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台灣國防預算案激辯:應佔GDP3%還是5%?有人說要向以色列看齊

Taiwan soldiers at a civilian airport in military drills to test defences in case China invades

BBC
台灣正在效仿烏克蘭,購買大量較小但更靈活的導彈系統,可用於對付坦克、船隻和飛機。

台灣行政院於上周四(8月22日)通過了2025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其中,有關軍事防衛的支出預計增長到佔GDP2.45%左右,超過去年的2.38%,同比增長7.7%,總額達到6470億新台幣,創下紀錄。

這是台灣總統賴清德就任後的首份中央總預算,在台海情勢緊張之際,軍費預算特別受到關注。此外,這幾個月來陸續有前白宮高層公開強調台灣需要增加軍費至GDP5%,在台灣輿論引發激辯。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研究員大衛賽克斯(David Sacks)最近在國際媒體投書稱,台灣需要更快地增加防衛支出,向國際盟友證明台北十分嚴肅地面對對岸軍事威脅。

他對BBC中文強調,台灣前總統陳水扁近20年前提出將防衛支出增高至GDP3%的目標,但多年來歷任政府都未達到,即便前總統蔡英文任內已經將防衛支出及防衛建設推進許多,「但3%應該被當作最低標凖,而非上限」。

賽克斯又強調,鑒於台灣確實面臨生存威脅,加上中國軍費增速高於經濟增速,解放軍現代化速度加快,台灣需要投入更多資源以保持威懾力。「在我看來,台灣的防衛支出應該與以色列相當……台灣是個富裕的社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超過日本,負債率也低,肯定有能力提高防衛支出。」

以色列2022年的軍費佔GDP的4.5%,冷戰期間美國通常把GDP的5%至10%花在防衛上。

台灣資深軍事分析師、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給台媒算賬,若台北將防衛預算提升到GDP的5%,等於2024年台灣防衛部年度預算需編足1兆2280億,佔中央政府總預算比例高達43%。

揭仲說,「這等同政府每花2塊錢就有將近1塊錢用在防衛上,恐怕沒有一個民主國家在非戰爭時期有辦法這樣編預算。」

前總統馬英九則向台媒批評稱,民進黨這幾年不斷加碼的防衛預算是「錢坑法案」,繼續調高恐會拖垮台灣財政,「並只會圖利美國的軍工復合體」。

台灣行政院資料顯示,2008年台灣防衛支出佔到GDP的3%,但當年上任的馬英九政府在8年任期後逐步調降台灣防衛支出,2016年降至2.1%。

此外,台灣問題專家,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小笠原欣幸教授在本月也投書「日經亞洲」反駁美國高層說法稱,台灣確實必須努力強化防衛能力,但防衛能力不僅取決於軍費支出,也取決於政府的穩定和人民的決心。

小笠原稱,考量到台灣的政黨政治結構,要在短期內大幅增加防衛預算並不容易。

.

BBC
陳水扁執政(2000-2008) ; 馬英九執政(2008-2016);蔡英文執政(2016-2024)

對此,軍事分析師、美國軍事網站 「解放軍追蹤者網站」(PLATracker)創辦人路易斯(Ben Lewis)向BBC分析稱,台灣當然需要盡可能多地分配資金來增強防衛,「但我同意小笠原教授的看法,一些美國政客和分析家對台灣的指指點點有時並不公平」。

「台灣的防衛預算年年增加,這是應該受到重視的進步,而不是為了要求政治上不可行的預算決策而被貶低……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美國)在必要時不能對台北施加壓力,也不意味著我們不能分享我們對於當前兩岸軍事形勢的應對措施的看法。」他說。

賽克斯則解釋,事實上,無論台灣的防衛開支增高或減少北京對台灣的軍事施壓都會發生且繼續。他向記者舉例稱,馬英九總統任內縮減了台灣軍事預算,這一時期中國的軍事現代化並沒有放緩反而加快了。

台灣軍費過高還是過低?

