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保守派聯盟(基督教民主聯盟+基督教社會聯盟)以28.6%的得票贏得德國大選,聯盟領導人弗里德里希·梅爾茨 (Friedrich Merz,弗里德里希·默茨)有望成為下一任總理。
德國大選的計票工作已經完成,結果確認「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又譯德國選項黨)排名第二,社會民主黨(SPD)排名第三,綠黨排名第四。
兩個接近達到5%門檻的較小政黨未能進入聯邦議院。結果公布的數小時前,人們一直認為左翼民粹主義的「莎拉·瓦根克內希特聯盟」(BSW)可能會勉強進入議院。
梅爾茨領導的中右翼基民盟/基社盟將需要至少一個夥伴才能確保在聯邦議院獲得多數席位,目前最有可能的是社會民主黨(SPD)。
梅爾茨在選舉後告訴他的團隊:「今晚我們將慶祝,從明天開始,我們將恢復工作。」政治觀察家稱,他希望在復活節前組建政府,但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時間表。
極右翼的「德國另類選擇黨」在大選中位居第二。該黨領導人愛麗絲·韋德爾(Alice Weidel)聲稱這是一個「歷史性的結果」,因為該黨自2021年大選以來取得了巨大進展。
前執政聯盟成員自民黨在選舉中慘敗,未能進入議會。領袖克里斯蒂安·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宣佈退出政壇。
基督教民主聯盟(CDU,基民盟)領導人弗里德里希·梅爾茨預計將成為德國下一任總理。
梅爾茨領導的政黨贏得約28.6%的選票。現在的問題是他可能與誰組成聯盟。
69歲的梅爾茨被他的支持者描述為歐洲信任危機的解毒劑,對於黨內的保守派來說,他是一張熟悉的面孔。
在政治上,他從來沒有表現得令人振奮。但他承諾為德國提供更強有力的領導,並在四年內解決德國的許多問題。
上個月,在議會極右翼勢力的支持下,他極力收緊移民規則,顯示他願意冒險打破一項重大禁忌。這也再次標誌「基民盟」擺脫了前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掌權時期更為中間派的立場。梅爾茨曾是默克爾在該黨內的競爭對手。
儘管梅爾茨最終未能修改法律,但他在去年底總理奧拉夫·肖爾茨政府垮台引發的競選活動中發起了閃電攻擊。
在默克爾成為總理之前,梅爾茨曾被她排擠,並完全退出議院,從事一系列有利可圖的企業工作,並被視為昨日黃花。
但現在看來,他即將獲得這份他覬覦已久的工作。
1月23日,距離德國提前舉行聯邦大選還有一個月,人們聚集在柏林的一家五星級飯店,聆聽梅爾茨發表外交政策演講。
柏林羅馬酒店「舞廳」周圍的氣氛並不完全是激動人心的,但與20年前他政治生涯結束時的情況已相去甚遠。
梅爾茨也是一名有執照的飛行員,他在2022年因駕駛私人飛機飛往德國北部的敘爾特島參加政治家克里斯蒂安·林德納的婚禮而受到批評。
當他在羅馬酒店走上講台時,人們為保守派「基民盟」、當時的反對黨領導人報以禮貌的掌聲,該黨在民調中一直領先。
梅爾茨身材高大、苗條,身穿西裝,戴著眼鏡,顯得冷靜、傳統、務實,展現出一種對掌權的準備。
但他走到這一步有一段曲折的旅程。
1955年,梅爾茨出生於德國西部小鎮布里隆(Brilon)一個顯赫的保守天主教家庭。
他的父親擔任當地法官,梅爾茨的妻子夏洛特至今也是法官。
小梅爾茨還在上學時就加入了「基民盟」。
25年前,在接受德國《每日鏡報》採訪時,他聲稱自己的青年時期比其嚴謹的履歷所顯示的更狂野。
他的意外經歷包括騎摩托車在街上狂奔、和朋友在薯片攤旁玩耍以及在教室後面玩紙牌遊戲。
根據《明鏡周刊》報道,他提到的一次青少年聚會上,一群學生在學校水族館集體小便。
有人懷疑十幾歲的梅爾茨是個煽動者。一位以前的同學回憶說,年輕的梅爾茨的破壞性行為更多時候只是想要「最後決定權」。
無論是公開還是私下,認識他的人都告訴我他喜歡喝啤酒,而且確實很有趣,儘管很少有人能夠提供軼事來說明這一點。
梅爾茨畢業後服了兵役,然後學習法律並在1981年與同學夏洛特·加斯(Charlotte Gass)結婚。
這對夫婦有三個孩子。
梅爾茨曾做過幾年律師,但他始終關注政治,並於1989年被選為歐洲議會議員,當時33歲。
在同一時間成為中左翼德國社會民主黨(SPD)歐洲議會議員的達格瑪·羅斯-貝倫特(Dagmar Roth-Behrendt)說,「我們都非常年輕,非常新鮮,可以說是未受污染。」
她發現年輕的梅爾茲認真、可靠、誠實、有禮貌。
甚至還很幽默,但她現在覺得這種品質已經不那麼明顯了:「我想隨著時間的推移,身上的瘀傷可能會讓他變得更堅強了一些。」
但他在職業生涯早期是否被視為潛在的總理?
