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最大的新聞機構正尋求加入對OpenAI(ChatGPT背後的美國初創公司)提起的訴訟,指控其未經授權使用他們的內容。
這些新聞機構包括印度一些最古老的出版物,如《印度快報》(The Indian Express)、《印度教徒報》(The Hindu)、《今日印度》集團(India Today group)、億萬富翁高塔姆·阿達尼(Gautam Adani)旗下的新德里電視台(NDTV),以及其他十多家媒體。
OpenAI否認了這些指控,並告訴BBC,它使用的是「公開可獲得的數據」,符合「廣泛接受的法律先例」。
周三,OpenAI首席執行官山姆·阿爾特曼(Sam Altman)在德里與印度電子與資訊科技部部長阿什維尼·瓦什納(Ashwini Vaishnaw)討論了印度低成本人工智能生態系統的計劃。
他說,印度「應該成為人工智能革命的領導者之一」,並表示他在2023年曾說印度公司將難以競爭的言論被斷章取義。
「印度是人工智能領域、尤其是OpenAI的重要市場,」當地媒體援引他在活動中的說話。
亞洲新聞國際(ANI)是印度最大的新聞機構。它在去年11月對OpenAI提起的訴訟,是印度首例此類的案件。
ANI指控ChatGPT非法使用其受版權保護的材料——OpenAI否認這一點——並要求賠償2000萬盧比(約23萬美元、18.5萬英鎊)。
因為ChatGPT正計劃在印度擴張,此案對於它來說具有重要意義。根據一項調查,印度已經擁有全球最大的ChatGPT用戶群體。
像ChatGPT這樣的聊天機器人通過抓取互聯網的大型數據集進行訓練。由印度近450個新聞頻道和17,000家報紙產生的內容具有巨大潛力。
然而,目前尚不清楚ChatGPT可以合法收集和使用哪些材料來進行此類訓練。
目前,OpenAI面臨全球至少十幾宗訴訟,訴訟方包括出版商、藝術家和新聞機構,他們都指控ChatGPT未經許可使用他們的內容。
其中最顯名的一宗是在2023年12月由《紐約時報》提起的訴訟,他們要求OpenAI及其支持者微軟賠償「數十億美元」的損失。
印度法律公司阿南德(Anand and Anand)的人工智能專家律師維巴夫·米塔爾(Vibhav Mithal)表示,「任何法院的判決都將對全球類似案件具有一定的說服力」。
米塔爾律師表示,ANI提起的訴訟裁決可能「定義這些人工智能模型未來的運作方式」,以及「什麽樣的版權新聞內容可以用於訓練AI生成模型(如ChatGPT)」。
如果法院判決支持ANI,可能會引發更多法律案件,並有可能促使AI公司與內容創作者達成許可共享協議——而某些公司已經開始這麽做。
「但如果判決支持OpenAI,將使其在使用受版權保護的數據訓練AI模型方面更加自由,」他說。
ANI(亞洲新聞國際)向付費訂閱者提供新聞,並擁有大量文本、圖片和視頻檔案的獨家版權。
在其向德里高等法院提起的訴訟中,ANI表示OpenAI未經許可使用其內容來訓練ChatGPT。ANI指出,這導致聊天機器人變得更智能,並使OpenAI從中獲利。
該新聞機構表示,在提起訴訟之前,它曾告知OpenAI非法使用其內容,並提出授予公司使用其數據的許可。
ANI稱,OpenAI拒絕了這一提議,並將該新聞機構列入內部黑名單,停止收集其數據。OpenAI還要求ANI禁用某些網頁抓取工具,以確保其內容不被ChatGPT採集。
儘管採取了這些措施,ANI表示,ChatGPT依然從其訂閱者網站上抓取內容。該機構認為,這不公平地讓OpenAI獲得了利益。
ANI在訴訟中還表示,聊天機器人會根據某些提示逐字產生內容。 ANI表示,在某些情況下,ChatGPT錯誤地將內容歸咎於新聞機構,損害了新聞機構可信度並誤導公眾。
除了尋求賠償損失外,ANI還要求法院指示OpenAI停止儲存和使用其作品。
在回應中,OpenAI表示,由於公司及其服務器不在印度,而且聊天機器人也未在印度進行訓練,因此反對該案件在印度提出。
12月,代表80%印度出版商(包括企鵝藍燈書屋和牛津大學出版社印度分社)的印度出版商聯合會(Federation of Indian Publishers)向法院提交了申請,表示他們「直接受到」此案件的影響,應該被允許提出自己的意見。
一個月後,代表印度主要新聞機構的數字新聞出版商協會(DNPA)和另外三家媒體機構也提出了類似的申請。他們指出,雖然OpenAI與國際新聞出版商如美聯社和《金融時報》達成許可協議,但在印度並未採取類似的模式。
DNPA告訴法院,該案件將影響記者的生計以及印度整個新聞行業。然而,OpenAI稱,聊天機器人並不是新聞訂閱的「替代品」,也不會用於此目的。
法院尚未接納出版商的申請,而OpenAI則指法院不應聽取他們的意見。
但法官也澄清道,即使這些協會被允許辯論,法院也將僅限於處理ANI的訴訟,因為其他各方並未提起自己的訴訟。
與此同時,OpenAI告訴BBC,它正在與全球包括印度在內的新聞機構進行「建設性的合作與對話」,以「共同合作」。
分析人士表示,全球範圍內針對ChatGPT提起的訴訟可能會使人們關注迄今尚未受到審查的聊天機器人問題。
專注於人工智能負責任使用的研究員西瓦拉瑪克里希南·R·古魯瓦尤爾(Dr. Sivaramakrishnan R Guruvayur)表示,用於訓練聊天機器人的數據就是其中之一。
他表示,ANI與OpenAI的案件將使法院「評估聊天機器人數據來源」的問題。
全球各國政府一直在努力應對如何監管人工智能的問題。2023年,意大利封鎖了ChatGPT,理由是該聊天機器人大規模收集和存儲個人數據,引發了隱私問題。
去年,歐洲聯盟通過了一項人工智能監管法案。
印度政府也已表示有意對人工智能進行監管。在2024年大選前,政府發布了一個公告,要求正在「測試」或「不可靠」的人工智能工具在推出前先獲得政府許可。
此外,公告還要求人工智能工具不得生成在印度違法或「威脅選舉過程的完整性」的內容。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11/02/2025 04:25PM
11/02/2025 04:24PM
11/02/2025 12:46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