台灣國防預算額

BBC

此次預算在公布前已經在國際政壇引發熱議。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 川普)七月中接受《彭博商業周刊》專訪時,主動提及台北應該繳安全「保護費」給美國。

緊接著,多名美國國安前高層也發表評論。特朗普任內的國家安全顧問歐布萊恩(Robert O’Brien),在特朗普接受專訪後數日也回應彭博社稱,他同意台北當下防衛預算過低,要抵禦中國軍事壓力並建構更堅韌的防衛體系,賴政府或可加快提升防衛預算到GDP5%。

他說台灣防衛支出佔其經濟的比重至少要與北京相當。「我們需要看到台灣人的意志,他們須挺身而出」。

在台灣內部,防衛預算及軍購的問題等一直都很敏感,是各界激辯的焦點。

由於民進黨的立法院席位不佔多數,今年賴清德政府提出的預算能不能過關還是個問題。國民黨主席朱立倫8月28在國民黨中常會上表示,兩岸如果沒有交流對話,「就算民進黨政府將防衛預算提得再高,依然無法確保台灣的安全。」

國民黨立委羅智強也評論稱,「軍備建設投資當然有必要,但同時也必須投資和平。且不要忘了,任何的預算都有排擠性,防衛預算暴增,還無上限不斷增加下去,必然排擠教育、社福、治安等政府預算,政府要好好審視資源配置。」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的賽克斯向BBC強調,問題在於政治意願。「我理解這是一個爭議性問題,但每個國家都面臨取捨,都想增加社會保障、醫療和教育支出。只不過不是每個國家都面臨每天都有人談論要吞併其領土的生存威脅。」

台灣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鍾志東博士接受BBC採訪時則稱,前總統蔡英文上任時台灣防衛預算從佔2.1%到她卸任成長到2.5%,光是0.4個百分點的增長便花了8年,所以現在外界希望賴總統可以在一兩年讓預算從2.6%左右拉到3%,是個很大的期待。

鍾志東教授同意3%是合理的預期目標,但他向記者表示,國防預算編列總是要考量很多面向,「譬如我們的民調顯示多數民眾都不同意透過加稅來提高國防預算。關於要達到GDP數據多少,各國國情都不同,他們的數據就當參考即可!」

.

BBC

此外,台灣也有不少輿論批評美國希望台灣增加防衛支出是為了讓台灣多買其武器。這筆錢很可能最終流向美國。這種「疑美論」正在影響台灣立法提案及政治決策。

對此,賽克斯向BBC舉例稱,台灣的「國造潛艦」計劃,並非由美國主導,而多國協力以及台灣本主造艦技術成就了這個計劃,「大部分的資金都花在台灣」,此外,台灣無人機開發或導彈生產方面也都交給台灣公司負責。

買什麼武器?

Air Force soldiers clear the ground in front of an armed F-16V fighter jet during a drill at Hualien Air Force base on August 17, 2022.

Getty Images
台灣購買的F-16V戰機。台灣國防預算中很大部分用於向美國購買武器。

根據台媒《自由時報》報導,台灣國防部明年編列的4674億餘元預算中,其中攸關研發與採購的「軍事投資」預算為1458億餘元。該分析稱,其中對美國軍購明年將達付款高峰,包括F-16戰機升級、陸射魚叉飛彈9項主要採購案,2025年須支付超過800億。

海軍方面,100套、400枚陸射「魚叉」反艦飛彈,2025年預算編列數高達206.7億餘元: F-16V block20戰機升級的「鳳展專案」後續費用、新型偵照莢艙以及遠距武器採購案明年編列155億餘元。

此外,預算經中還包含904億新台幣的特別預算,主要用於新式戰機採購及提升海空戰力。

軍事分析師路易斯認為,隨著中國軍事活動在過去三個月內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台灣應該繼續專注於發展能夠密切監視解放軍在島嶼周圍活動的能力。

賽克斯強調台灣有繼續加速國造潛艦計劃的重要及急迫性。首先,反潛作戰是解放軍的弱點。「解放軍在發動對台灣的兩棲登陸時的計算中,若有台灣潛艦的因素在其中,就會讓他的登陸算計變得更有風險和困難。」再者,台灣前總統蔡英文決定對潛艦計劃已開啟了大規模的前期投資,若能夠持續建造8艘或更多潛艦,隨著規模擴大單艘成本將會下降,前期的研發投入也能得到較好回報。

至於無人機方面,他認為台灣目前的確落後一些。「烏克蘭戰爭無疑給了我們很多啟示:台灣不僅需要投資無人機,也需要投資無人水下系統。」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