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張家朗、江旻憓巴黎奧運奪金:揭開香港劍擊從殖民地貴族運動到世界第一的崛起之路

江旻憓(左)和張家郎(右)

Getty Images

香港劍擊隊在巴黎奧運三天內奪兩金,30歲的江旻憓先反勝東道主法國選手在女子重劍(Épée)個人賽奪冠,緊跟著27歲的張家朗衛冕男子花劍(Foil)金牌,成為68年來該項目連續兩屆衛冕的第一人。

根據國際劍擊聯會(FIE)最新排名,香港運動員佔據兩個單項排名世界第一,江旻憓以總分262分保持女子世界一姐地位,張家朗則以252分重返男子「世一」。

香港人口僅700多萬,卻能持續出現世界一流劍手,站穩世界頂尖隊伍之位。圈內人士稱,全港習劍人數保守估計多達2萬人,主要來自大中小學校隊以及香港劍擊總會旗下近50間私人劍校。

BBC中文採訪多名劍擊隊運動員、教練和學者,拆解香港劍擊運動的崛起緣由,並回溯這項運動如何從殖民地貴族項目發展成為今天在中產階級普及的運動。

東西合璧的訓練體系

「她一定沒問題的。」江旻憓決賽落後法國對手時,在電視直播節目以運動員身分當旁述的朱嘉望淡定地說。

30歲的江旻憓她曾經歷兩次重創膝蓋手術,上屆東京奧運八強止步,今屆勝出後她喜極而泣說"我終於沒有輸","我不想沒打出香港精神就放棄"。

Getty Images
江旻憓11歲開始學劍,她曾經歷兩次重創膝蓋手術,上屆東京奧運八強止步,今屆勝出後她喜極而泣說「我終於沒有輸」,「我不想沒打出香港精神就放棄」。

她沒有說錯,江旻憓最終逆轉勝奪金。朱嘉望接受BBC中文訪問時說:「我當時這麼堅定地說,是因為我很相信Vivian(江旻憓)的實力。我看過她跟同一位對手打過很多次,每一次都是前段落後、後面追贏。」

29歲的朱嘉望是江旻憓的隊友,上屆東京奧運她們首次打入奧運女子劍擊團體賽,兩人都是香港體育學院(體院)的全職精英運動員,該機構負責協助港府執行精英運動培訓,她們每周訓練六天共25至30小時,上午練體能,下午進行對打和技術訓練。

劍擊隊以前由華人擔任教練,2011年總教練鄭兆康上任後大幅改革,聘請一批歐洲世界級教練,包括張家朗的法國人教練Gregory Koenig(Greg)和江旻憓的羅馬尼亞教練Octavian-Petru Zidaru(Tavi)。鄭兆康形容,十多年來打下的基礎,現在是「收成期」,朱嘉望也表示這徹底改變了隊內訓練文化,給運動員全新的思維。

「Greg的風格是給運動員多一些放鬆時間,但一練習就很專注和高強度,這樣才更加平衡,讓人更加享受到練習和比賽。Tavi的風格也是不會把你逼得好緊,反而較講究技術和細節。」

PARIS, FRANCE - JULY 29: Ka Long Cheung of team Hong Kong celebrates with his coach after winning the Fencing Men's Foil Individual Gold Medal Bout on day three of the Olympic Games Paris 2024 at Grand Palais on July 29, 2024 in Paris, France. (Photo by Al Bello/Getty Images)

Getty Images
張家朗曾表示,法國籍教練Gregory Koenig啟發他很多,讓他更認識自己。

她說教練團隊也有來自香港本地、中國大陸和韓國的亞洲人,亞洲教練較重視基本功,因此港隊成員都有「教科書水平」的標凖手勢和步法,打劍速度也非常快,在此基礎上接受歐洲教練的訓練就更上一層樓。

