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倫敦時裝周:脫歐前夜的忐忑與期盼

距英國與歐盟協定的最新「萬聖節」脫歐期限僅剩月餘,被很多人戲稱為「脫歐前夜最後一季」的倫敦時裝周近日的大小展示活動為倫敦的仲秋平添幾分色彩。

然而,在看似的一切照常、按部就班中,每個在英國「混」時尚圈的人心裏似乎都多少有點對未來的不可知的忐忑。

很多人心中都有一個不言的盤算:脫歐之後的倫敦時尚行業會怎麼樣?

倫敦時裝業的忐忑

時裝周首日在倫敦西城華爾道夫希爾頓酒店舉行走秀的台灣設計師黃薇風趣地告訴BBC中文,這一季是「自己的脫歐」,因為此次展示的設計「是很大的突破,和從來沒有的做法。」

不像通常先有設計主旨再發展作品,據介紹黃薇這一季是跟著「材料」走的設計。

不過,這位獲得過柏林「未來設計師獎」、參加倫敦時裝周已數十季的英國獨立設計師認為,她本人對脫歐的看法可能與眾不同,認為改變不一定不好,並期待改變可能帶來的新氣象。

當然,像黃薇這樣保持樂觀態度的設計師不佔多數。統計顯示,九成以上的英國設計師公投時都投票留在歐盟,並多數對脫歐前景表示擔憂。

倫敦時裝周

AFP
倫敦時裝周上一個名為「封面女郎」的展示

「脫歐對整個英國時裝業將是個挑戰」。英國時裝協會CEO拉什(Caroline Rush)告訴BBC中文。

據《時尚》雜誌商業版說,目前歐盟對第三方國家進口服裝徵收11.5%的關稅,對紡織品徵收6.5%的關稅。英國政府也可能對進口到英國的商品徵收尚未確定的關稅,這可能會使擁有複雜供應鏈的公司面臨雙重徵稅的危險。物流也會由於出入境手續增加以及因額外的關稅而導致貨運延誤。

分析師零售經濟公司首席執行官理查德·林(Richard Lim)表示,放棄現有貿易協議的硬脫歐,對設計師、零售商和製造商的影響巨大。其中有可能的影響來自關稅、進口原材料價格增加、出口手續繁雜帶來的巨大時間浪費、還有買家信心不足等方面。

博柏利(Burberry)2019倫敦時裝周走秀表演

AFP
博柏利(Burberry)2019倫敦時裝周走秀表演

博柏利(Burberry)首席運營和財務官布朗(Julie Brown)預測,付費專區根據世貿組織(WTO)規則進行交易,可能會使博柏利公司「降低數千萬英鎊」的收益。這樣的打擊對於年收入27億英鎊的公司來說,或許還可控,但對於棲身英國時裝業的獨立設計師的中小公司來說無疑是挑戰。

還有設計師擔心脫歐之後,原材料的來源會受到限制。倫敦的愛爾蘭設計師馬龍(Richard Malone)、英格蘭傳統家族品牌負責人斯特拉德(Christina Strutt)等都開始提早備貨。

斯特拉德告訴BBC中文:「我們不得不提前購買歐洲面料,這是一筆不小的投入。」

「英國不需要我了」

當今時裝業是個全球性的多元化的世界。脫歐之後,來自歐盟國家的時尚從業人員的去留問題,讓圈內人不知所措。英國設計師菲比(Phoebe English)在她的新季發佈上告訴BBC中文:「我最擔心脫歐之後,不能和我的優秀員工一起工作,他們都是在英國畢業來自歐洲其他國家很有才華的人。」

本屆倫敦時裝周的展館最中央,是來自全英大學時裝專業的畢業生聯合展台。用布料拼接成的幾個人偶懸掛在展廳中間,來自愛沙尼亞、伯恩茅斯某大學畢業生索洛維約夫(Janislav Solovjov)說:「我把自己的身份變成英國永居,我害怕英國不需要我了。」

國際人才外流也是英國時裝業可能面臨的一大挑戰。像索洛維約夫一樣,選擇在英國發展的人來說,脫歐之後能否繼續留在英國,的確是個大問號。

索洛維約夫

BBC
來自愛沙尼亞的索洛維約夫(Janislav Solovjov)說:「我把自己的身份變成英國永居,我害怕英國不需要我了。」

來自瑞典、在美國長大,2016年畢業於中央聖馬丁的洛維薩(Azura Lovisa),今年第一次在倫敦時裝周有自己的展台,她說:「我很興奮已有一些感興趣的買家,可是脫歐帶來太多不確定。我有歐盟國家的永居簽證,希望能留在英國發展。」

獲得Sarabande基金的英國設計師Katie和她的品牌Roberts|Wood認為,倫敦時裝周是個絶好的平台,讓我們向世界展示我們的設計精神。倫敦最迷人之處就是,有很多來自不同國籍的合作者都在這裏,非常多元,這非常重要。

英國製造的意義

在有人為英國脫歐而擔憂的同時,也有業內評論認為脫歐是「英國製造」的回歸,會迫使人們在本土找出路。珠寶品牌Steven Webster的手工匠人奧迪(Michael Oddy)對BBC中文表示,他個人同意脫歐會帶來更多的「英國製造」,這是令人期待的好事。他說:「如果人們對首飾有需求,我們就有市場,就會找到本土的材料供應商。」

設計師Katie則認為,「英國製造」的意義一直都存在,是為支持本土製造業和倡導可持續性時裝。她說:「製作過程對我來說一如既往地非常重要。特別是,我正嘗試運用數字高科技和手工藝結合,讓我的設計更具可持續性的特質。」

同樣採用數字印刷技術製衣的新畢業設計師索洛維約夫在環保取材方面也下了功夫。他說,我的設計都是「英國製造」,所有布料來自英格蘭多塞特,天然材質和染色,減少對化纖的使用。

不過,即使對於支持「英國製造」和英國品牌的公司和個人來說,人們還是意識到時裝產業從原材料到設計、製作和最終消費,均不可能逃脫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宿命」。不少參與脫歐前夜最後一屆倫敦時裝周的人們可能會繼續尋思,希望「萬聖節」後不會是他們永久的假期。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