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陣壓縮空氣的嘶嘶聲與噗噗聲,一片片光滑的皮革在打磨之後,一雙雙美國牛仔靴在中國東部沿海的工廠誕生了。
隨著裝配流水線的持續運轉,縫紉、縫合、裁剪和焊接的聲音在高聳的天花板上反覆回蕩。
不願透露自己全名的45歲銷售經理彭先生告訴BBC說:「我們曾經每年賣出大約一百萬雙靴子。」
這一切在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川普)上任後發生了改變。
他在首個總統任期內的一系列關稅措施引發了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戰。六年過去,隨著特朗普重返白宮,中國公司正為接下來的挑戰做準備。
「未來我們應該朝哪個方向走?」彭先生不禁詢問,對於「特朗普2.0」時代對他、他的同事以及中國意味著什麼,感到了一絲不安。
對於日益警惕北京野心的西方市場而言,貿易已成為強有力的討價還價籌碼——尤其是當疲軟的中國經濟越來越依賴出口時。譬如,特朗普以一項承諾重返政壇,該承諾包括對中國製造商品徵收高額關稅,以及預計2月1日生效的10%關稅。
他還下令對美中貿易進行審查——這為北京爭取了時間,給華盛頓提供了談判空間。而目前,更嚴厲的言辭(以及更高的關稅)似乎主要針對美國的盟友,如加拿大和墨西哥。
特朗普也許已暫時按下了與北京的戰鬥暫停鍵,但是許多人相信這場戰鬥依然即將來到。雖然,難以確定有多少企業正在逃離中國,但耐克(Nike,奈吉)、阿迪達斯 (Adidas,愛迪達)和彪馬(Puma)等大型外國運動品牌工廠已經遷移至越南。中國企業也在調整重塑供應鏈。在這背後,北京依然是一個關鍵角色。
彭先生告訴BBC,工廠老闆已考慮將生產轉移到東南亞,這與許多競爭對手的決策相似。
這樣做可以為公司節省成本,但公司將失去這些員工。這座工廠多數員工來自附近的南通市,並在廠裏工作超過20年了。
彭先生的妻子在他們的兒子年幼時去世,他說這家工廠就是他的家:「我們的老闆堅決不會拋棄這些員工。」
彭先生意識到這些行動背後的地緣政治,但他表示自己和工人們只是努力求生存。事實上,他們仍在承受2019年的影響,因為當年特朗普對服裝和鞋子等中國製造的消費品徵收了15%的第四輪關稅。
隨著訂單逐漸減少,曾經超過500人的員工數量已降至200人左右。彭先生帶我們參觀時,空蕩的工作站清楚地顯示出這一點。
他四周的工人們正在將皮革裁剪成合適的形狀,然後交給機械師。他們必須非常精確,因為一旦出錯就會毀掉昂貴的皮革,而這些皮革大多數是從美國進口的。
工廠正努力保持低成本,因為一些美國買家已經考慮將業務轉移出中國以應對關稅威脅。
但這意味著會失去熟練的工人:從壓平皮革到對成品靴子進行最後打磨和包裝,製作一雙靴子可能需要長達一周的時間。
這正是中國成為全球頂尖製造國的原因——勞動密集型生產在規模擴大和無與倫比的供應鏈支持下也變得便宜,而這一切需要多年的發展。
自2015年以來一直在這裡工作的彭先生告訴我說:「以前是不斷地驗貨、出貨,我覺得很充實。但訂單減少了,這讓我感到相當失落和焦慮」。
這些曾經為征服西部而打造的牛仔靴在萬里之外的中國已經生產了十多年。而類似的故事在江蘇省南部並不少見,這裡是長江沿岸的製造中心,生產著從紡織品到電動車的幾乎所有產品。
這些是中國每年出口到美國的數百億美元商品的一部分——這個數字隨著美國成為其最大貿易夥伴而穩步增長。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內,這一地位受到削弱,但他的繼任者喬·拜登(Joe Biden)也並未恢復這一地位,因為隨著白宮與北京的關係緊張,多數特朗普時期施行的關稅政策仍然保留。
事實上,歐盟也對電動車進口徵收了關稅,指責中國生產過多電動車且往往得到國家補貼的支持。特朗普也重申了這一點,指出中國的「不公平」貿易做法使外國競爭者處於劣勢。
北京將這種言論視為西方遏制其增長的企圖,並多次警告白宮稱貿易戰將沒有贏家。但它也表示願意對話,並「妥善處理分歧」。
而特朗普則將關稅形容為他對中國的「一大本事」,他當然希望進行對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uTdhWgy5EI
目前尚不清楚特朗普可能想要什麼回報。過去,在特朗普第一任期與中國蜜月期時,他曾前往北京與習近平會面,讓後者協助他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會面。這一次,據信他可能需要習近平的支持,來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普丁)達成結束烏克蘭戰爭的協議。特朗普最近表示,中國「對該局勢有很大的影響力」。
10%關稅的威脅源於對中國「向墨西哥和加拿大輸送芬太尼」的看法,因此,特朗普可能會要求中國在結束這一流通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此外,考慮到他歡迎圍繞TikTok的競購戰,特朗普也可能希望談判其所有權——或驅動該APP的珍貴技術,因為需要北京同意才能出售TikTok的任何部門。
無論協議是什麼,都可能有助於重置美中關係。然而,如果缺乏協議,則可能會突然結束美中第二次蜜月的機會,讓特朗普和習近平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對抗。
