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電動車關稅引發中國報復 德國和法國領銜展示並不團結的歐盟

中國與歐盟的貿易戰一觸即發。中國商務部10月8日宣佈,對歐盟白蘭地採取臨時反傾銷措施,進口相關產品的經營者須向中國海關繳納高達39%的保證金。

這個比例恰好與歐盟對中國電動車開徵的關稅匹配。歐盟委員會上周通過對進口中國電動車(EV)徵收35%反補貼稅,疊加在原有的10%進口稅基礎之上,料11月落實,為期5年。

中國進口白蘭地有99%來自法國。法國貿易部長普裏馬斯(Sophie Primas)表示,中國此舉似乎是一種報復措施,形容是不可接受的,且完全違反國際貿易規則,將與歐盟合作訴諸世貿組織。

法國幹邑游說團體BNIC表示,中國此舉對該行業將是「災難性的」,「法國當局不能拋棄我們,讓我們獨自應對與我們無關的中國報復」,並呼籲暫停徵稅,以免為時已晚。

德國的複雜考量

事實上,這是預料之內的報復行動。在歐盟27國表決通過加徵中國產電動車關稅前,北京就對歐盟白蘭地開戰了反傾銷調查。

儘管如此,法國在電動車關稅的議案上,仍和其它9國一起投下贊成票。

原本支持加稅的西班牙改變立場,連同另外11國投棄權。而歐盟核心國家之一德國則與匈牙利、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和馬耳他一道投下反對票。

「歐盟成員國比以前更願意在中國問題上集體行動,而不是只顧本國利益,但柏林似乎較少分享這種意願。」歐洲議會前政治顧問、目前在台灣國立東華大學任職助理教授的馮儒莎博士對BBC中文說。

「德國汽車產業的利益決定了、甚至支配了對中國的整體立場,其內部分裂也損害了德國的信譽,損害了歐盟在中國問題上正在形成的共識。」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2023年初首次提出歐盟對華「去風險」,此後這一思路成為歐盟應對中國挑戰的主軸。

德國政府去年7月也公布中國戰略報告,將北京定位為「系統性對手」,提出去風險和降低對中國依賴的總體目標。

但馮儒莎指出,德國的實際行為與其對華戰略並不一致,政府內部對去風險存在分歧,「柏林對中國的態度正受到政黨政治的影響」。

德國前進學院國際關係學者杜本(Björn Alexander Düben)博士對BBC中文解釋,掌管經濟部與外交部的綠黨這次對電動車關稅持審慎支援的態度,傾向投棄權票,但德國總理肖爾茨(Olaf Scholz)在第三個聯盟伙伴、親商界自由民主黨(FDP)支持下,運用其「總理特權」決定投下反對票。

「我認為肖爾茨是為了向北京發出這樣的信號:『看,我們(德國)盡了最大努力,請你在制定報復措施時對我們的汽車產業寬大一些。』這也是德國汽車產業游說他要做的事,但卻無法真正阻止提高關稅。」

德國對華「去風險」如何「穩扎穩打」

議案通過後,中國商務部表示,正研究提高進口大排氣量燃油車關稅等措施。據中國海關數字,2023年德國向中國出口的2500cc及以上排氣量燃油汽車價值約12億美元。

政治學者杜本表示,德國這次投下反對票,是基於商業考量和汽車產業的游說壓力,但在政治和戰略上,柏林還是與法國等其它主要歐盟國家立場一致,認為從中期來看,有必要在經濟上撤離中國,甚至採取更強硬的政治立場來對抗北京的擴張主義。

今年9月,兩艘德國軍艦穿行台灣海峽,為22年來首次,有分析認為此舉標誌著德國願意對抗中國。

位於北京的安邦智庫研究員周超對BBC中文表示,德國政商界這次反對電動車關稅,是擔心引發中國大幅度反擊,有悖於「穩扎穩打」的基本規劃,但事實上德國整體的對華去風險戰略依然在推進。

他舉例指,近兩年德國企業積極到越南、印度等新興市場投資,而俄烏戰爭爆發後,德國與美國的經貿合作也進一步強化。今年上半年,德國對波蘭的出口超過了對華出口。

「德國對華經貿的深度捲入和巨大投入,驟然之間全面切斷或者大幅降低,從來就不是德國政府的政策選擇。但可以看到德國政府的態度是認真的,步驟是穩固的,規劃也是系統性的,實際效果也明顯,並不是言過其實。」

他表示,由於意識形態和地緣政治對抗,中國和整個西方的對抗關係持續上升,以法國為例,今年是中法建交60週年,習近平曾高規格訪問法國,但法國軍艦也穿過台灣海峽,並首次參加美菲「肩併肩」聯合軍演。

「中國和蘇聯不一樣,中國深刻嵌入到全球分工體系中,西方與中國的對抗,以及雙方依然密切的經貿關係,都說明了這個互動是多層次的立體過程,很難再呈現出冷戰時期『一條線、一大片』的『寫意』態勢,會長期呈現出密切紛雜的波動性,友好和針鋒相對注定會長期並存。 」

回到北京的反擊,除了首當其衝的白蘭地,中國政府也對歐盟的豬肉、部分乳製品等進口農產品進行反傾銷、反補貼調查,被認為是針對西班牙、荷蘭、愛爾蘭等國家。

政治學者馮儒莎表示,歸根究底,這除了是歐盟各國對華貿易依賴程度的問題,也是每個國家在明知會被報復的情況下,是否有政治意願作出回應的問題。

「要擺脫與中國的貿易關係知易行難,有些國家在紙上展現出政治決心,並付諸實行,例如立陶宛,而其他國家則表現得不一致。」

為何德法立場大相徑庭?

