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自周六起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的「基準關稅」,美國總統特朗普呼籲美國民眾在市場動盪之際「絕不妥協」。
包括英國與法國在內,超過百個國家受到這項措施影響,兩國領袖皆表示不排除任何行動選項。而受到特朗普關稅衝擊最嚴重的中國,則宣布了大規模的報復性反制措施。
美國三大股指週五繼續重挫,跌幅均超過5%,其中標普500指數下跌近6%,創下自2020年以來美股最慘烈的一週。
在華盛頓特區、紐約以及其他城市,數以千計的民眾走上街頭,抗議特朗普政府一系列政策,從經濟到政府削減開支。
特朗普將市場的動盪形容為一場「經濟革命」,並表示美國「將會勝出」。
他在社交媒體Truth Social發文:「毫不妥協,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最終結果將會是歷史性的。」
他的政策改革已對全球供應鏈造成巨大衝擊。
在英國,富時100指數下跌近5%,創五年來最大跌幅;亞洲市場同樣下跌,德國與法國的股市也遭遇類似的下滑。
億萬富翁馬斯克是特朗普的親密盟友,目前負責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他表示,美國及歐洲有可能邁向「零關稅」局面,進而創造「歐洲與北美之間的自由貿易區」。
馬斯克在前往回見義大利政府部長途中發表上述言論。幾天後,特朗普政府預計於4月9日對美國貿易失衡「最嚴重」的國家徵收最高達 50% 的關稅。
歐盟計劃被徵收20%關稅。
特朗普在第一任總統任期內,曾蔑視與歐盟談判的《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定》(TTIP);2018年,在特朗普撤回對歐洲汽車加徵關稅的威脅後,一場正在升溫的貿易戰暫時降溫。
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在特朗普週三宣布關稅政策後,隨即與多位世界領袖通話。
唐寧街在施紀賢與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馬克宏)通話後發表聲明稱,雙方「同意貿易戰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但是不應該排除任何選項」。
施紀賢與馬克龍「共同表達對全球經濟與安全衝擊的關注,特別是在東南亞地區的影響」。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特朗普對那些他認為對美國利益不友善的國家實施「對等關稅」中,受到的打擊最為嚴重。
週五,北京宣布對美國商品徵收34%的報復性關稅,這與華府針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幅度相同。北京同時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
隔日,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敦促華府「停止以關稅為武器對華經貿打壓,停止損害中國人民的正當發展權」。
週六,華盛頓特區及全美各地預計將舉行約1,200場示威活動,成為自從白宮宣布改變美國政府領導方式的政策並擴大行政部門權力以來,針對特朗普與馬斯克的最大規模單日抗議行動。
白宮尚未對這波抗議發表評論,但美聯社的一位未被納入正式記者團的攝影記者拍攝到特朗普手持一份《紐約郵報》,翻閱其中一篇關於中國的文章。
自關稅實施以來,其對貿易的影響顯而易見。
在英國,「捷豹路虎」(Jaguar Land Rover)宣布將「暫停」所有對美出貨,以「應對新的貿易條款」。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07/04/2025 05:00PM
07/04/2025 11:00AM
06/04/2025 05: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