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短促而有力的喊叫:「發射對葉門導彈!」穿著制服、坐在電腦前的男女齊聲回應:「收到,發射對葉門導彈。」
在美國太空軍中,他們被稱為「守護者」(Guardians),而不是一般的部隊。在位於科羅拉多州丹佛郊區的一處基地,他們盯著螢幕,能夠追蹤全球任何地方的飛彈發射——從發射地一路追蹤到可能的落點。
我們是首批獲准進入美國太空軍巴克利太空軍基地(Buckley Space Force Base)飛彈預警與追蹤作戰室的國際記者。這裡是神經中樞,守護者們全天候待命,24 小時不間斷。
他們被一排排巨大的監視螢幕包圍,這些螢幕顯示的是來自太空中一整組軍事衛星所傳送的地圖與數據。
當飛彈發射時,這些「守護者」是第一批偵測到紅外線熱能訊號的人。幾秒後,又傳來一聲喊叫:「發射對伊朗導彈!」接著眾人齊聲回應:「收到,發射對伊朗導彈。」
這次只是演習。但上個月,他們是真的在執行任務——當時伊朗向位於卡塔爾代德(al-Udeid)的美軍基地發射了一連串飛彈,作為對美國與以色列打擊伊朗的回應。
安·休斯上校(Colonel Ann Hughes)形容當天的氣氛是「沉重」的。與大多數突發發射不同,這次他們事先就收到警告。他們成功追蹤了那些伊朗飛彈,並將資訊傳送給地面上的防空系統。
「最終我們保住了整個基地和所有人員的安全,」她鬆了一口氣地說。
休斯上校表示,近年來他們異常忙碌,因為中東與歐洲同時爆發戰爭。
當我問她是否也向烏克蘭發出過預警時,她回答說:「我們會向所有美軍與盟軍提供戰略與戰術層級的飛彈預警。」雖然美方未公開證實,但很可能他們也曾在俄羅斯攻擊前向基輔發出警告。
巴克利太空軍基地將成為特朗普總統「黃金圓頂」(Golden Dome)飛彈防禦計劃的關鍵一環。這項靈感來自以色列「鐵穹」系統的宏大計畫,特朗普已預留了1750億美元(約1300億英鎊)預算,許多人認為實際成本可能更高。
但巴克利基地的基礎設施已經到位。基地天際線上矗立著巨大的雷達罩,這些圓形結構保護著內部強大的衛星天線,看起來就像地平線上的巨大高爾夫球。這些衛星陣列甚至曾偵測到距地球11,000光年外超新星所釋放的無線電波。
美國太空作戰司令部司令大衛·米勒中將(Lt. Gen. David Miller)表示,「黃金圓頂」計劃仍處於初期階段,但它反映出對美國本土日益增長的威脅的認知。他特別點名中國與俄羅斯。
兩國都已研發出能以超過音速五倍速度飛行的高超音速飛彈,也都測試過更難以追蹤的「分段軌道轟炸系統」(FOBS)。
「要攔截這些飛彈所需的速度與物理條件,讓我們不得不考慮部署太空攔截器,」米勒說。他傾向以「防衛能力」來形容這些系統,而非「太空武器」。
五年前成立的美國太空軍,正是太空已成為戰爭領域的證明。特朗普總統在第一任期內創建了這支部隊,並稱太空是「全球最新的戰爭領域」。
中國與俄羅斯都曾測試反衛星飛彈與干擾通訊的技術。米勒將軍指出,俄羅斯已「展示出可能將核彈頭送入太空的能力」。他強調,太空已是「高度競爭的領域」,並補充說:「我們也必須為太空衝突做好準備。」
菲尼克斯·豪瑟上校(Col. Phoenix Hauser)負責指揮太空軍情報、監視與偵察單位「第七三角洲」(Delta 7),他們的任務是掌握太空中的一切動態。
在科羅拉多斯普林斯附近的基地,團隊監控著顯示全球數千個小點的螢幕。目前太空中已有約12,000顆衛星,預計到本世紀末將增至60,000顆。
豪瑟上校表示,他們的首要關注對象是中國。「中國是我們的『步步進逼的威脅』,」她說。中國目前約有1,000顆衛星,其中一半為軍用。未來10年,中國將在低地球軌道部署數萬顆衛星。太空正變得越來越擁擠,也越來越具爭奪性。
「我們已經在太空中交手了,」她說。「我們看到對手進行近距離、不專業且不安全的接觸行動。」這些行動包括配備電子干擾、激光,甚至網與抓取臂的衛星,這些裝置可以用來將其他衛星推離軌道。
有人甚至認為太空中已經出現所謂的「空戰」。
「我不認為我們已經到了像《壯志凌雲》(Top Gun,又譯《捍衛戰士》)那樣的空戰場面,」豪瑟說,「但我們確實需要為那種情況做好準備。」
美國太空軍正為太空衝突的可能性做準備。豪瑟上校表示,一年前他們「還無法談論進攻性太空能力」,但現在,他們的重點是「為總統提供選項,讓我們能透過攻防兼備的太空控制,取得並維持太空優勢」。
米勒將軍則說,防止衝突的唯一方法是「展現實力,我們必須擁有自己的能力來保護資產」。但他未透露具體細節。
最近美軍針對伊朗核計劃的「午夜鐵鎚行動」(Operation Midnight Hammer)讓外界一窺美國太空軍的實際能力。這場由B-2轟炸機執行的攻擊行動,也凸顯了美國軍方為何必須持續維持太空優勢。
「你必須了解,美軍有多依賴來自太空的優勢,」米勒說。這包括跨地平線的導航與通訊能力,以及透過GPS精準打擊目標。
BBC獲得了美國太空軍「守護者」參與這次行動的首度細節。
「我們其中一項任務是運用電磁戰能力,確保整個行動期間的優勢,」米勒說。電磁頻譜涵蓋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與可見光。
「我們知道環境會遭到干擾,」他說。太空軍確保干擾無效,使B-2轟炸機能準時抵達目標,並精準投擲GPS導引的巨型炸彈。
來自太空軍「第三三角洲」(Delta 3)的電子戰專家早已部署在當地。其指揮官安傑洛·費南德茲上校(Col. Angelo Fernandez)展示了他們可空運至全球各地的衛星天線與指揮艙。
他說,這些天線可用來攔截並壓制敵方通訊,「透過發出更強的噪音來蓋過對方」。
「他們不僅保護了美方資產,同時也開闢了一條飛行走廊,」他說。
在任務前、中、後,美國太空軍第七三角洲的守護者們都在進行監控。
豪瑟上校表示,他們能夠監測電磁頻譜,「判斷伊朗是否察覺異常,是否收到任何戰術預警」。他們幫助保留了奇襲的效果,讓空軍順利完成任務而未被發現。
美國太空軍雖是最年輕的軍種,卻是美軍實力的關鍵。米勒將軍說,整個美軍「都依賴太空優勢」。
他希望這種優勢能持續下去,並對任何潛在對手發出警告:「當美軍專注於某件事時——願上帝保佑你!」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19/07/2025 05:00PM
18/07/2025 05:00PM
18/07/2025 05: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