February 9, 2018, visitors attend a tasting lesson with different samples of Cognac in Hennessy's tasting room in Cognac, southwestern France, during an oenotourism guided tour

Getty Images
法國是歐洲白蘭地主產區,中國貿易報復可能對法國打擊很大。

在關稅議案投票前,肖爾茨表示希望與中國談判以解決爭端,該國財政部長林德納也警告,歐盟與中國的貿易戰對歐洲汽車業弊大於利。

表決後,德國汽車工業協會和三大汽車製造商大眾汽車(Volkswagen AG)、奔馳公司(Mercedes-Benz;賓士、平治)和寶馬集團(BMW)都發聲明反對加徵關稅。

德國汽車產業每年營收超過5000億歐元,佔本國GDP的5%,直接僱用約82萬人。該產業對中國市場依賴程度高,2023年德國汽車製造企業在中國銷售了逾370萬輛汽車,此外還有大量汽車零部件銷往中國。

杜本指出,德國在經濟上對中國依賴遠大於其它歐盟國家,儘管中國汽車品牌開始成為歐洲公司的強大競爭對手,「但目前在大多數德國汽車公司心目中,中國市場上的汽車銷售量仍超過這個考量,這也被批評是將短期收益置於長期風險之上」。

安邦智庫研究員周超則對BBC中文分析,歐盟加徵關稅後,中國電動車在歐洲市場受阻,將影響中德企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聯合開發和技術合作,而德國進口中國電動車及其零部件的成本也可能會上升,影響德國消費者的選擇和整體市場價格。

相對而言,他認為法國汽車產業弱於德國,在電動車領域更是如此,因此面對中國電動車的衝擊,法國的產業處於更為弱勢的地位。

根據法國海關數據,2021至2022年,法國自中國汽車進口額上漲了154%,其中電動車的佔比由2021年的7%上升至2023年前5個月的26%,這一比例甚至超過了德國的20% 。

「雖然中國電動車在法國整體汽車市場的比例依然有限,但法國政府近年在綠色轉型方面有著堅定的信心,也更希望保護本國市場和實現相關產業鏈的本土化,因此對於加徵對華電動車的關稅態度更為堅決,這是一個很自然的結果。」周超說。

除了汽車業,德法對華貿易的總體規模,也決定了兩國截然不同的態度。

去年中德貿易總額達2531億歐元,佔德國外貿總額約8.7%,德國對華貿易逆差為580億歐元;中法貿易額僅789億歐元,佔法國外貿總額略超4%,法國貿易逆差不到50億歐元。

周超說:「對於中國市場的進入和耕耘,法國既晚於德國,也遠弱於德國,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程度更輕,自然對中國的直接報復有著更少的畏懼。」

歐洲的恐懼

根據歐盟規則,關於電動車加徵關稅的提議被擱置需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15個成員國投票反對,且反對國人口數需要達到歐盟人口總數的65%。

目前歐盟27國的五大人口國依次為德國(8400萬人,在歐盟佔比19%)、法國(6800萬人,15%)、意大利(5900萬人,13%)、西班牙(4800萬人,11%)、波蘭(3600萬人,8%),五國共佔歐盟人口66%。

杜本表示,法國在電動車關稅問題上的立場得到大多數歐洲國家的認同,也與美國等徵收類似關稅的決定一致,「德國的立場是反常的」。

美國和加拿大今年先後對中國電動車徵收100%關稅。

不過北美與歐洲的差別是,前者尚未大規模進口中國電動車,關稅是預防措施,後者則已成為中國電動車的重要市場之一。根據聯合國數據,2023年中國總共出口150萬輛電動汽車,其中近50萬流向了歐洲市場。

歐盟委員會指出,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在歐盟市場的註冊量佔比從2020年的3.5%,增至2024年第二季度的27.2%。預料中國每年需要出口300萬輛電動車的閒置產能,相當歐盟市場規模的兩倍。

中國電動車勾起了歐洲人對於中國太陽能板的慘痛記憶。

十幾年前中國政府補貼太陽能電池板(光伏板)工廠,而歐洲政府補貼消費者購買任何地方生產的電池板,導致消費者購買的中國產品激增。時至今天,中國已控制歐盟九成以上的光伏市場,歐洲本土廠商紛紛破產。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去年9月在演講中說,歐盟沒有忘記中國的不公平貿易手段,如何影響了當地的太陽能工業,「許多年輕的企業被得到大量補貼的中國競爭對手擠出了市場」,她表明此事不能在電動車領域重演。

歐盟去年10月宣佈啟動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結論指中國電動車製造商獲得了大量國家補貼。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