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中國「無差別襲擊」惡性傷人案頻發背後有何原因?

發生襲擊事件的珠海市全民健身廣場(13/11/2024)

Reuters
襲擊事件發生後,珠海市民到現場獻花。

11月11日珠海體育中心越野車撞人事件之後,中國在一周內至少發生另外兩宗無差別襲擊事件,造成多人傷亡,接二連三的傷人事情也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及不安。

珠海慘案發生後,官方表示要開展風險隱患排查整治,網上流傳多個社區被要求排查轄區內的「八失人員」和「三低三少人員」。

受訪專家認為,今年多宗惡性傷人事件頻繁發生,背後跟中國經濟低迷的困境有關,行兇者容易因現實生活的壓力出現絕望的感覺,從而選擇以「報復社會」的方式洩憤。

翻查公開報導,2024年中國起碼有超過 20宗惡性傷人案件,當中包括多宗無差別襲擊事件。

11月11日晚,廣東珠海的體育中心發生汽車撞人事件,官方稱導致35人死亡、43人受傷,指案件是因對離婚後財產分割結果不滿而引發;11月16日晚,江蘇無錫宜興市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發生持刀傷人事件,警方稱造成8人死亡、17人受傷,初步調查指係本届畢業生未能拿到畢業證、對實習報酬不滿而回校發洩行兇;11月19日,湖南常德鼎城區永安小學門前發生汽車撞人事件,據報多名學生及家長被撞倒受傷,警方通報指傷者沒有生命危險。

後疫情時期經濟低迷有無影響

8日之內,中國發生三宗同類型的無差別襲擊,引發外界高度關注。獨立學者鄧聿文接受BBC中文訪問時表示,無差別襲擊在今年頻繁發生,跟目前中國的經濟狀況有很大的關聯,由於目前中國總體經濟仍然處於下行的過程中,經濟狀況不好亦會引伸出不同的社會問題,而個體或會覺得自己無法為力去解決或應對。「悲觀的情緒會像瘟疫一樣去感染民眾,經濟狀況不好的時候,會影響民眾對未來的情緒,對未來非常悲觀。」

鄧聿文指,從中國目前的社會輿論看,呈現對經濟及未來的情緒都是一片悲觀的感覺,「如果本來就有氣,社會上又看不到希望,可能就會做出這種所謂瘋狂的舉動。」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僅4.8%,受到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投資和消費者信心疲弱等影響。世界銀行早前預計中國經濟增長將從2024年的4.8%下降到2025年的4.3%。

疫情解封之後,外界預期中國會迎來經濟復甦,但這兩年間房地產暴雷、青年失業率高企、消費降級、股市除了9月底曇花一現的反彈之外基本持續低迷。鄧聿文認為,這是一個連續積累的過程。「疫情三年的封控把人都迫瘋了,雖然解封後行動沒有受限制,但是原來期待壓抑了的消費會爆發出來,這個也沒有看到。」

疫情期間,中國亦有發生過惡性傷人事件,然而在疫情之後,趨勢有增無減。中國網絡作家慕容雪村告訴BBC中文,民眾會把疫情時期當成是特殊事件去看待,「那是會過去的,等到過去了,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好」。然而,疫情過後,「看到經濟下行,也看到自己實際生活中的困難,很多人這些年的生計、事業、生意都被摧毀了」。

他認為信心喪失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原因,在因經濟環境導致的巨大生活壓力下,「比較好的年頭裡,一個地方艱難,那就換一個地方、換個公司,生活依然是有希望的,但現在一切都愈來愈難」,在失業率高企、難找工作等情況在疫情后形成常態之後,「你能看到這種艱難是很難過去,不是說換個地方就能變好」。

今年的傷人案有何不同

事發後珠海民眾到現場獻花及點燃蠟燭(12/11/2024)

Reuters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今年10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非在校生的16至24歲青年失業率為17.1%。從2023年起,中國的青年失業率持續處於較高水平,曾一度升至21.3%,官方曾經一度暫停發佈該項數據。

慕容雪村注意到,近一年來網絡上的「呼喊式維權」增加,市民在遭受到不公正的對待之後,無法有效透過司法制度去解決,「只能通過網上呼喊」。

另一方面,他也注意到年輕人結伴自殺的案件增加,「官方也沒有通報這些人是為什麼用這樣的方式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但大概能夠想像這些人是因為絕望、走投無路才會選擇輕生。」

他指目前中國社會彌漫絕望與憤怒的情緒,當無法釋放的時候。「假如那個人不甘心這樣就死,那麼他們會做什麼?」

研究社會發展以及犯罪學的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鍾華接受BBC中文訪問時表示,過去在中國生活感到絕望的人部分會選擇自殺。「社會邊緣的人其實是會選擇自殺,但是大家都不太關注。」

她指往年選擇自殺的人群通常都是沒有聲息,惟當「個人式的恐怖主義」事件開始出現,由於事件有着公共性,導致傳播力度廣泛,「微信、微博、小紅書傳播得極快,他得到了這麼大的關注,其他人本來想自殺的,就會想反正都要死,不如死得轟轟烈烈,多拖幾個人下水。覺得社會對他不公平,就做了這種事情。」

