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中國終止國際收養兒童引發關注:中國社會凖備好了嗎?

兩雙嬰兒鞋

Getty Images
人口學家易富賢表示中國政府的新措施是「可預見地」應對人口危機的舉措,他還對BBC中文表示國際收養在過去三十年裏對中國政府來說是「一石三鳥」的政策。

作為昔日兒童跨國送養大國,中國在上周宣佈跨國收養終止後引起國際國內社會廣泛關注,人口學家指其新動向與人口危機現狀有關,也有媒體表達對中國棄嬰何去何從的關切。

在上周四(9月5日)的例行記者會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明確表示:中國政府調整了跨國收養政策,今後除外國人來華收養三代以內旁系同輩血親的子女和繼子女外,不再向國外送養兒童。這符合相關國際公約的精神。

毛寧說:「我們對有關國家政府、收養家庭希望收養中國兒童的願望和愛心表示感謝。更多的具體情況,建議你向中方的主管部門了解。」

此前,在與美國駐華外交官的電話中,北京官員明確表示,除了例外條款所涵蓋的情況,中國不會再處理「任何階段的案件」。

在過去的30餘年裏,美國一直是中國兒童的最大接收方。

中國在1992年出台《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同年即有232名兒童被外籍收養,其中206名前往美國。在接下來的30餘年裏,據估計共有約150,000個中國兒童被外籍家庭收養,其中約有82,000被送往美國,數量遠超其它任何國家。

目前,華盛頓正在尋求中方對此作出更多解釋。

在社交平台上,有組織表示已經為多位美國家庭聯繫上可供收養的嬰幼兒,但目前不知所措。

BBC中文聯繫多位中國負責國際收養業務的律師,截止發稿,沒有收到回應。

關於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所提出的「符合相關公約精神」, 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全球衛生高級研究員、西東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黃嚴忠表示所指為《海牙公約》。

中國在2005年加入《海牙認證公約》,根據《公約》倡議,跨國收養僅在孩子在原生國找不到合適家庭的情況下才受用,國內收養是更被提倡的收養方式,這樣可以確保尊重兒童權益,防止誘拐或販賣兒童。

嬰兒

Getty Images
幾十年的計劃生育政策導致人口老齡化嚴重促使中國當局修改《計劃生育法》。

黃嚴忠表示中國在遵守這一倡議上一直都「做得很好」,國內收養一直是最主要的收養方式。中國國際收養嬰幼兒數量在2005年達到巔峰,中國全國共有5.1萬例兒童被收養,其中,有13,000多名嬰童被送往國外,僅佔總收養數不足三分之一。到2020年,這個比例降低到不足0.6%。

人口學家易富賢則表示中國政府的新措施完全是「可預見地」應對人口危機的舉措,他還對BBC中文表示國際收養在過去三十年裏對中國政府來說是「一石三鳥」的政策,這既減少了人口負擔,減輕了地方政府撫養孤兒的財政壓力,還能收到來自國際收養家庭的捐款。

易富賢表示:「由於可以從每個收養家庭獲得數千美元,中國一些地方政府將非法出生、甚至合法出生的兒童沒收,供國際收養。在湖南省邵陽市,頭胎也曾被沒收用於國際收養。」

2011年,湖南省邵陽市計劃生育部門為收取社會撫養費,將十多名被掛上「非法生育」的嬰幼兒強行帶走送入邵陽福利院,並統一改名,其中部分被收養在海外。「邵氏孤兒」震驚社會。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在過去三十餘年裏,被海外收養的小孩大多為女性。根據美國國務院文件,從1999年到2016年,86%被美國收養的中國小孩是女性。

中國計劃生育閲報欄資料照片。

Getty Images
中國計劃生育閲報欄資料照片。

此外,跨境領養殘疾兒童的比例相對較高。在中國縮緊國際收養業務後,根據中國政府官方數據,在2014年至2018年間,外國人收養殘疾兒童共11468例,佔涉外收養的95%。

根據中國媒體報道,在跨國收養政策縮緊後,2020年,中國只有5.7%的孤兒被領養。2022年,政府監測報告指出,中國有約15.7萬名孤兒,其中37%在福利院生活,另有10萬餘名無人供養的兒童。被收養兒童裏相對較高的女性和殘疾比例足以說明,在過去三十餘年裏,跨國收養在照顧弱勢群體上起到了極大作用。

