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英國向丹麥取經,意欲嚴改移民制度

一艘黑色小艇,艇身環繞著一條紅色條紋,漂浮在灰濛濛的海面上,天空也一片灰濛濛的。小艇上擠滿了人,大多是男性,他們都穿著螢光救生衣。

PA Media
在法國北部格拉沃利訥附近,一艘小船上載著一些被認為是移民的人。

BBC獲悉,英國內政大臣預計本月稍後宣布對移民與庇護制度進行重大改革。

馬曼婷(Shabana Mahmood,沙巴娜·馬穆德)將以丹麥制度為藍本,該制度被視為歐洲最嚴格之一。

據了解,官員已研究丹麥在家庭團聚上的更嚴格規定,以及將大部分難民僅限於提供臨時居留權的做法。

馬曼婷希望減少吸引移民來英的誘因,同時加快遣返無合法居留權者。

但工黨內部對此存在分歧,一名左翼議員批評此舉過於「強硬」,並帶有極右色彩。

根據英國內政部最新數據顯示,週四和週五又有1,269名移民乘坐小船穿越英吉利海峽。

前兩週,由於天氣惡劣,沒有發生任何偷渡事件。

馬曼婷頭髮隨風飄揚,手裡緊緊握著一個藍色文件夾,站在唐寧街

PA Media
馬曼婷曾派遣官員前往丹麥考察其移民制度。

在9月的工黨大會上,馬曼婷曾承諾將「不惜一切代價」重新掌控英國邊境。

她對丹麥的做法印象深刻,該國將成功庇護申請降至40年來最低水平——2020年因疫情旅行限制,此數字有所下降。

BBC獲悉,她上月派遣內政部高級官員前往哥本哈根,研究可供英國借鑑的措施。

在丹麥,遭外國政權直接針對的難民通常會獲得保護。

但大多數因戰亂成功獲庇護的人如今僅能在該國臨時居留。

當丹麥政府認定其原籍國安全時,這些人可被遣返。

對於在丹麥停留較久者,取得永久居留權所需時間已延長,並新增條件,如必須有全職工作。

丹麥在家庭團聚上更嚴格的規定也引起英國內政部官員關注。

在丹麥,若難民獲得居留權,申請與其團聚的伴侶雙方必須年滿24歲。丹麥政府稱此舉旨在防止強迫婚姻。

在丹麥的伴侶不得在過去三年領取福利,還需提供財務擔保,雙方必須通過丹麥語測驗。

難民若居住在被指定為「平行社會」的住宅區——即居民中超過50%屬丹麥政府認定的「非西方」背景者——將完全無資格申請家庭團聚。

該法律還允許政府出售或拆除屬於「平行社會」的公寓樓,爭議不斷。

丹麥政府稱此舉旨在改善融合,但歐盟最高法院一名高級顧問今年稍早批評此法基於族裔歧視。

英國內政部已於9月暫停難民家庭團聚計劃的新申請,等待擬定新規例。

此前的計劃允許配偶、伴侶及18歲以下受養人來英,無需符合其他移民適用的收入及英語測驗。

馬曼婷在宣布英國新規時,預料不會完全採用丹麥模式,但可能會朝更嚴格方向邁進。

留著金色短髮,身穿西裝、打著領帶的拉斯穆斯·斯托克倫在他辦公室的窗邊。

BBC
拉斯穆斯·斯托克倫表示,丹麥面臨的最大挑戰是驅逐外國罪犯。

BBC上週也前往丹麥,了解其移民制度運作。

馬曼婷在丹麥的對口官員、移民與融合部長拉斯穆斯·斯托克倫(Rasmus Stoklund),是工黨姊妹黨社會民主黨成員。

他表示:「我們在許多方面收緊了法律。」

「我們遣返更多人。我們讓在丹麥申請家庭團聚變得困難。若犯罪,你會更容易被驅逐。我們還推出不同計劃,幫助人們自願回國。」

目前沒有跡象顯示英國政府會效仿丹麥,向庇護申請者提供高額資金(最高約合24,000英鎊)以返回原籍國,並補助子女教育費用。

但BBC獲悉,斯托克倫所述部分措施正受到英國內政部密切關注。