「不同國籍的教練互相配合很重要,以我們女子重劍為例,Tavi用歐洲模式做主,而中國教練姜海濤會配合他,他更了解亞洲人的身高、體型特性,知道如何把歐洲那一套改良和應用在我們身上。」朱嘉望對BBC中文說,「這樣我們東西方的優點都兼備,而始終劍擊是歐洲主導的運動,熟悉歐洲人的思維就更適合打歐洲對手。」

在巴黎衛冕金牌的張家朗也曾受訪透露,法國教練格雷各加盟港隊的第一法則是「你必須open-minded(思維開放)」,他要求運動員改掉「苦練就是好」的觀念,鼓勵他們了解自己而不是盲目遵守規矩,這啟發了張家朗打劍時不只看招式的表面,還要思考每一個「為什麼」。

心態與海外經驗

張家朗在決賽對戰意大利的馬基(Filippo Macchi),對方及其教練在整場賽事都被指十分「火爆」,失分時手舞喧叫及向裁判施壓。「決一劍」時,雙方曾兩度刺中對方,裁判判定攻擊無效,直到第三劍才判張家朗獲勝,過程充滿戲劇性。

而江旻憓決賽對陣東道主法國的劍手瑪露比頓(Auriane Mallo-Breton)時,現場法國觀眾吶喊聲沸騰,法國總統馬克龍也親自到場觀戰,她在巨大壓力下初段落後,三個回合後追平並「決一劍」勝出。

江旻憓對陣法國的瑪露比頓(Auriane Mallo-Breton)時,現場法國觀眾吶喊聲沸騰。

Getty Images
江旻憓對陣法國的瑪露比頓(Auriane Mallo-Breton)時,現場法國觀眾吶喊聲沸騰。

兩人能在短時間內調整心態被視為致勝關鍵,沒有受現場氣氛或對手情緒干擾。對此,同為港隊成員的朱嘉望認為,除了教練的啟發,體院的運動心理中心也應記一功。

她說該院有數名心理學家,其中兩位負責照顧劍擊隊,經常在訓練期間觀察運動員的心理狀態,並會隨隊一同去亞錦賽、世錦賽、奧運等重要賽事。

「我們和他經常見,他很熟悉我們,我們也隨時可以找他聊天,是他教會了我冥想,怎樣在高壓環境下把專注力放在當下,這些思想的練習對於比賽幫助很大。」朱嘉望說,「因為劍擊好像下棋,不是鬥體力,更多的是鬥智、鬥心、鬥經驗,心理質素是關鍵。」

體院走精英 制,不同體育項目要累積一定海外賽事積分,按香港政府訂下的計分表分為A*、A、B三級,劍擊與游泳、羽毛球、乒乓球、單車、滑浪風帆等項目同為A*級,獲得最多資助。

滑浪風帆運動員李麗珊1996年代表香港贏得歷來首面奧運金牌,賽後表示"香港的運動員不是垃圾"成為經典金句,而時隔四分一個世紀後香港再有金牌得主。

Getty Images
滑浪風帆運動員李麗珊1996年代表香港贏得歷來首面奧運金牌,賽後激動表示「香港的運動員不是垃圾」,成為經典金句,時隔四分一個世紀後香港再有金牌得主。

在豐厚資源下,香港劍擊隊非常重視海外交流,運動員每年到海外參加七、八個比賽,包括劍擊世錦賽、亞錦賽和世界盃,教練會在賽事之間安排為期兩周至一個月的海外集訓,每年至少四次,讓運動員適應時差和累積國際經驗。

「所以我們經常去法國,每個劍擊隊成員都很熟悉巴黎。」朱嘉望笑道。

她說在海外集訓也是跟著原有教練,但氣氛會比平日更專注,也可以與各國對手切磋,並觀摩其它國家教練的教法。「例如在去年世錦賽前的集訓,一位日本教練帶領了一個環節,教所有劍手腳法,我們學到以前從沒學過的技巧。」

