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奧運場館中,接連發生數起台灣觀眾的加油海報被工作人員沒收、或被要求撤下的事件。為什麼這些應援道具不被允許?以「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為名參加奧運的台灣運動員及觀眾,必須遵守哪些規範?
爭議事件在力拚衛冕金牌的台灣羽球男雙組合李洋、王齊麟賽事上引爆。從四強一路延燒到金牌戰。
8月2日「麟洋配」四強對上丹麥組合,場邊台灣球迷高舉寫著「Taiwan」(台灣)的綠色毛巾,被現場工作人員收走。另一位台灣觀眾楊小姐拿著形狀是台灣本島的綠色海報,上面用中文寫「台灣加油」,也被工作人員要求解釋海報內容。後來一名身穿粉紅色上衣的男子搶走海報並破壞,雖然立刻被工作人員帶出會場,但海報並沒有還給楊小姐。
根據台灣中央社報導,台灣外交部駐法國台北代表處已經協助遭人身攻擊的楊小姐報案。
至於Taiwan字樣的毛巾被沒收,代表處指出,中華民國國旗是大會明令禁止攜帶的旗幟,但中英文的 「台灣」字樣的物品並沒有明令禁止,仍與國際奧委會和巴黎奧委會溝通中。代表處認為,現場執法爭議不排除是部分工作人員對規章沒有完整認識,在現場情況混亂下,將規章過度詮釋。
「我上面寫台灣,工作人員就說不可以帶進去,他說因為台灣是政治用語。」來自台灣的觀眾王浩安對BBC中文說。
她在8月4日進場觀看「麟洋配」對決中國組合王昶、梁偉鏗的金牌戰。她指出,進場前的安檢,工作人員會仔細詢問海報上的中文字是什麼意思。她用法文向工作人員解釋:「台灣是一個地名。」但工作人員回應,在他們收到的相關守則當中,「台灣」就有政治意涵,不得進入奧運會場。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制定的奧林匹克憲章(Olympic Charter)地位如同奧運的憲法。奧運的凖則、規範,如有爭議,都必須回歸到奧林匹克憲章討論。
根據奧林匹克憲章(Olympic Charter)第50條第二款:「在任何奧林匹克場地、場館或其他區域,不得有任何形式的示威或政治、宗教或種族宣傳。」
在巴黎奧運會的官方網站,可以查到「禁止攜入場館的物品清單」:包含宗教或政治信息,或被視為有悖於公共秩序的內容的海報、橫幅、標誌,或其他可用於示威的物品,禁止入場。
但拿著寫「台灣」的標語,是否等同於「政治宣傳」?因為奧林匹克憲章和主辦城市沒有更進一步的釋義條文,因而有詮釋的灰色地帶。
「共識就是,不能做政治主張。」台灣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林佳和接受BBC中文採訪時指出,奧林匹克憲章規範在場館內,包含觀眾所在的看台區域,不得從事政治示威或宣傳。
他舉例,在西班牙比賽時,出現象徵支持加泰隆尼亞獨立的紅、黃、藍相間「孤星旗」(Estelada),這就是明確政治主張。如果台灣觀眾舉出「台灣中國、一邊一國」的海報,也算違反規定。
在國際體育賽事上做「政治主張」並不是罕例,最著名的案例之一,是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非裔美國短跑選手史密斯(Tommie Smith)和卡洛斯(John Carlos)在頒獎儀式低頭、高舉戴著黑手套的拳頭,抗議種族不平等,結果遭到禁賽。
林佳和分析,這次巴黎奧運被沒收的「台灣加油」海報、Taiwan毛巾,並不是奧林匹克憲章中禁止的「政治宣傳」,因此他認為巴黎奧運工作人員有執法過當之嫌。
美聯社報導,國際奧委會發言人亞當斯(Mark Adams)回應台灣標語被收走事件,引述1981年的洛桑協議,台灣以」中華台北「參賽的框架。亞當斯表示,橫幅是不被允許的,因為這能導致「為什麼這個可以,那個不行?」這就是規則之所以嚴格的原因。要將206個奧委會代表團齊聚競賽,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他也指出,巴黎奧運官方網站規定,只有經過大會認定的旗幟才能被帶入會場。
著有《奧林匹克之夢:體育視野下的中國與世界1895-2050》的香港大學歷史系教授徐國琦認為,這次爭議是因為「台灣」這個字眼本身就會被視為政治敏感。
他說,可能有些台灣人認為洛桑協議不公平、不對等,但它就是當時同意且行之有年的協議,在奧運會場上,就只能是」中華台北「。若運動員違反協議,做出和「台灣」相關的政治表態,可能會被取消成績、被禁賽。若民眾違反,最嚴重會被要求離場。
BBC中文詢問巴黎奧運主辦方,希望能進一步釐清是基與哪一項規範沒收台灣標語,巴黎奧運媒體窗口表示,已將郵件轉交國際奧委會。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國際奧委會回復。
台灣運動員以「中華台北」的名義參加奧運,始於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
1949年,兩岸分治。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在國際組織上,與中華民國爭奪「誰能代表中國」。1952年,芬蘭赫爾辛基奧運會允許中國參賽,當時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主張「漢賊不兩立」,中華民國因此退賽。
1956年澳洲墨爾本奧運會,台灣以「福爾摩沙中國」(Formosa-China)的名義參加,北京退賽。
1960年代東京、墨西哥城的奧運會,國際奧委會讓中華民國以台灣(Taiwan)為名義參賽,但在當時「中華民國代表正統中國」的意識形態下,台灣仍持續爭取以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的正式國名參賽。
1979年,台美斷交,中美建交,同年國際奧委會便通過決議案,要求台灣更改會名,以「中華台北」的名義參賽,同時禁止使用中華民國國旗。
1981年,中華奧委會與國際奧委會於瑞士洛桑簽訂協議,依據洛桑協議內容,中華奧委會的英文名稱為「Chinese Taipei Olympic Committee」,會徽及會旗經國際奧委會執委會核准,使用梅花形狀,中間有奧運五環的中華奧委會會旗,播放的是和國旗歌旋律相同的中華奧委會會歌。
在巴黎奧運場館中,包括觀眾席上,貼有用法文公告「場館內禁止的旗幟」,列出三面旗幟,包括俄羅斯國旗、白俄羅斯國旗,以及中華民國國旗。其搭配的文字分別是俄羅斯、白俄羅斯和台灣。
2022年2月莫斯科入侵烏克蘭後,俄羅斯及盟友白俄羅斯的運動員被禁止參加世界體育比賽。巴黎奧運,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運動員以「個人中立運動員」(AIN, Individual Neutral Athletes)的身份,不能使用本國國旗或國歌,也不會被列入官方獎牌榜。
面對巴黎奧運的台灣海報爭議,中華奧委會榮譽副主席陳士魁對BBC中文表示,現場工作人員實際執法情形,中華奧委會還在和國際奧委會持續溝通了解中。
他建議台灣觀眾最好是攜帶中華奧委會的會旗進場,因為這是合法的旗幟,其他具有台灣元素的旗幟、標語,在現場會遇到什麼狀況,中華奧委會也難以給出答案。中華奧委會帶了上千支小尺寸的會旗,在現場發給觀眾。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29/08/2024 08:00AM
28/08/2024 11:00AM
28/08/2024 08:00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