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軍政府證實,發生在該國的一場強烈地震已造成超過140人死亡。備受孤立的軍政府最高領導人敏昂萊將軍(Gen Min Aung Hlaing)罕有呼籲國際社會提供援助。
敏昂萊星期五(3月28日)晚間發表全國電視講話,警告死亡人數還將上升。他同時邀請世界各國前往緬甸提供人道援助。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測定,在仰光時間星期五12:50(06:20 GMT),發生了強度為7.7級的地震,震中位於中部實皆市(Sagaing)西北面16公里處,鄰近該國第二大城市曼德勒(Mandalay),距離首都內比都(Naypyidaw)大約100公里。地震震源深度為10公里。
中國雲南和泰國廣泛地區均有震感,其中泰國曼谷一座建設中高樓倒塌,上百人下落不明,現場已發現遇難者。
中國地震台網稱此次地震震級為7.9,震源深度30公里。BBC泰語網報導,泰國氣象局測得震級達8.2級。
緬甸2021年發生軍事政變後,信息遭到封鎖,互聯網也受到限制。敏昂萊星期五晚間發表講話之際,國營電視台首次公布,地震導致至少144人死亡,732人受傷。
敏昂萊稱,他已接受印度與東盟(ASEAN)成員國提供協助,同時邀請世界各國與任何組織幫助與捐款。相關「通路」已經打開。
敏昂萊表態後,反對陣營民族團結政府(NUG)發言人薩薩(Sasa)透過網上社交媒體發文,呼籲國際社會透過「獨立、本地和受信賴的渠道」送來援助。
民族團結政府是2021年軍事政變奪權後,原民選政府改組抗衡軍政府的組織。
BBC緬甸語網在緬甸最大城市仰光的記者報導,曼德勒當地一位救援隊伍人員稱「損毀範圍廣泛」,目前仍無法確定傷亡人數,但「起碼數以百計」。
目擊者對BBC稱,仰光市內應急車輛的警號聲響個不停。
來自曼德勒市的照片顯示有多棟樓房倒塌,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稱當地供電與通訊線路中斷。地震發生時,機場內的旅客紛紛俯伏在地上。
BBC國際部記者Ko Ko Aung介紹說,1885年英國控制緬甸前,曼德勒是緬甸皇城。近年曼德勒引進了許多中國投資,帶動了地方經濟,但當地人民認為中國人在曼德勒形成了一股主導勢力。
中國湖南《瀟湘晨報》引述一名身處曼德勒的華人稱:「酒店倒塌了幾十棟,人沒了,貨也沒了,損失非常大。」
這位華人還說:「中國人、本地人,死了多少人都不知道,現在半個城市都是消防員。」
軍事政變以來,政府軍與反對派武裝交戰不斷,曼德勒被反政府陣營視為重要攻擊目標。BBC記者指出,這讓當地長期面對電力等供應緊張。
在泰國首都曼谷,一棟未完工的30層高樓發生垮塌,政府官員表示尚有117名建築工人情況未明。BBC在曼谷記者報導,截至曼谷時間20:00(13:00GMT),市政府確認已有八人遇難。
泰國國家緊急醫療中心稍早前在 Facebook 發文稱,塌樓時工地有約320人在場,其中20人被困在升降機槽內。
泰國總理貝東丹(Paetongtarn Shinawatra;佩通坦)傍晚時分到樓房倒塌現場視察。她向記者發言時保證,首都建築物抗震能力均優於標準。
英國地質調查局(BGS)地震學家拉克特博士(Dr Richard Luckett)對BBC稱,從曼谷的情況來判斷,他預期緬甸災情將是十分嚴重。
「地震本身距離一座人口120萬的城市只有16公里,我們認為在震動最猛烈區域內大概也有個200完多人,恐怕我們得預期傷亡者眾。」
官方中國中央電視台報導,此次緬甸地震在雲南西雙版納、德宏、昆明、麗江、保山、大理等地震感強烈,貴州、廣西等地亦有震感反饋。
網上影片顯示,雲南德宏州瑞麗市民眾事發時爭相躲避高樓大廈飛灰,當地政府稱有兩人輕傷;四川攀枝花有網民上載影片,顯示家中吊燈在地震期間搖晃。
中共《人民日報》稱,雲南省抗震救災指揮部啓動地震應急四級響應——即中國地震應急預案中的最初級別——省應急管理廳派出工作組指導抗震救災工作。
相比於泰國,緬甸更經常發生地震。
USGS資料顯示,1930年到1956年,實皆斷層(Sagaing Fault)發生過六次7.0級以上的強烈地震,該斷層橫貫緬甸中心區域。
2016年,位於中部曼德勒省的古都蒲甘(Bagan)發生6.8級地震,三人遇難,多座寺廟等旅遊名勝坍塌。
泰國並不在地震區域,這裏感受到的地震幾乎都發生在緬甸。曼谷市的建築並沒有考慮強震因素,因此地震帶來的結構性損傷可能非常嚴重。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31/03/2025 05:00PM
31/03/2025 05:00PM
31/03/2025 05: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