「我可能會說——不,不可能。得了吧,你一定是在開玩笑!」
然而,人人知道他雄心勃勃,梅爾茲很快就在1994年從歐盟政治轉向德國國會,即聯邦議院。
他的地位不斷提升,被譽為黨內右翼傳統派的天才。
「他是一位出色的演說家和深刻的思想家,」德國聯邦議院的基民盟議員克勞斯-彼得·威爾施(Klaus-Peter Willsch)說,他們相識已超過30年。
威爾施說,他是「一名鬥士」。梅爾茲曾三次嘗試領導該政黨,就是明證。
他在2018年和2021年1月的前兩次失敗,可以被解讀為他在努力爭取草根階層。
但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他的野心最初遭受了挫敗,他在黨內權力鬥爭中輸給了默克爾。
默克爾是來自前共產主義東德的量子化學家,處事低調,她和來自前西德但公開自信的律師梅爾茲從來就沒有共識。
梅爾茲在基民盟網站上發表了一篇簡短的自傳文章,淡化了這段痛苦的插曲,稱他決定在2009年離開議院,以「騰出空間進行反思」。
梅爾茲多年的的反思生涯包括在金融和公司法領域開創一番事業,他後來成為多家國際公司的董事會主管,據說還成了百萬富翁。
十多年後,他才重返議院,此後他一直試圖推翻基民盟内默克爾更加中間派的保守主義政策。
1月底,政治決裂的一個顯著時刻出現了,梅爾茨憑藉極右翼「德國另類選擇黨」(AfD)的投票,推動通過了一項關於更嚴格移民規則的非約束性動議。
他堅稱自己與「德國另類選擇黨」沒有直接合作,但他的舉動引發了大規模抗議,並兩次遭到默克爾本人的譴責。
對於這位統治德國16年的女性來說,這是罕見的公開幹預。
批評者稱這是不可原諒的選舉賭博,但支持者堅稱梅爾茨實際上是在巧妙地吸引極右翼人士。
此前,梅爾茨曾冒著疏遠溫和派選民的風險,在1990年代投票反對一項將「婚內強姦」定為刑事犯罪的法案。
他後來解釋說,他認為「婚內強姦」已經是一種犯罪,他反對的是該法案中的其他問題。
民調顯示,他在年輕人和女性中並不是特別受歡迎,但克勞斯-彼得·威爾施認為,德國媒體對他的描述是不公平的。
「我在我的選區見過他好幾次,」他說, 「後來,女人們過來說他是個好人。」
夏洛特·梅爾茨(Charlotte Merz)同樣為他辯護,她告訴《威斯特法倫郵報》(Westfalenpost):「有些人對我丈夫在女性中的形象的描述根本不屬實。」
她說,他們的婚姻是相互支持的:「我們都照顧彼此的工作,並以符合我們職業義務的方式分配育兒之事。」
無論批評如何,一位歐盟外交官告訴我,布魯塞爾正在「焦急地等待他的到來」。
「是時候擺脫這個德國僵局,讓馬達運轉起來了」。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25/02/2025 05:00PM
25/02/2025 05:00PM
24/02/2025 05: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