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努爾(Haneul,音譯)對在朝鮮(北韓)軍隊印象最深刻的是持續不斷的飢餓,在服役的第一個月,他因為吃碎玉米和發霉的高麗菜,體重減輕了10公斤。
訓練三個月後,他說幾乎整個營隊都嚴重營養不良,需要被送到復健中心增重。
後來,他們被調派至與韓國(南韓)接壤的邊境擔任前線衛兵,大米取代了玉米。但當米飯來到他們的飯碗時,大部分已經被後方部隊截留,剩下的則被摻入沙子。
哈努爾說,他所屬的部隊是補給條件最好的之一,這是防止他們叛逃到南韓的一項策略。但仍然沒法阻止哈努爾。
2012年,他冒著生命危險衝過非軍事區(Demilitarised Zone, DMZ)——這片分隔南北的狹長地帶。
他和其他軍人脫北者(朝鮮叛逃者)的經歷,有助揭示數千名朝鮮士兵被調派至參與俄烏戰爭前線的情況。
據報道,平壤已派遣約11,000名士兵,協助俄羅斯軍隊收復庫爾斯克(Kursk)地區部分被烏克蘭在夏季突襲行動中取得的土地。
上週較早些時間,首爾、華盛頓和基輔均表示,目前「大量」士兵已加入戰爭,並報告第一批傷亡情況,韓國官員估計已有100多人死亡,多人受傷。這一數字尚未經證實。
然而,脫北軍人和其他軍事專家告訴BBC,這些部隊不應被低估。
根據韓國情報機構,大多數人屬於精銳「暴風軍團」(Storm Crops,另譯「風暴軍團」),「士氣高昂」,但「缺乏對當代戰爭的了解」。
脫北者李賢勝(Lee Hyun Seung,音譯)表示,只有身材高大、運動能力較強的男子才會被選入「暴風軍團」。他在2000年代初曾訓練朝鮮特種部隊,後來於2014年叛逃。
李賢勝教授他們武術、如何投擲飛刀,以及利用餐具等廚房用具製作武器。
然而,即使「暴風軍團」的訓練比朝鮮正規部隊較先進,但士兵們仍然吃不飽,甚至營養不良。
哈努爾表示,據稱是駐紥在俄羅斯軍隊的網上影片顯示,士兵們年輕、「虛弱」。這與平壤的宣傳影片形成鮮明對比,影片中可以看到他們衝破鐵鏈,徒手砸碎冰塊。
哈努爾說,在軍隊服役期間,他僅在一次實彈訓練中發射了三顆子彈。
他最接近戰鬥的一刻,是一名飢餓的農民誤闖非軍事區尋找蔬菜。哈努爾說,他無視「射殺任何入侵者」的指令,警告該名男子後便讓他離開。
由於來自朝鮮的資訊匱乏,很難知道自哈努爾叛逃以來的十年間發生了多少變化。
朝鮮領導人金正恩似乎將其有限的資源投放至導彈和核武器,而不是建設常規部隊。
然而,另一名於2019年叛逃的士兵柳成賢 (Ryu Seonghyun,音譯)則表示 ,即使是特種部隊,服役的前三年也是「極其艱難」。這名28歲的男子曾在空軍擔任7年司機,他說服役期間,條件不斷惡化,餐點逐漸沒有米飯。
「士兵們被派到山裡,僅獲配發少量大米,並被告知這是生存訓練的一部分。」
鑑於這些部隊主要在多山的朝鮮半島接受作戰訓練,脫北軍人質疑他們能否適應在庫爾斯克平原和戰壕中的戰鬥環境。
關鍵的是,「暴風軍團」並不是前線部隊。「他們的任務是滲透敵方陣地,並在其領土製造混亂,」柳說。
但他補充道,金正恩除了派遣特種部隊別無選擇,因為普通士兵大部分時間都在耕種、建築或砍柴上。
「金正恩必須派出具備一定戰鬥能力的士兵,以避免損害朝鮮在俄羅斯的聲譽。」
語言障礙似乎又是另一個難題。週日,烏克蘭國防情報部門表示,朝鮮士兵因溝通問題誤向俄羅斯一個軍營開火,造成八人死亡。
儘管這些情況可能讓人們輕視這些部隊,認為他們是「炮灰」,並以為這顯示了俄羅斯總統普京(普丁)的絕望。但脫北者表示,這將是個錯誤的評估,因他們對政權的忠誠和戰鬥精神將發揮關鍵作用。
「暴風軍團的大多數士兵都來自工人階級或農民家庭,他們對黨高度服從,會毫不猶豫地執行命令,」哈努爾說,他的父親和表兄弟都曾在特種部隊服役。
