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白紙運動」兩年後:在風險中延續運動的海外中國活動人士

事無三不成。夏巢川在上海被拘留兩次。一次是在 2022 年的「白紙」抗議活動中,她對中國政府嚴格的新冠疫情政策提出質疑;第二次是在翌年的萬聖節遊行中,她穿了由若干張白紙拼湊而成的服裝。

現居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她再次走上街頭,紀念在中國「清零政策」封鎖期間失去的生命。

兩年過去了,「白紙運動」的抗議在中國日漸熄滅。然而,在整個歐洲,年輕的中國活動人士正在團結起來,以延續運動的精神,儘管他們擔心在中國的家人可能面對的打壓。

上海路牌如何穿越歐洲

今年11月,倫敦、巴黎和阿姆斯特丹的義工裝扮成建築工人,將「烏魯木齊中路」路牌在歐洲傳遞。

烏魯木齊中路是上海的一條街道。2022 年底,人們聚集在這條街道上,哀悼在新疆首府烏魯木齊火災中喪生的 10 名罹難者。 抗議者將火災歸咎於中國嚴厲的新冠政策。

這個路牌同時被設計成信箱。它們是由總部位於倫敦的活動組織China Deviants(有媒體譯其為「中國反賊」)建造,並運往夏巢川在阿姆斯特丹的活動組織、巴黎的「自由廣場」(Le front de La Liberté)和柏林的「德國民主牆」(My Duty in Deutschland )。

在 2022 年抗議活動最激烈的時候,一張烏魯木齊中路路牌被拆除的照片在社群媒體上引發了憤怒。這些中國活動人士決定重現這一場景。

「今年,一塊『烏魯木齊中路』的路牌再次踏上旅程,穿越邊境與廣場,帶著兩年前的記憶碎片⋯⋯中國和歐洲依然咫尺,」他們在Instagram發佈的影片上解釋道。

就在抗議活動兩週年紀念日前幾天,英國和法國舉行的燭光悼念活動中展示了這些街道路牌。

11 月 23 日,超過 20 人參加在倫敦舉行的活動,參加者在白色 A4 紙上寫下自己的想法,並將其放入「烏魯木齊中路」盒子中,另外亦在教堂宣讀其他在網絡上分享的匿名訊息。

有人說:「記得2022年的上海,永遠記得白紙無聲的抗爭」,有人則希望「在外地可以繼續支持受迫害的人,及喚醒還在睡着的人。」

這些團體大多是在 2022 年的抗議活動後匯聚在一起的,自此他們一直保持密切合作。

去年,他們有一些人舉辦「白紙續寫——人權車旅在歐洲」,駕駛一輛紅色貨車,車頂懸掛著大型「白紙運動」主題橫幅,穿越歐洲。

在巡遊期間,他們展示抗議照片小冊子、印有經過審查報導的襯衫以及其他用白紙製成的裝置。

然而,他們在海外的行動並非沒有風險。

家人的恐懼

儘管夏巢川已遠離家鄉,但她仍然擔心來自當局的威脅。

自從今年搬到阿姆斯特丹以來,她變得更加敢言——在公開會議上發言、接受國際媒體採訪以及擔任組織「人(們)」(Censored Face(s))的聯合創辦人。

隨之而來的是,夏巢川說,今年國安人員多番接觸她在中國大陸的家人,特別是在發表公開演講之前,敦促他們要求她「立即停止」。

「没有正經的中國父母是支持孩子做這件事的,」自由廣場聯合創辦人蔣不說。他補充道,他父母那一代親眼目睹文化大革命和天安門廣場抗議活動的過程。

「我父母覺得我千萬不要回國,就在法國好好待著,不光是考慮我的狀況,他們考慮的也是他們的安危,」蔣說。

他聲稱,自 2019 年離開中國以來,中國國安人員曾多次接近他的父母,特別是在政治會談期間,例如今年稍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法國的時候。

