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500年前預示教宗方濟各逝世?為何諾查丹瑪斯預言仍大受歡迎?

一幅素描描繪諾查丹瑪斯在書桌前寫作的情景。

Getty Images
諾查丹瑪斯是一位法國醫師,曾為黑死病患者治療。他同時也是一位業餘占星師,撰寫了《諸世紀》。

隨著教宗方濟各逝世,有關16世紀法國占星家諾查丹瑪斯(Nostradamus)的網絡搜尋量激增。在重大世界事件發生時,他的預言再度引發討論,這並非首次。那麼,為什麼到今天,人們仍對這位預言家如此感興趣?

米歇爾·德·諾特爾達姆(Michel de Notredame),即諾查丹瑪斯(Nostradamus),是法國的一位醫師,曾為黑死病患者提供治療。他也是一位業餘占星師,於1555年出版了《諸世紀》(Les Prophéties)。書中收錄了942首晦澀難懂的四行詩,據稱預示了未來,內容多與災難性事件有關。

其中一首詩常被認為模糊且缺乏明確背景,有譯文提到「一位年邁教宗之死」,上週一些社群媒體貼文和網絡文章將這句與教宗方濟各的去世聯繫起來。

然而,自1555年以來已有數十位教宗逝世,因此不知為何此詩現在被認為指的是方濟各。

一幅黑白素描中,諾查丹瑪斯正伏案工作,桌邊躺著一隻狗。

Getty Images
儘管諾查丹瑪斯在上層社會中頗受歡迎,但在當時也有人認為他是個江湖騙子。

占星術——這種沒有科學依據、認為星辰運行能影響人類事務的信仰——在16世紀大行其道。

當時各地湧現大量占星店,提供從職業、戀愛到健康等各方面的建議。

諾查丹瑪斯也在其中,他經營的占星服務頗受歡迎,專為富人與權貴解讀星盤。

不過,他從未接受正式的占星術訓練,而當時占星術是一門嚴謹的學術領域。因此,有些同時代人將他視為騙子。儘管如此,他那短小晦澀的詩集深受大眾歡迎,成為當時的暢銷書。

16世紀對大多數歐洲人而言,是個苦難的年代:戰爭頻仍、農作物失收、饑荒肆虐,城市中更是疫病橫行。

在這種動盪中,諾查丹瑪斯的預言既是警告,也帶來某種安慰。

牛津大學莫德林學院(Magdalen College)的科學與宗教史學者米歇爾·菲佛(Michelle Pfeffer)指出:「當集體焦慮高漲時,人們會尋求答案、指引,並確信世界有更大計劃在運作。」

就像今天有人會參考星座運勢一樣,當時的諾查丹瑪斯追隨者,從他的預言中找到了理解動盪世界的方法,以及對變革即將來臨的希望。

數百年來,支持者們聲稱諾查丹瑪斯預言了許多歷史大事,包括兩次世界大戰、廣島與長崎的核爆、希特勒的崛起,以及新冠疫情的爆發,儘管他的詩中從未直接點名這些事件。

羅德島大學(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中世紀歷史教授喬埃勒·羅洛-科斯特(Joëlle Rollo-Koster)表示,諾查丹瑪斯的預言「用詞極度模糊,可以適用於任何情境」。她說:「只要表述足夠模糊、含糊,任何人都能從中找到對應的事件。」

儘管如此,諾查丹瑪斯的名字與預言至今仍深植於大眾記憶中。

除了因為他的預言大多沒有標註具體年份而顯得「跨越時代」之外,各種解讀諾查丹瑪斯著作的書籍也銷售火爆,僅英文版就有超過百種。

20世紀以來,不少新書將諾查丹瑪斯的預言與當前世界新聞掛鉤,使他在公眾意識中持續存在。

2001年911恐怖襲擊後,與諾查丹瑪斯相關的書籍銷量飆升,信徒們將其預言與襲擊事件聯繫起來。

《紐約時報》報道指出,當時一封瘋狂流傳的電郵,將諾查丹瑪斯不同段落拼湊在一起,甚至加上並非他所寫的句子,製作出一段煽動性文字,暗示他早已預言此事。其中包括:「大火將逼近新大城市/在約克城將發生大崩塌。」

其他據稱被他預言的事件,還包括阿波羅號登月、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以及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之死。

如今,多數人可能並未深入研讀原文,而是在網上文章或社群媒體的迷因(memes)中認識諾查丹瑪斯。

2001年9月18日,一名顧客在班加羅爾的一家書店翻閱諾查丹瑪斯的預言書。

Getty Images
2001年9月18日,一名顧客在印度班加羅爾的一家書店翻閱諾查丹瑪斯的預言書。

最近,關於教宗的其他預言也再度在網上流傳。

例如,有人將聖馬拉基(St Malachy)所傳的《教宗預言》解讀為暗示教宗方濟各可能是最後一任教宗。不過,學界對這部預言的真實性持懷疑態度,認為其成書背景涉及政治動機。

邁阿密大學(University of Miami)政治學教授約瑟夫·烏辛斯基(Joseph Uscinski)表示:「預言本來就很吸引人,一些人天生對這種非主流的想法特別感興趣。這是人性的一部分。」

「有時是娛樂推動人們相信某些事情,有時則是因為那些想法本身令人感到安心。」

專家指出,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諾查丹瑪斯與其他預言家自然仍能吸引大量關注。

菲佛博士說:「在動盪時期,占星術與占卜(試圖預知未來或揭示隱藏真相)特別受歡迎。」

「人類並非總是擅長應對不確定性,而歷史上占星師與預言家之所以受到重視,是因為他們能幫助人們做出艱難抉擇,同時也能帶來一種安慰——暗示一切皆有其更高的安排。」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