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歐盟委員會稱,結束反補貼調查,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徵收為期五年的最終反補貼稅,10月31日起正式生效。
歐盟對華電動車的調查,持續時間久——從去年10月4日啓動,歷時超過一年;深入細枝末節——最終出爐了278頁的調查報告,抽三家企業調查,對於配合度高的比亞迪和吉利施加較低額外關稅17%、吉利18.8%,不配合的上汽則是35.3%,其他中國企業則按照配合程度徵收20.7%後35.3%的關稅。
這場曠日持久的貿易爭端似乎落下帷幕,但專家們認為它的影響才剛剛開始,因為電動汽車產業以及中歐兩個經濟體都太重要了。中國希望借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重大轉型升級,擺脫當前經濟困境;歐洲希望保住為數不多的優勢產業,不至於被中美拋下。
於是一系列問題浮上水面:中歐還有談判空間嗎?兩國的電動車產業將如何變遷?中歐會爆發貿易戰嗎?美國大選在即,中美歐未來的貿易關係將如何互動?
歐盟宣佈關稅正式實施後,中方態度很直接,商務部發言人回應,「不認同、不接受」,批評歐盟以「公平競爭」為名,行「不公平競爭」之實,並形容此舉是「保護主義」。
歐盟方面反而留了餘地,歐盟委員會仍表示會繼續談判過程,路透社則稱,雙方同意11月1日展開新一輪談判。
或許是為了施壓,11月4日,中方表示,已經將歐盟對電動汽車反補貼終裁措施起訴至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經濟系副教授李瑤向BBC中文表示,儘管歐盟已經對中國電動車實施了關稅,但仍有談判和磋商(或反制)的空間。
李瑤解釋稱,國際間貿易摩擦或更嚴重的貿易戰,通常都伴隨著長達數年歷經多輪貿易談判和磋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並不是說關稅制裁清單一旦出爐就是定論了,例如中美貿易戰的四輪制裁清單都伴隨著豁免清單的出台。
「建議企業和投資者應密切關注中歐貿易談判,特別是是否有機會申請到產品進入豁免清單。」李瑤表示,即使目前某些產品已經被開始徵收高額關稅,但仍有可能將部分產品列入「排除或豁免清單(exclusion list)」。一旦產品被列入豁免清單,在清單有效期內可享受免徵收額外關稅的待遇。
「由於包括白蘭地、乳製品和豬肉在內的多種歐洲產品也受到影響,因此我們可能仍會看到關於這些關稅的一些談判。中國的報復威脅至少會讓歐洲官員還留在在談判桌上,」經濟學人智庫(EIU)亞洲首席經濟學家馬志昂(Nick Marro)向BBC中文表示。他說, 考慮到該問題的政治性,完全撤回這些關稅可能會很困難。因為除了電動車,歐盟還在對進口中國商品進行多項調查,這表明雙邊貿易關係進一步緊張的可能性更大。
汽車貿易一直是中歐經濟關係的主軸。
1982 年 6 月,鄧小平在一份《中汽公司關於上海引進技術生產轎車的報告》上批示:「轎車可以合資」。四個月後,上海大眾合資協議在北京簽署,中德兩國總理出席儀式;又過了一年多,中法合資的廣州標緻成立。
當時,幾乎所有發達工業國都打造出成熟的汽車產業,剛剛起步的中國也引進外資,同時構建貿易壁壘,設置高額關稅,並要求外資企業在中國必須與中國企業合資經營,才能造車。
三十多年過去,儘管產銷量不斷上升,中國本土品牌始終弱勢,在中國行銷一時的依然是大眾、寶馬、豐田、本田。
然而,在電動車領域,中國車企帶來產業鉅變,十年間後來居上。
「過去中國產品主要依靠成本優勢競爭,而現在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展現出強大的技術和質量優勢,」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首席講師袁志樂說。 他表示,許多中國電動車擁有尖端的電池技術、先進的軟件和自動駕駛功能,使其成為對歐洲品牌的強有力對手。這對歐盟汽車製造商構成了重大挑戰,他們現在不僅要在價格上競爭,還要在質量和創新上競爭。
袁志樂認為,在這樣的經濟背景下,歐盟立即調整政策的靈活性有限,因為這些政策反映了歐盟保護本地汽車工業免受日益增長的中國競爭的初衷。
然而,在中國電動車出海的過程中,貿易壁壘隨處可見,美國和加拿大更是預防性地設置了100%的關稅。
袁志樂表示,來自歐盟和美國的關稅迫使中國公司在海外建立生產設施,以規避這些貿易壁壘。此外,這種做法還促進了市場多樣化,因為中國公司正在超越傳統西方市場,擴展到東南亞、中亞和中東等需求增長且貿易壁壘普遍較低的地區。
馬志昂也認為,無論地緣政治局勢如何,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將繼續擴展海外市場,尤其是因為這些中國製造商在國內面臨激烈的價格競爭。這將促使投資在未來幾個季度向外流動,因為中國電動車品牌尋求更有利可圖的市場。
「歐盟是一個很大的市場,中國企業不會因為高額關稅就輕易放棄這個市場,而是在努力想方設法克服困難,」李瑤說。她分析認為,東南亞(例如印尼等國)雖是快速增長的新興市場,但在現階段那裡的市場仍無法取代歐美等成熟市場成為電動汽車企業角逐的重地。
專家們認為,關稅並不意味著中國電動車將退出歐洲市場,車企們面臨兩個選擇:減少利潤和就地建廠。
德國墨卡托研究中心(MERICS)資深經濟學家雅各布·岡特(Jacob Gunter)向BBC中文表示,即使在關稅下,一些電動車製造商仍然能夠向歐盟出口並獲得良好的利潤率,因此他們要麼提高價格以彌補關稅,要麼降低利潤率以吸收關稅成本,從而保持競爭力。因此,他們可能會繼續其出口戰略,但一些競爭力較差的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則可能無法做到這一點。