黃嚴忠指出,中國居民偏好收養年紀較小的健康嬰幼兒,以1至4歲為佳,「因為擔心年紀大一點的小孩養不熟」,這使得國際收養實際上成為了安置殘疾兒童的一個潛在選擇。儘管近年來,中國政府一直鼓勵家庭領養輕微殘障或已接受治療的兒童,但程度稍重的兒童依然在社會視線之外。如唐氏綜合症患兒和有智力殘缺的小孩,「只能在福利院待到18歲」。

黃嚴忠說:「我們沒有看到這個宣告有配套措施同步出台實施,沒有對福利院加大投入或擴大規模,也沒有提出要對相關人員加強培訓來增強收養能力,這會使得很多孤兒最終只能自己依靠自己。」

被外籍家庭收養的小孩成年後回國內尋親的例子不少。

1歲時即被加拿大夫婦收養的瑪吉·麥克尼爾(Maggie Mac Neil)出生於江西九江。當瑪吉在東京奧運會奪得金牌後,她收到大量中國網民評論:「如果她沒有被遺棄,那麼這枚金牌本應屬於我們。」

對此,她公開回應將不會尋親:「我是加拿大人,華裔的身份只是我生命裏很小的一部分。」

2007年,中國收緊了國際收養,對收養方的家庭婚戀情況、收入水平、甚至生活習慣提出要求,儘管中國政府發文稱「中國涉外收養政策沒有變」,辯稱只是對符合要求的家庭「優先辦理」,但從數據上看,2007年後,中國的國際收養數量已大幅下降。

中國河北省邯鄲市一家醫院的護士在保溫箱裏照顧新生兒(2020年5月1日)

Getty Images
根據中國政府公報,2023年,中國出生率為6.39‰,自然增長率為-1.48‰,已連續兩年負增長(資料照片)。

以美國這個中國兒童最大接收方的數據變化為例,2006年,中國有6,492名小孩被美國家庭收養;在2012年,這個數據跌至2,696人;2019年,僅有819人被美國收養;之後在新冠疫情期間,中國暫停了國際收養業務。

易富賢認為中國縮緊國際收養政策背後是其嚴峻的人口問題,「國際形象只是它很小的一個考慮部分」。

他表示:「中國曾把人口當作廢物,人口太多,它巴不得送出去。現在它認為人口是一種財富了,因為面臨著嚴重的人口危機。」

根據中國政府公報,2023年,中國出生率為6.39‰,自然增長率為-1.48‰,已連續兩年負增長。近年來,人口自然增長率持續下跌,從人口大國變成位列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之一,低於人口學家提出的「生育更替率」,即維持人口增長的必要條件。

與此同時,中國結婚率持續下跌,但在去年實現了十年來首次回升。為應對人口問題,中國自2021年起實施「離婚冷靜期」政策,以期降低離婚率。

1979年,中國推出獨生子女政策,國內家庭收養小孩的可能性極低,但棄養的概率極大。直到2015年才為應對人口拐點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到如今更是鼓勵生育、鼓勵女性回歸家庭「履行生育職責」。這樣一來,嚴重的「重男輕女」觀念加持下導致的孤兒數量逐年減少,可供收養的小孩數量降低,國內家庭收養小孩的可能性增加,這在多個政府公報上均有明顯呈現。「這種情況下,中國是不希望自己的勞動力外流的」。

根據中國政府公開數據,2014年至2018年5年間,全國共辦理收養登記97819例,其中,中國公民收養85581例,佔全部收養登記的87.5%。

易富賢認為,為了緩解人口危機,中國下一步或將降低法定結婚年齡。按現行法律規定,男性結婚不得早於22歲,女性為20歲。這遠高於國際社會普遍規定的18歲。

他說:「這將是一個正常回歸的過程,從不正常的社會回歸到正常社會。」

此前,丹麥以擔心偽造文件為由,已經叫停其唯一負責海外收養業務的機構,使海外收養在其境內幾乎成為不可能。今年5月,荷蘭也已正式宣佈禁止其公民領養外國小孩。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