朱嘉望補充指,全世界的劍擊隊都有海外集訓,是常態,但港隊在這兩屆奧運前的預備時間裏,明顯投放了更多資源,「總教練安排給我們的集訓多了很多,而成績也反映出是值得的」。

殖民地時期的歷史淵源

香港劍擊隊有今天的「收成期」,有賴過去幾十年來播下的種子。而追溯劍擊運動在香港的歷史淵源,得回到港英時代。

Vivian Kong back to HK at airport

Getty Images
除了張家朗、江旻憓之外,香港還有年輕劍手嶄露頭角,例如19歲新星陳諾思(前排右二)。

劍擊是歐洲運動,香港作為前英國殖民地,二戰前已有劍擊愛好者,主要是洋人,一批葡藉劍手在二戰期間移居澳門並接受前葡萄牙奧運選手訓練,戰後回流香港,其後在港的英軍劍手也開始參與本地劍擊活動,促成1949年成立香港業餘劍擊總會,並獲加入英聯邦劍擊協會。

上世紀五十年代,這項運動慢慢打進華人精英階層,喇沙、拔萃等由教會辦學的傳統名校陸續成立劍擊校隊,1960年舉辦第一屆校際劍擊比賽,帶動其它名校的劍擊風潮。

「英國人到海外拓展殖民地,都會把英國的運動文化輸出去,包括劍擊、足球、羽毛球等,而這些變成英聯邦體育文化,香港受影響很深。」香港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學系高級講師雷雄德博士對BBC中文說。

這些傳統名校可說是香港第一代劍擊運動員的搖籃,以劍擊聞名的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就是60年代初中就讀喇沙書院時首次接觸劍擊。

他高中移居美國後繼續學劍,大學時曾任麻省理工學院劍擊隊隊長,80年代回港後到母校喇沙擔任義務劍擊教練,一教就是30年,不少港隊劍手都曾是他的學生,包括上屆出戰東京奧運、目前世界排名第20的現役男子花劍運動員蔡俊彥。

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80年代開始回母校喇沙書院擔任教練,圖為他與現役男子花劍運動員蔡俊彥。

Getty Images
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右二)80年代開始回母校喇沙書院擔任教練,圖為他與現役男子花劍運動員蔡俊彥(左二)。

時至今日,會劍擊的小孩報讀名校時仍可獲加分,足見劍擊在香港精英階層的傳統地位。

而劍擊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名校小圈子運動,到八十年代逐漸普及化,轉捩點也跟殖民地政策息息相關。

「二戰前後,各國把體育納入國家政策,關乎教育、生產力、軍事訓練和國家榮譽。但香港不是一個國家,殖民地政府也不重視體育,情況在六七暴動後改變。」雷雄德博士說。

1967年「六七暴動」後港英政府改變治港方針,引入多項社會改革,開始重視青年政策及體育發展,舉辦包含競技比賽在內的「香港節」,1973年成立康樂體育局。

「政府認為年輕人太多『剩餘精力』無處發洩才會參與暴動,所以開始推廣體育。英國政府在處理英國本土青年犯罪問題時也是這個思維。」雷雄德博士說。「在學術上,體育本身就有凝聚社會的功能,可以淨化社會不安。」

兩萬劍手的城市

1982年,港英政府與賽馬會合資在沙田成立銀禧體育中心,即香港體育學院前身,負責培訓精英運動員及推廣體育活動,成立之初劍擊已是九個重點項目之一,正式把劍擊帶到社區。

HONG KONG, CHINA - JULY 31: People walk past a poster of foil fencer Cheung Ka Long, swimmer Siobhan Bernadette Haughey and table tennis player Doo Hoi Kem at a subway station on July 31, 2024 in Hong Kong, China. (Photo by Li Zhihua/China News Service/VCG via Getty Images)

