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俄羅斯導彈襲擊烏克蘭城巿蘇梅 至少34死117傷

一名消防員在蘇梅街頭的廢墟中向一輛燃燒的汽車澆水

Interior Ministry of Ukraine
兩枚伊斯坎德爾型彈道導彈落入蘇梅州立大學附近。

烏克蘭當局稱,俄羅斯襲擊當地東北部城巿蘇梅市中心,已造成至少34人死亡、117 人受傷,其中包括 15 名兒童。

當地時間週日(4月13日)10點15分(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7:15)左右,兩枚伊斯坎德爾型彈道導彈擊中蘇梅州立大學及其會議中心周圍地區。

圖片及影片顯示,導彈襲擊後,街道上散落著血跡斑斑的屍體。至少有兩名兒童喪生。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傷者中包括有一名今年出生的女孩,醫務人員正在「盡一切努力」搶救更多生命。

「襲擊在棕枝主日擊中了市中心,」他在晚間視訊講話中說,「只有徹底喪心病狂的敗類,才能做出這樣的事。」

俄羅斯尚未就攻擊事件發表公開評論。

烏克蘭當局告訴BBC,20棟建築遭到破壞,其中包括四所教育機構、咖啡館、商店和五棟公寓大樓。十輛汽車和電車也被擊中。

澤連斯基呼籲其他國家採取「強硬」回應,並補充說「談判從未讓彈道導彈和來自空中的炸彈停止」。

「俄羅斯正是想要這種恐怖,並且正在拖延這場戰爭。如果不對侵略者施加壓力,和平是不可能的。」他說。

據BBC烏克蘭語報導,該大學的會議中心經常用於兒童課程,當地居民稱該空間是「整個城市的教育中心」,並且「非常積極地出租予各種課程、活動團體及工作坊」。

蘇梅的官員告訴BBC,這些導彈裝有集束彈藥,可以在廣泛區域造成無差別殺傷。

它們導致車輛著火、樹木彎曲,而這些地方似乎是死亡人數集中的地方。

當第二次襲擊擊中娜塔莉亞(Natalia)的汽車時,她正帶著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兒童去避難所。

她告訴BBC,「如果我們沒有及時到避難所,我們就會在車裡,然後就死了。」

一位名叫娜塔莉亞 (Nataliia) 的女子直視鏡頭,身後是她汽車的殘骸。消防車也駐扎在她身後,還有受損的建築物。

BBC
娜塔莉亞說,如果她和孩子們沒有找到避難所,「他們就會死」。

51歲的斯維特拉娜·斯米爾諾娃(Svitlana Smirnova)告訴 BBC,她在棕枝主日與朋友一起去教堂,襲擊發生後跑往避難所。

「我的一個朋友在被擊中的巴士上受傷。她的傷勢嚴重,正在醫院接受手術,她仍然昏迷不醒。她和兒子一起乘車,兒子也受傷了。」她說。

週日的襲擊遭到世界各國領導人廣泛譴責。

美國俄烏問題特使基思·凱洛格(Keith Kellogg)表示,這次襲擊「跨越了任何道德底線」,也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努力結束這場戰爭」的原因。

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也譴責這次襲擊是「可怕的」。

他說,「澤連斯基總統已經表明了他對和平的承諾,普京總統現在必須同意立即無條件全面停火,就像烏克蘭所做的那樣。」

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襲擊蘇梅突顯了對俄羅斯實施停火的迫切需求。

這位法國總統在X上發文說,「所有人都知道:這場戰爭是由俄羅斯獨自發起的。而今天,很明顯,俄羅斯獨自選擇繼續這場戰爭——公然無視人命、國際法和特朗普總統的外交努力。」

施紀賢和馬克龍一直在共同制定「自願聯盟」計劃,以落實烏克蘭的任何和平協議。

這次襲擊發生在美國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上週五在聖彼得堡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京之後。

克里姆林宮表示,會議持續了四個多小時,重點討論「烏克蘭問題解決方案的各個方面」。這是威特科夫今年與普京的第三次會面,俄羅斯特使基里爾·德米特里耶夫(Kirill Dmitriev)稱是次會面「富有成效」。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