熟悉中國政治的多倫多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王慧玲 (Lynette Ong) 表示,以騷擾家人作為壓迫手段是中國政府常用的策略。

事實證明,它可以有效地擾亂一些活動人士的工作。

2022年底,一群在德國的中國學生創辦獨立的中國時事雜誌《莽莽》,記錄因「白紙運動」而在中國境內受到審查的新聞。

在 2023 年 1 月第一期出版後不久,國安就聯繫了六名團隊成員在中國的家人。據其中一名編輯南山(化名)稱,國安詢問家長是否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海外做什麼,並敦促他們介入。

一些成員隨後切斷與該雜誌的聯繫。

當被問及中國國家安全部門是否騷擾海外中國活動人士的家人,以擾亂他們的工作時,中國駐倫敦大使館表示,他們「不知道」上述指控。他們補充說,中國政府保護人民的權利和自由。

海外華人多樣化的活動

儘管面臨壓力,這些團體仍設法在歐洲保持積極活動。

活動人士表示,他們正努力在海外華人中建立一個更大的社群,並向在中國國內的人們展示一個基於參與和民主的社會是什麼樣子。

他們相信,多樣化的活動是吸引更多中國年輕人的好方法,包括不願參加抗議等高風險集會的人。

在倫敦,「China Deviants」舉辦小組討論,重點關注女性主義議題,例如參與社會運動的女性所面對的挑戰。

「自由廣場」在巴黎放映多部社會與人權電影。今年3月,他們放映紀錄片《烏魯木齊中路》,該片由「白紙運動」的影片剪輯而成。據報道,該片導演陳品霖於 2024 年初因「尋覓滋事」被捕。

《莽莽》現在正在製作第三期。他們的報導範圍已從「白紙運動」擴展到網路審查、中國 LGBTQ 議題、藏族語言和文化遺產。

他們希望填補中國境內新聞審查的空白,並為國外媒體報導的故事增添更多細節和真實的聲音。

中國的不同現實

在中國,一些當年「白紙運動」的參與者仍在努力面臨當初抗議帶來的影響。

劉欣(化名)因 2022 年底在北京街頭張貼「反政府」海報而入獄一年。

他說,當時受到 2022 年 10 月一名抗議者在北京四通橋上懸掛橫幅的啟發,該橫幅呼籲結束中國「清零政策」並推翻國家主席習近平。

出獄後,他開始找工作。他曾收到了一些錄用通知,但最終卻指因為他的「犯罪記錄」而未能通過背景調查,被撤銷。

「一名人力資源員工告訴我:現在有案底外賣都跑(做)不了」,他說。

劉欣現在對自己的行為感到後悔。 「我不會(再上街)了。我可能能做的就是把我的經歷分享出來然後警告那些人⋯⋯沒有資源離開國內的話,那你最好不要做這種事情。」

王慧玲教授表示,海外行動對中國國內現狀的影響「非常有限」。 「我認為我們必須現實一些……審查制度仍然非常嚴格。政治控制仍然非常嚴格。」

然而,她並不認為海外的積極努力完全是徒勞無功的。「他們有權表達自己的政治觀點,他們有義務為那些被噤聲的人提供支持。」

《莽莽》的南山也保持相對樂觀。

他說, 「儘管網站在中國大陸被封了,在梳理後台流量的時候還是有一些來自微信的流量,這也對我們有一些鼓舞。」

雖然很難評估他們的成效,但自由廣場聯合創辦人蔣不說:「回顧過去,我們的社群變得越來越大……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找到更多的空間和方法來傳達我們的訊息。」

即使面臨挑戰,但大多數海外活動人士亦承認自己是幸運的一員。

「我確實意識到,能夠生活在其他地方並延續我們的活動是一種特權,」「China Deviants」聯合創辦人倪培晴(Peiqing Ni)說。「享有特權並不一定是壞事——關鍵在於你用這種特權做什麼。」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