中國國內市場價格戰如火如荼,車企在歐洲的利潤率遠高於國內,也給與他們吸收關稅成本的空間。比如,比亞迪在德國最暢銷的Atto3(即中國市場上的元PLUS)車型於2022年9月在歐洲開始預售,當時起售價為38000歐元(30萬人民幣)。目前,同款車型在國內最低僅為14萬元人民幣。這意味著在比亞迪加上27%的關稅總額後,其在歐盟市場獲得的利潤依然遠遠高於國內。
另一個趨勢是在歐洲建廠,例如比亞迪在匈牙利建立工廠,奇瑞在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建立合資企業。岡特還觀察到,一些公司考慮在摩洛哥或土耳其等歐洲鄰國投資建廠。
馬志昂則提到,有報道稱中國官員正在悄悄勸阻中國電動車品牌在支持關稅的歐盟國家投資,因此對中國電動車在歐洲的投資前景更加不確定。
他認為,這可能是在確保中國電動車投資集中在對中國保持友好態度的國家,如德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這可能是一種進一步削弱歐盟團結的策略,中國一直試圖通過對特定歐盟成員國採取「胡蘿蔔加大棒」的方式來實現這一目標。
從歐盟電動車調查一開始,中歐貿易戰的憂慮就已見諸報端,隨著中國對豬肉、白蘭地等產品的反制,這種擔憂進一步加劇。專家也表示,這種擔憂在一定程度上正在變成現實。
馬志昂稱,目前歐盟正在對約有30至40項從中國進口的商品進行調查,涉及機車車廂、醫療設備和政府採購,這些調查與電動車調查是獨立進行的。無論電動車關稅如何發展,雙邊貿易緊張局勢進一步惡化都有很大的空間。這將使中歐關係的前景充滿挑戰,尤其是歐洲企業在中國市場的未來,隨時面臨被捲入貿易紛爭的風險。
李瑤也認為,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關稅顯然已經加劇了中歐之間的貿易摩擦,並可能引發全球汽車行業內的貿易保護主義上升。如果貿易摩擦進一步升級,將給中歐經貿合作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但岡特說 ,如果仔細分析,在某種程度上,北京對電動車關稅的反應相對溫和。針對歐盟豬肉、乳製品和白蘭地出口的報復顯然會對生產者造成傷害,但這些出口在近年來要麼停滯不前,要麼下降。中國在奶粉方面變得更加自給自足,進口黃油和奶酪的數量也減少。此外,由於在非洲豬瘟對養豬業的大量投資,中國目前豬肉供應過剩,因此減少從歐洲的進口實際上會穩定國內價格。同時,中國向歐盟的電動車出口是一個巨大的潛在增長市場。
李瑤也說,中歐之間是有著深厚的經貿合作基礎的,並且歐盟內部對於貿易保護主義也有分歧,本輪加徵關稅的投票結果(10票支持,12票棄權,5票反對)顯示並不是所有成員國都支持與中國進行貿易戰。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目前歐洲自身經濟疲軟,其內部保護主義情緒上升,這為未來較長一段時期的中歐經貿領域的博弈蒙上了陰影。不能簡單地斷定中歐之間會爆發更廣泛的貿易戰,而是更可能在經貿領域進行長期的博弈和規則制定過程,」李瑤表示。
美國大選正在進行。很多人擔心,作為中美貿易戰的發起者,如果特朗普當選,中國的貿易環境將進一步惡化。
袁志樂表示,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在美國獲得了兩黨支持。無論美國總統選舉結果如何,中美貿易格局在短期內不太可能發生重大變化。
但也有專家認為,或有不同。
在選戰中,特朗普曾表示,重返白宮後會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課徵60%關稅,又稱若中國或任何國家向美國徵收100%或200%關稅,美國政府將「以眼還眼」徵收同樣關稅。
李瑤認為,對中國而言,特朗普的不可預測風格可能會導致更多的不確定性,採取更單邊和交易性的外交政策和貿易政策,將對國際貿易動態和經濟關係有重大影響並加劇全球貿易緊張局勢;而賀錦麗當選則可能意味著政策的連續性和可預測性,這可能對投資者來說相對較為穩定,風險較低。
馬志昂的觀點則不同,他預測,無論美國選舉結果如何,美國貿易政策將變得更加保護主義。在哈里斯擔任總統的情況下,美國可能會繼續嘗試與歐盟協調這一戰略,這可能會對中國造成更大的損害——特別是在技術出口管制或其他涉及國家安全、技術競爭或人權的貿易限制措施方面。相比之下,在特朗普當選總統的情況下,更可能會看到美國採取單邊行動,對美歐貿易關係產生反作用,阻礙美歐在中國問題上的更緊密政策協調。
馬志昂表示,即便特朗普上台破壞了美歐貿易關係,也不意味著會根本改變歐盟對中國的貿易態度,中歐之間日益緊張的貿易和政治關係,將在美歐關係外,獨立顯現。「對於北京而言,不要像在俄烏戰爭初期那樣錯判這一點,當時中國領導層錯誤地認為歐盟只是充當美國的傀儡。」
身處歐洲的岡特表示,電動車關稅後,中國政府的反應表明,它需要對國內有交代,但不想像過去那樣大規模升級,因為中國意識到,歐盟是最後一個幾乎完全對中國開放的主要富裕市場,他們應該小心謹慎,不要冒著升級的風險,因為沒有替代市場。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22/11/2024 05:00PM
22/11/2024 05:00PM
22/11/2024 08:00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