤裸著身體的女神維納斯。

但縱觀歷史名作,挪威藝術家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的《吶喊》(The Scream)是一個惹人注目的例外——蒼白、禿頂的人形雙手抱頭,嘴巴大張,痛苦地嚎叫著,看起來不可能成為世界上辨識度最高和被複製最多的形象之一。

《吶喊》

Getty Images
《吶喊》,1893年,愛德華·蒙克(1863-1944)。油彩、蛋彩和粉彩木版畫 | Image: National Gallery of Norway

這幅作品發自蒙克內心,充斥著厄運和毀滅之感,反映了這位挪威藝術家在19世紀末的不安心態。畫作現已滲透到了流行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電影、電視、表情符號和紋身。

學生臥室的牆上、抗議者的標語牌上,以及政治漫畫中都有對它的再創作和模仿,還在全世界第一個擁有了專屬的表情符號——那張「恐懼尖叫的臉」。它是最能代表生存危機的形象,是北歐黑暗劇的原型。

抗議活動

Getty Images
2014年,在法國舉行的反核示威活動中,一幅以《吶喊》為原型的海報被重新設計成輻射危害的標誌 | Photo: Frederick Florin/AFP/Getty Images

關於這幅畫的創作靈感,蒙克如是寫道:「一天黃昏,我在小路上散步。一邊是城市,另一邊的腳下是峽灣。」

「我覺得又累又難受,就停下來眺望峽灣,太陽正在落山,將雲朵染成了血紅色。」

「我感覺到一聲尖叫穿過大自然,似乎傳到了我的耳朵裏。之後我就畫了這幅畫,把雲彩畫成鮮血一般,色彩彷彿也在尖叫。《吶喊》就這樣誕生了。」

這幅1895年的石版畫也是蒙克創作的一個版本,是去年4月大英博物館新展覽「愛德華·蒙克:愛與焦慮」(Edvard Munch: Love and Angst)的主要展品。這是英國45年來最大型的蒙克畫展,向人們展示了藝術家動蕩不安的內心世界。

《吶喊》

Getty Images
《吶喊》,1895年,愛德華·蒙克(1863-1944),私人收藏,挪威 | Photo: Thomas Widerberg, courtesy British Museum

1863年,蒙克出生於挪威的Adalsbruk村,並在克里斯蒂安尼亞(Kristiania, 1924年更名為奧斯陸)長大。沉重的宗教家庭環境以及嚴苛的撫養方式使蒙克的一生充滿悲劇和精神壓力。

蒙克的母親和姐姐在他14歲以前就去世了,父親在也12年後去世,一個妹妹因為躁鬱症而被送進了精神病院。蒙克自己也與精神疾病鬥爭了一生。

蒙克

Getty Images
1902年,蒙克在工作室 | Photo: Munchmuseet, courtesy British Museum

蒙克寫道:「自記事起,我就一直被焦慮折磨,我用藝術來表達這種感受。如果沒有這種焦慮和疾病,我就像一艘失去方向舵的船。」

蒙克在克里斯蒂安尼亞的皇家藝術與設計學院(Royal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學習,後來前往巴黎和柏林,過著波西米亞式的生活,結交了一批藝術家和思想家,形成了突破傳統的藝術風格。

當時,城市化和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世界即將迎來巨大變革,道德困境浮現。這些因素都使得蒙克愈發沉浸在緊張的情緒中。

表情符號

BBC
《吶喊》專屬的表情符號"恐懼尖叫的臉"

《吶喊》共有四個版本,第一個彩繪版創作於1893年,現保存在奧斯陸的挪威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Norway)。這幅畫於1994年被盜,但不久就在誘捕行動中失而復得,且完好無損。

奧斯陸的蒙克博物館(Munch Museum)收藏了同創作於1893年的粉彩版《吶喊》,以及1910年繪製的另一個彩繪版。後者在2004年也被盜,但後來也同樣被找回。

第二個粉彩版的《吶喊》創作於1895年,是四版中唯一為私人所有的,在2012年的拍賣會上以1.2億美元售出,創下了當時的紀錄。最後,還有一個石版畫的版本於1895年製作完成,是《吶喊》一件罕見的黑白作品,去年在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展出。

海報

Getty Images
反噪音的活動海報也從蒙克的《吶喊》中提取靈感

關於畫中關鍵元素的來源說法不一。紅色的天空被認為與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 Krakatoa)爆發有關,那次爆發導致歐洲上空連續好幾個月顏色壯觀,還出現了珠母雲。

畫中的主要形象則被認為與蒙克在1889年巴黎世界博覽會上看到的秘魯木乃伊有關,以及同場展出由愛迪生發明的巨型燈泡。

作家格羅維耶(Kelly Grovier)表示:「蒙克對現代文化感到焦慮,我們很容易就能理解,剛獲得專利的電燈泡作為當時科學的象徵是如何與蒙克腦海中木乃伊的形態融合在了一起——木乃伊是一個令人不安的歷史遺存,象徵著某個毀滅已久的文明。」

面具

Getty Images
電影等流行文化也看得到《吶喊》的影響力

藝術評論家瓊斯(Jonathan Jones)則認為,《吶喊》的吸引力來自這個奇怪人形模糊不定、不得而知的特點。他在《衛報》(The Guaidian)上寫道:「蒙克抹去了其所有個性,任何人都可以自我代入,他為靈魂畫了一個布偶。」

當時的世界正在漸漸脫離舊傳統,如果蒙克的作品確實是在歷史轉折點上對自我焦慮的表達,那與當今世界明顯有著相似之處。所以儘管《吶喊》無處不在,卻依然力量不減:它是一面映照出當代恐懼的鏡子。在我們內心深處,人人不都在尖叫吶喊嗎?

請訪問 BBC Culture 閲讀 英文原文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