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中國三季度GDP增速4.6% 喜憂參半能否「保5」成功?

中國工人

Getty Images

中國國家統計局星期四(10月18日)公布初步核算數據,今年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4.6%,增速較二季度回落0.1個百分點。

這使中國經濟增速連續兩個季度低於5%的全面目標。

前三季度累計,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4.8%,如果要達到3月份中國「兩會」上設定的全面目標,第四季度中國的GDP增速需要達到5.5%。

雖然如此,但實際數據略微高於此前的市場預期。中國媒體財新傳媒的調查顯示預測均值為4.4%;路透社和法新社的調查預測均為4.5%。

分產業看,工業趨冷,服務業回暖。前者的增速從上季度的 5.6% 回落到 4.6%,後者增速從上季度的 4.2% 加快到 4.8%。

中國工人

Getty Images

「喜憂參半」

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經濟學家哈利·墨菲·克魯斯(Harry Murphy Cruise)向BBC中文表示,中國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呈現出喜憂參半的經濟狀況。

喜的部分是,儘管GDP同比增長率從二季度的4.7%放緩至4.6%,但9月單月的數據卻顯示出溫和的改善,繼7月和8月令人失望的數據之後,零售銷售、工業生產和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在整個9月都有所加快。

「這並不是說經濟已經出現轉機。但與計劃中的刺激措施一起,它確實使今年的增長目標觸手可及。」克魯斯稱。

高科技製造業仍然是一個亮點。今年前9個月,該行業的產出同比增長了9.1%,僅9月份就強勁增長了 10.1%。與此同時,製造業整體投資在上半年增長9.5%的基礎上又躍升了10.1%。

其中一些產品增速顯著加快,前三季度的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3D打印設備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33.8%、26.0%、25.4%。

此外,服務業中高附加值行業也展現出蓬勃的增長勢頭,比如,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前三季度增長分別達到11.3%和10.1%。

ING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宋林提到消費的表現,以舊換新政策推動零售額升至4個月新高,而「吃喝玩樂」主題在全年始終表現出色,但在9月份的數據中卻出現了一些分化跡象。餐飲業(3.1%)和煙酒業(-0.7%)的表現均低於總體增長,但體育和娛樂業(6.2%)的表現依然良好。

憂的部分是,房地產繼續拖後腿。前三季度該領域投資同比下降了10.1%,而9月份的單位價格則創下了近十年來的最快降幅。

房地產困境使消費者信心低迷,房價下跌導致財富負效應。與此同時,不穩定的就業前景鼓勵人們進行預防性儲蓄,犧牲了消費。零售銷售也因此疲軟,今年前9個月僅增長了3.3%。即使9月份的整體消費有所上升,但珠寶、服裝、化妝品、酒類和家居裝飾品的銷售額仍有所下降。

克魯斯認為,所有這些疲軟都使中國瀕臨通貨緊縮的危險境地。

宋林表示,在房價企穩、住房庫存回落至正常水平之前,新投資不太可能出現實質性復蘇;這仍需時日,在此之前,房地產仍將是經濟增長的一個明顯阻力。

「保5」能否成功?

「我們預計,中國今年(GDP)增長4.7%,2025年增長4.8%。」經濟學人智庫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蘇月表示,今明兩年中國政府將安排1-3萬億元的額外財政支持,以提振實體經濟、調整銀行資本、穩定房地產市場。加上明年計劃的長期專項債券投資,預計將對2025年的經濟增長產生主要影響。

克魯斯表示,雖然中國經濟的疲軟態勢持續到了三季度,但政府最新的支持措施非常受歡迎,「我們預計這些額外支出將幫助中國實現今年5%左右的目標」。

同時,克魯斯提醒稱,如果政府要解決經濟中的結構性挑戰,還需要更多的努力。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到2025年,房地產仍將是拖累經濟的因素,而家庭也不會有什麼動力來增加支出。「因此,我們認為明年的經濟增長將放緩至4.75%左右,並在2026年和2027年進一步放緩。」

未來在基建領域,中國還有發力的空間。宋林向BBC中文表示,在本次公布的數據中,基建投資同比增速進一步放緩至4.1%,連續第六個月下降。今年以來,由於地方政府控制支出,新投資的明顯目標似乎正在枯竭,這一類投資令人失望。

隨著更多的財政轉移支付和解決債務困難的措施有望出台,地方政府有可能在2025年騰出更多資金用於基礎設施建設。雖然目標肯定不如2009年那麼多,但綠色發展和城市改造項目仍可提供各種優質投資類別。

「財政和投資仍然是短期內促進經濟增長的最快途徑之一,我們將關注即將出台的財政刺激措施中有多少是針對新的投資,而不是地方政府債務減免、穩定房地產市場或支持消費等領域。」宋林稱。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