商業界情緒已經顯得緊張:美國商會在中國的年度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企業擔心美中關係進一步惡化。
特朗普對中國的似乎較為温和的立場提供了一些緩解。但他仍然希望,關稅的威脅能夠幫助買家遠離中國,將製造業重新帶回美國。
事實上,一些中國企業確實在行動,但並不是前往美國。
在柬埔寨首都金邊一小時車程的地方,商人黃先生建立了一家新工廠,以應對來自美國巨頭沃爾瑪(Walmart)和好市多(Costco)的訂單激增。
這是他在柬埔寨的第二家工廠,兩家工廠每月生產50萬件服裝,從襯衫到內衣應有盡有。掛著棉褲子的衣架在自動化生產線上滾過我們的身旁,隨著鬆緊腰帶的插入和下擺的完成,衣架從一個工位移到另一個工位。
現在,當潛在的美國客戶每回拋出第一個問題,即他將把工廠搬到哪裡時,他對這個問題都習以為常了。對此,他有正確答案——不在中國。
「對於一些中國企業來說,客戶告訴他們說:『如果你們不把生產線轉移到海外,我就會取消訂單。』」黃先生告訴BBC說。
關稅對中國供應商和零售商帶來了艱難的選擇,但誰會承擔成本卻並不總是很清楚。黃先生告訴我說,有時候成本會轉嫁到客戶身上。
他說:「以沃爾瑪為例。我以5美元的價格賣給他們衣服,但他們通常會將價格提高3.5倍。如果關稅提高導致成本增加,我賣給他們的價格可能會漲到6美元。如果他們將價格提高3.5倍,零售價格就會上漲。」
但黃先生也說,通常成本會由供應商承擔。如果他的生產線在中國,他估計額外的10%關稅可能會讓他的收益減少80萬美元(約64.4萬英鎊)。
「這比我的利潤還多。這是很大的數目,我們無法承擔。如果你在這種關稅環境下在中國生產衣服,生意是不可能持續的,」他表示。
目前,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從電動車的100%到鋼鐵和鋁的25%不等。到目前為止,一些熱銷商品已經被免除關稅,包括電子產品,如電視和iPhone。
但是,特朗普提出的10%普遍關稅可能會影響所有在中國生產並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價格。這涉及到很多東西——從玩具和茶杯到筆記型電腦。
據此,黃先生向BBC解釋,這將促使更多工廠搬遷到其他地方。他在柬埔寨的工廠周圍出現了幾家新工廠,來自山東、浙江、江蘇和廣東等紡織生產重鎮的中國企業正進駐這裡,生產冬季外套和毛衣。
根據市場調研與分析機構Research and Markets的一份報告,柬埔寨約90%的服裝工廠現在由中國經營或擁有。
柬埔寨一半的外國投資來自中國。據中國國有媒體報導,70%的道路和橋樑是使用北京提供的貸款建造的。
這裡許多餐廳和商店的招牌上同時有中文和當地語言高棉語。甚至還有一條名為「習近平大道」的環路,以紀念這位中國國家主席。
柬埔寨並不是唯一的受益者。在習近平主席的「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在世界各地進行了大量投資——這是一個貿易和基礎設施項目,同時也增強了北京的影響力。
這意味著中國擁有選擇的空間。
中國官媒聲稱,目前中國進出口的貨物一半以上來自「一帶一路」國家,大多數位於東南亞。
這一切並非一朝一夕的結果,企業顧問公司「艾睿鉑」(AlixPartners)的姚侃(Kenny Yao)向BBC表示,他的工作就是在為中國企業提供關於如何應對關稅的建議。
因為,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內,許多中國企業對特朗普的關稅威脅持懷疑態度。現在,姚先生說,中國公司開始憂心特朗普會不會跟隨供應鏈,對其他國家徵收關稅。
為了以防萬一,姚侃還建議中國公司該向更遠的地方尋找機會:「例如,非洲或拉丁美洲。這更具挑戰性,但探索未曾涉足的領域是明智的。」
隨著美國承諾將自身利益放在首位,北京正努力顯示自己是一個穩定的商業夥伴,而且有一些證據表明這一策略是有效的。
根據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Iseas Yusof-Ishak)智庫調查,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東南亞國家的主要選擇。
此外,儘管生產已經轉移到國外,資金仍然流向中國——譬如,黃先生在金邊工廠生產的衣物中,60%的原材料來自中國。
同時,出口也在蓬勃發展,北京在高端製造業的投資力度加大,涵蓋從太陽能電池板到AI人工智慧的多個領域。去年中國對全球的貿易順差創下9920億美元的紀錄,這得益於出口同比增長近6%。
儘管如此,中國企業在江蘇和金邊仍在為不確定的時期做好準備,甚至可能是動盪的時期。
對此,彭先生希望美中雙方能進行「友好和平」地討論,將關稅「控制在合理範圍內」,以避免貿易戰。
「美國人仍然需要購買這些產品,」他告訴BBC。說完這話,他便驅車前去與新客戶會面。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03/02/2025 05:00PM
03/02/2025 05:00PM
03/02/2025 11:00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