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國對美國針對所有中國貨品徵收額外10%的關稅感到憤怒,那麼它隱藏得很好。
加拿大和墨西哥都誓言要採取報復行動,加拿大總理賈斯汀·特魯多(Justin Trudeau )宣布對超過1000億美元(810 億英鎊)的美國商品徵收25%的關稅時,稱加拿大「不會退讓」。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川普)隨後同意在與兩國達成單獨協議後暫時停止對兩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然而,對中國的關稅定於週二生效。
到目前為止,北京方面一直「按兵不動」。
2018年,當特朗普推出多輪針對中國進口產品的第一輪關稅時,北京宣稱它 「不怕貿易戰」。這次,北京敦促美方與中國「相向而行」。有報導稱,特朗普和習近平可能會在本週通話。
這並不是說這項聲明不會造成影響。會的,特別是因為10%的關稅是他在第一個任期內對數百億美元商品徵收的一系列關稅的基礎上增加的。
中國政府反應冷淡的部分原因是它不想讓民眾擔心,而許多人已經在擔心經濟低迷。
但該經濟體並不像當時那樣依賴美國。北京加強了與非洲、南美洲和東南亞的貿易協定。目前是120多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
卡耐基中國項目研究員莊嘉穎(Chong Ja Ian)表示,額外的10%可能無法提供特朗普想要的影響力。
「中國會認為它可能能夠忍受10%。因此,我認為北京正表現得很冷靜,因為如果這不是那麼大的事情,就沒有理由與特朗普政府發生爭執,除非這對北京有真正的好處。」
習近平主席可能還有另一個原因:他可能在這裡看到了機會。
特朗普在自己的後院播下分裂的種子,甚至威脅要對歐盟徵收關稅——這一切都是在他上任的第一個月內發生的。他的行動可能會讓其他美國盟友想知道他們接下來會面臨什麼。
相比之下,中國希望成為一個冷靜、穩定、或許更具吸引力的全球貿易夥伴。
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re)中國計畫主任孫韻表示:「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將給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帶來挑戰和威脅。」
「從美中戰略競爭的角度來看,美國領導力和信譽的惡化將對中國有利。在雙邊層面上,中國不太可能有好的轉機,但北京肯定會嘗試在最壞的情況下盡力做到最好……」
身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領導人,習近平毫不掩飾他希望中國領導另一種世界秩序的野心。
自新冠大流行結束以來,他進行了廣泛的旅行,並支持了世界銀行等主要國際機構和《巴黎氣候協定》等協議。
中國官方媒體將此描述為擁抱世界各國、深化外交關係。
此前,當特朗普在2020年停止美國向世界衛生組織提供資金時,中國承諾提供額外資金。在華盛頓退出世界衛生組織後,人們對北京可能再次介入填補美國的空缺抱有很高的期望。
凍結援助也是一樣,這在長期依賴美國資金的國家和組織中造成了極大的混亂——儘管經濟低迷,但中國可能希望填補這一缺口。
特朗普上任第一天就凍結了美國提供的所有外國援助,而美國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援助國。美國國際開發署實施的數百個對外援助計畫陷入停頓。有些已經重新啟動,但援助承包商描述了持續的混亂,因為該機構的未來懸而未決。
現代中國歷史學家、首爾延世大學教授約翰·德魯里(John Delury)表示,特朗普的「美國優先」原則可能會進一步削弱華盛頓作為全球領導者的地位。
他告訴BBC:「對主要貿易夥伴徵收關稅和凍結外國援助向『全球南方』和經合組織發出了一個信息,即美國對國際夥伴關係和合作不感興趣。」
「隨著美國從世界上撤退,習主席一貫的『雙贏』全球化信息具有了全新的意義」。
在爭取全球治理的過程中,北京一直在尋找一個機會來顛覆過去50年來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而「特朗普2.0」的不確定性很可能就是這個機會。
「這是否真的賦予北京一個關鍵優勢,這一點我不太確定」莊先生說。
「美國的許多盟友和夥伴,尤其是太平洋地區的盟友和夥伴,有理由與北京合作,但他們也有理由保持警惕。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日本、韓國、菲律賓和澳洲在一定程度上走得更近。
澳洲國際事務研究所表示,在「特朗普第二屆政府的影響」的推動下,澳大利亞、日本和韓國之間可能建立三邊關係的「勢頭正在增強」。
與菲律賓一樣,這三個國家都對中國在南中國海的主張感到擔憂。他們也擔心自治的台灣島可能爆發戰爭——北京將台灣視為一個分裂的省份,最終將成為中國的一部分,並且不排除使用武力來實現這一目標。
長期以來,台灣一直是美中關係中最具爭議的問題之一,北京譴責華盛頓對台北的任何支持。
但當特朗普一再威脅要吞併加拿大或購買格陵蘭島時,華盛頓可能很難對中國的侵略跡象進行反擊。
該地區大多數國家都利用與華盛頓的軍事聯盟來平衡與中國的經濟關係。
但現在,出於對北京的警覺和對美國的利用,他們可以建立新的亞洲聯盟,而不是與世界上最大的兩個國家建立聯盟。
特朗普在周末宣布了關稅,當時中國家庭正在慶祝新年,並請財神爺到家。
目前,明亮的紅燈籠在空蕩蕩的北京街道上飄揚,大多數工人在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期間返鄉。
中國的反應比加拿大或墨西哥溫和得多。中國商務部宣布將採取法律行動,並利用世界貿易組織表達不滿。
但這對華盛頓構成的威脅不大。自2019年唐納德·特朗普(當時在第一任期內)阻止任命處理上訴的法官以來,世貿組織的爭端解決體系實際上已被關閉。
隨著假期接近尾聲,中共官員返回北京並開始工作,他們需要做出決定。
最近幾週,有跡象表明特朗普政府可能希望保持兩國關係穩定,特別是在兩國領導人上個月進行了特朗普所說的「一次很棒的通話」之後,官員們受到了鼓舞。
目前,中國保持冷靜,或許是希望與華盛頓達成協議,以避免進一步徵收關稅,並防止世界最大兩個經濟體之間的關係失控。
但有些人認為,這種情況不會持續下去,因為共和黨和民主黨都已將中國視為全國最大的外交政策和經濟威脅。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兼主任吳心伯表示:「特朗普先生的不可預測性、衝動性和魯莽性將不可避免地給雙邊關係帶來重大衝擊。」
「此外,他的團隊中有不少鷹派,甚至是對華極端鷹派。未來四年雙邊關係將不可避免地面臨嚴重干擾。」
中國當然擔心與美國的關係以及貿易戰可能對其經濟放緩造成的損害。
但它也會尋找方法,利用當前的政治鐘擺,讓國際社會在其影響範圍內左右搖擺。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04/02/2025 05:00PM
04/02/2025 05:00PM
04/02/2025 05: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