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發生持刀傷人事件中,一封被指是21歲的徐姓犯罪嫌疑人的遺書在網上廣泛流傳,裡面提及「這個世界需要被改變,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絕不能被打敗,我寧可死也不願再被壓榨與剝削,我希望以我的死推動勞動法的進步。」BBC無法獨立核實這段文字的發佈時間和來源。

這種「報復社會」案件的頻繁發生,鍾華指背後涉及傳播之後帶來的模仿效應,「這部分人本來就絕望了,另一方面看到了一個模式,有一種模仿的效果。」她指這種後續的模仿效應在過去亦不罕見。

她也觀察到今年類似的案件發生得更為頻密,指往年在社會上處於邊緣狀況的人可能還存在一些希望,但伴隨整體經濟情況下行,「今年是格外的絕望,會有一種悲觀的氣氛,很大程度就是他們沒有收入,生活上出現一些問題。」

威脅社會穩定?

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門外(17/11/2024)

Reuters

珠海慘案發生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要依法嚴懲凶手,並指示各地區和有關部門要深刻汲取教訓,加強風險源頭防控,及時化解矛盾糾紛,嚴防發生極端案件。隨後網上流傳多個社區被要求排查轄區內的「八失人員」以及「三低三少人員」。

「八失」指投資失敗、工作失業、生活失意、情感失意、關係失和、心態失衡、精神失常和年少失管;「三低三少」則指經濟收入低、社會地位低、社會聲望低、人際交往少、流動機會少和疏導管道少。此外無婚姻、無子女、無工作及無房子的「四無人員」也被中國官方列為重點關注對象。

鍾華注意到很多案件的罪犯都是年齡50歲左右的男性,不少之前都沒有刑事犯罪記錄。她認為這些人士需要多加關注,「之前是把他們漏掉了,他們孤單地生活在一個地方,也不會主動尋求幫助。」目前進行的社區排查,她認為之後需要的是對症下藥,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援助及制定相關政策。

慕容雪村認為,事發之後的排查是官方為了摸底、掌握情況,把該類人士視為嫌疑人員,「掌握這些人的動向,是為了控制」。而這種手段「進一步消耗更多政府資源來做與經濟無關的事情」。

他也承認,在經濟不景氣、失業率高企的環境下,難以有更好的防範方法,而目前彌漫在社會的絕望及憤怒情緒,也需要時間來逐漸減輕。「在接下來的一、兩年裡,中國人可能不得不生活在這種情景之中,隨時會發生像這種恐佈襲擊(的事情)。」

鍾華表示,目前的處境也是現代化發展所面臨的狀況,「每個人生活都很stressful、卷、各方面的,生活愈來愈不易。」她指近20年來傳統的罪案正遂漸下降,惟在發達國家有三類型的罪案是不斷增加,包括由個人發動的反社會恐怖襲擊、詐騙、毒品。2023年,中國最高法院副檢察長孫謙在新聞發佈會上曾稱2022年起訴殺人、搶劫、綁架等暴力犯罪人數為近二十年來最低,嚴重暴力犯罪起訴人數由1999年25%下降至2022年3.9%。

鍾華指,惡性傷人事件頻繁發生也會導致社會上充滿不安全的感覺,「中國過去沒有這麼多公共類、震撼人心的惡性犯罪,今年太多了」。然而,她也認為短期內難以改善這樣的情況,「一是經濟上,如果整體經濟欣欣向榮,傳遞的是一種樂觀的氣氛,這種事件會變少」。

2024年曾被媒體報導過的中國惡性傷人事件(不完全統計)

  • 2月10日 山東日照土砲襲擊村民事件 21死
  • 3月1日 山東德州隨機撞人事件 2死6傷
  • 5月7日 雲南醫院隨機捅人事件 2死21傷
  • 5月20日 湖南郴州公園隨機捅人事件 3死2傷
  • 5月20日 江西小學隨機捅人 2死10傷
  • 6月11日 吉林襲擊美國人事件 4傷
  • 6月19日 上海地鐵站隨機捅人事件 3傷
  • 6月24日 蘇州日本人學校襲擊事件 1死2傷
  • 7月4日 瀋陽鐵西小區隨機砍人事件 3死1傷
  • 7月27日 長沙汽車隨機撞人事件 8死5傷
  • 8月13日 廣東中山隨機撞人事件 8傷
  • 8月31日 廣西防城港隨機殺人事件 5死1傷
  • 9月3日 山東泰安校車隨機衝撞學生事件 11死13傷
  • 9月18日 深圳日本人學校襲擊事件 1死
  • 9月30日 上海松江商場隨機砍人事件 3死15傷
  • 10月8日 廣州天河小學校門隨機砍人事件 3傷
  • 10月23日 青島混凝土攪拌車隨機撞人事件 3傷
  • 10月28日 北京海澱小學校門隨機砍人事件 5傷
  • 11月7日 長沙燒烤店殺人事件 3 死
  • 11月10日 廣東開平市隨機撞人事件 8傷
  • 11月11日 珠海隨機撞人事件 35死43傷
  • 11月16日 無錫工藝持刀傷人案 8死17傷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