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最新款iPhone會令實體SIM卡被淘汰嗎?

一張放在手指上的SIM卡。

Getty Images

在智能手機領域,蘋果一向引領潮流——因此它本週推出一款沒有傳統SIM卡的新iPhone,自然引發了關於這項手機技術未來走向的討論。

所有手機用戶都習慣了這種需要小心插入設備內、讓手機能正常運作的小塑料卡片。

但對於購買iPhone Air的人來說,這將成為過去。

這款手機僅能使用eSim——它允許用戶在不需要用針推開卡槽的情況下,自由切換電信商或服務方案。

市場分析機構CCS Insight的分析師凱斯特·曼(Kester Mann)向BBC表示,蘋果的宣布「標誌著實體SIM卡開始走向終結」。

問題是,我們要多久才會真正拋棄這些帶晶片的小塑料片?這對我們使用手機的方式又會有什麼改變?

「卡槽終將消失」

一個人把SIM卡插入手機,螢幕上顯示「Hello」。

Getty Images
多年來,實體SIM卡一直與智能手機並存。

SIM是「用戶識別模組」(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的縮寫。這顆晶片是手機的重要組件,能讓你連接到電信網絡、處理通話與簡訊,以及使用數據服務。

近年來,eSim成為替代選項。在一些新款手機中,用戶可以選擇使用傳統SIM或eSim。

在週二(9月9日)的產品發布會上,蘋果宣布新款iPhone Air——蘋果家族中最新、也是其號稱最薄的成員——將採用純eSim設計。

這是首次有eSim專用iPhone在全球推出。美國消費者自2022年起就已經在使用僅支援eSim的iPhone。

不過,蘋果並沒有完全拋棄實體SIM卡。

同時發布的其他新款 iPhone——包括iPhone 17、17 Pro和17 Pro Max——在部分市場會是eSim專用,但在大多數國家仍會保留實體SIM卡槽。

三星、谷歌等其他主要手機製造商,雖然同樣推廣eSim,但在大部分地區依舊支援實體SIM。

然而,專家指出,大方向已經非常明確。

根據CCS Insight最新的預測,2024年底已有13億支支援eSim的智能手機投入使用,這一數字預計到2030年將增至31億。

PP Foresight技術分析師保羅·佩斯卡托雷(Paolo Pescatore)表示:「隨著時間推移,SIM卡槽將徹底消失。」

一個人手持iPhone Air。

Getty Images
蘋果公司宣稱iPhone Air是史上最薄的iPhone。

eSim的優勢是什麼?

佩斯卡托雷表示,轉向eSim帶來「諸多好處」,最明顯的是能節省手機內部空間,從而容納更大的電池。

他還強調了對環境的益處,因為不再需要塑料SIM卡;而在出國旅行時,使用eSim的人將有更多選擇,且不會被迫選用高價電信服務。

凱斯特·曼則認為,這將引發新的消費者行為,並「逐步改變人們與電信商互動的方式」。

例如,一些顧客可能再也不需要親自去電信商的實體店鋪辦理SIM卡業務。

這對於希望節省時間、不想跑門市的人來說是一大優勢。

但他同時提醒,像所有新變化一樣,並非人人都會接受。

「這項改變對年齡較大的用戶或對科技不太熟悉的人來說,可能特別關鍵。業界需要努力解釋如何使用eSim。」曼說。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