斯托克倫認為,收緊移民與融合政策旨在保護丹麥的社會特質,因為丹麥是人口少於英國的小國。

他表示,「我們期望來到這裡的人能參與並作出正面貢獻,如果做不到,就不受歡迎。」

在丹麥與英國兩地,《歐洲人權公約》(ECHR)是否使驅逐外國罪犯更困難,成為政治辯論焦點。

與英國政府一樣,斯托克倫稱,他的政府不希望退出ECHR,但認為可以進行修改。

丹麥政府已啟動相關審查,斯托克倫表示可與英國官員合作。

他說,「每次聽到其他國家有相同憂慮,並像我們在丹麥一樣感到挫折,我都覺得非常正面。」

據稱,馬曼婷希望盡快與斯托克倫會面。

留著金色波波頭的艾達·奧肯看著鏡頭

Getty Images
艾達·奧肯表示,對移民採取更強硬的立場可以消除一個棘手的問題。

對工黨部長而言,丹麥提供的不僅是實戰經驗,還有政治啟示。

2015年,丹麥中間偏左政府陷入困境,右翼民粹政黨民調飆升,移民問題日益引發選民擔憂。

今日英國情勢與此相似,英國改革黨在民調中保持對工黨的領先。

唐寧街關注丹麥社會民主黨如何擊敗曾與法拉奇領導的英國獨立黨在歐洲議會結盟的丹麥人民黨,並重返執政。

社會民主黨環境事務發言人艾達·奧肯(Ida Auken)表示,採取更嚴格的移民立場,讓政府有空間推動其他進步政策。

她說:「對我們而言,這是一張執行我們想做之事的許可證。」

「我們希望擁有受教育的勞動力,保障社會安全,並推動綠色轉型。如果沒有嚴格的移民政策,我們不可能做到這些。」

據悉,英國部分高級部長認為這一論點頗具說服力。

在丹麥哥本哈根的斯楚格購物街上,購物者和遊客在噴泉旁熙熙攘攘。

Getty Images
英國官員在哥本哈根逗留。

批評者指出,儘管與英國有相似之處,丹麥的情況仍有所不同。

該國並未面臨來自北海或波羅的海的小船偷渡潮。

丹麥語亦不像英語普及,因此語言要求可能阻止部分潛在難民。

此外,雖然丹麥社會民主黨大多數議員支持更強硬政策,但英國工黨內部仍有更多顧慮。

據悉,一些主流工黨議員私下表示,將丹麥政策移植到英國,他們會予以反對。

工黨左翼人士、前座議員克里夫·劉易斯(Clive Lewis)強烈反對採用丹麥模式以壓制英國改革黨。

他表示:「丹麥社會民主黨採取了我稱之為強硬的移民路線。他們採納了許多我們認為屬於極右的論調。工黨確實需要贏回部分傾向改革黨的選民,但不能以失去進步選票為代價。」

諾丁漢東選區工黨議員、社會主義運動小組成員納迪亞·惠特姆(Nadia Whittome)稱,這是一條「危險道路」,並批評丹麥部分政策,尤其涉及「平行社會」的措施,「無可否認帶有種族歧視」。

她在BBC第四台電台節目《今日》中表示:「我認為這是一條死路——在道德、政治和選舉層面皆如此。」

然而,斯托克中央選區(Stoke-on-Trent Central)工黨議員加雷斯·斯內爾(Gareth Snell)則認為,類似丹麥的政策「值得探討」,並指出選民不信任現行制度,認為其「本質上不公平」。

他說,若庇護提供給那些日後能安全返回原籍國並重建社區的人,「我們應該支持」。

領導英格蘭中部與北部「紅牆」選區50名工黨議員的喬·懷特(Jo White)也希望部長在丹麥模式上走得更遠。

她警告,若不採取如要求部分庇護申請者分擔居留成本等政策,工黨將付出沉重政治代價。

「後果是我們進入大選時,英國改革黨將成為大多數工黨選區的最大挑戰者……而我們將被徹底擊潰。」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