李賢勝補充說,每天早上進行激烈的意識形態「洗腦」課程,進一步確保他們做好心理準備。他相信朝鮮軍隊「將習慣戰場,學習如何與敵人作戰,並找到生存之道」。
雖然這些士兵無法選擇是否被派遣,但柳成賢認為很多人希望參與。他說,有野心的人會將其視為提升職業生涯的機會。
考慮到在朝鮮服役的艱苦,有些人則憧憬首次體驗國外生活的機會。
「我認為他們比俄羅斯軍隊更願意戰鬥,」他補充道,並坦言若自己身處同樣的情況下,也會希望被派遣。
韓國前特種部隊司令全仁範(Chun In-bum,音譯)同意這些脫北者的想法。「僅僅因為他們缺乏食物和訓練,並不意味著他們沒有能力。他們會很快適應環境。我們不應該低估他們。」
雖然11,000名士兵不太可能扭轉這場消耗戰的局勢——據估計,俄羅斯每天超過1,000人傷亡——但專家和官員認為,這可能只是首批派遣部隊,平壤或能夠輪替派遣多達6萬,甚至是10萬人。
從這些數字來看,全仁範認為最終可能會對戰事產生影響。
此外,這些前士兵表示,金正恩能夠在不影響其政權穩定的情況下承擔巨大損失。
「被派遣的人將是沒有影響力或背景的士兵——說白了,就是那些可以毫無顧忌犧牲掉的人,」哈努爾說。
他回想,當他得知自己的前線部隊中沒有高層的孩子時,他感到很震驚:「那時我意識到,我們是可有可無的。」
他預計,陣亡士兵家屬不會有太多反對聲音,因為他們的兒子將被視為英雄。
「有無數父母送孩子入伍後便失去了他們,」他回憶起死去的表兄弟時補充道。他的阿姨收到了一份證書,讚揚其兒子的英勇貢獻。
軍人及其家屬的忠誠可能會削弱烏克蘭和韓國的希望——他們原本盼望,許多朝鮮士兵在參與戰鬥後會選擇叛逃。基輔與首爾曾討論過在前線進行心理戰,以鼓勵這些士兵投降。
但他們似乎無法使用手機。據烏克蘭情報機構稱,俄羅斯士兵的手機在遇到朝鮮軍隊之前也會被沒收。
因此,可能的滲透策略包括透過喇叭廣播訊息或使用無人機投放傳單。
柳成賢和哈努爾都因為讀了從韓國邊境傳來的反政權宣傳資訊後,決定叛逃。但他們質疑這種方法在遠離家鄉的地方是否有效。
他們說,叛逃需要長時間累積的渴望與勇氣。
此外,哈努爾懷疑軍官會被下令槍殺任何試圖逃跑的士兵。他回憶起自己穿越非軍事區時,戰友們向他開火的情境。
「十二顆子彈在我頭頂上僅一公尺飛過,」他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BP26Uqsn0A
對烏克蘭來說,要俘虜朝鮮軍隊也可能是一項挑戰。
在朝鮮,成為戰俘被視為極大的恥辱,比死亡還要糟糕。相反,士兵們被教育開槍自殺或引爆手榴彈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柳成賢回憶起一首著名的軍歌《留下最後一顆子彈》。 「他們告訴你要留兩顆子彈,一顆射敵人,一顆射自己。」
儘管如此,前特種部隊訓練人員李賢勝希望可提供協助,他主動提出到前線與這些士兵們直接溝通。
「他們不太可能大規模叛逃,但我們必須嘗試。聽到像我這樣的熟悉聲音,或其他來自朝鮮的聲音,可能會對他們的心理產生影響,」他說。
哈努爾只是希望他們能回到朝鮮。他知道,自己的親戚可能也在被派往援助俄羅斯的部隊中。
「我只希望他們能夠挺過去,並安全歸來。」
權赫(Jake Kwon) 及 李浩碩(Hosu Lee) 對本文亦有貢獻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23/12/2024 11:00AM
20/12/2024 05:00PM
20/12/2024 05: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