Getty Images
港隊在巴黎奧運刷新史上最好成績,除了劍擊,乒乓球和游泳項目也備受觸目。

雷雄德憶述,他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剛從師範學院體育系畢業,曾參加教育司署與銀禧合辦給體育教師的課程,進修冷門項目如劍擊、獨木舟、射箭等。「教師學會了,帶回一般的中小學,基層學生才接觸到,造就年輕人有興趣。現在的劍擊總會高層當初也是這樣學劍的。」

與此同時,銀禧訓練出一批精英劍擊運動員,九十年代退役後成為教練人才,紛紛在民間開辦私人劍擊學校。

53歲的前劍擊港隊成員李永強就是其中一人,他1998年曾代表香港出戰亞運會,退役後擔任教練,2012年開辦私人劍校香港劍擊學院,見證著劍擊社群壯大。「我30年前玩劍擊,全香港才500多人,現在只是一個小學學界比賽已經有兩三千人。」

他對BBC中文指出,以前劍擊是貴族活動,但隨著香港經濟起飛、中產階級崛起,可負擔的家庭越來越多,小孩也越來越早開始學習,從中學階段逐漸提前至小學、幼稚園,最早的甚至3歲就開始學。他說以中小學學界比賽分別有兩三千人參加,加上幼兒、大專和成人,保守估計目前全港習劍人數多達2萬人。

「張家朗也是這樣出來,基層越多人玩、越早開始玩,我們選材基礎就越擴大,選出來的精英就越強。體院集中訓練精英,私人劍校負責基層推廣,這30年來做了很好的分工,建立了整個系統——所以金牌不是突然冒出來的,是三代人的努力。」

劍擊新一代

香港劍擊運動的成就能否持續,要靠第四代人的努力。張家朗在巴黎奧運衛冕後受訪時說,香港是個很小的城市,但「只要相信自己,不要因為(生於)一個很小的地方而放棄」。

PARIS, FRANCE - JULY 29: Ka Long Cheung of team Hong Kong celebrates winning the Fencing Men's Foil Individual Gold Medal Bout on day three of the Olympic Games Paris 2024 at Grand Palais on July 29, 2024 in Paris, France. (Photo by Al Bello/Getty Images)

Getty Images
27歲的張家朗出身於籃球世家,小學開始接觸劍擊,中學四年級退學轉為全職運動員,他曾透露當時爭取了一年才能說服父母。

和他同代學劍的年輕教練賀揚則認為,正正是香港地方小,有很大優勢,參加比賽很方便。

「外國地方大,小孩要去別的劍會比賽,可能要整個家庭一起出行、去好幾天,但香港勝在夠密集,一個尖沙咀已經有六七間劍校,就算去澳門或內地也很近,可以當天來回,這樣我們的比賽經驗相比其他國家的人更豐富。」

三年前東京奧運後的張家朗效應,讓香港劍校如雨後春筍,目前香港劍擊總會旗下屬會有近50家。

賀揚也是在兩年前創辦劍校英匯劍擊學院,他說他這一輩人接棒做社區推廣,開始革新教學模式,「不想像以前那種高壓教育,把小孩逼得很緊,反而是營造快樂打劍的氣氛」。他又認為新一代的劍校文化已經改變,更願意互相合作,相信可吸引更多人投身劍擊運動。

「我小時候學劍的體驗很差,你願意給錢,教練都未必肯教,就算教也是擠牙膏式,山頭主義很嚴重。但我們這一代,成長於網絡時代,所有資訊都很透明,更加願意分享資源和合作,這樣對整個劍擊界都有好處。」

除了私人劍擊學校,一般的中小學也對劍擊持更開放態度。

本身是劍擊教練的何莉愷在新界沙田區一家中學任教,她一年前在校內成立劍擊隊,目前有13人。她說當初向校長提出建議後,校方爽快答應。

「首先要多謝張家朗效應,讓所有香港人認識了劍擊。」她笑道。

「其次是用成本說服校長,其實劍擊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貴,教練費跟籃球隊差不多,場地一個羽毛球場已經符合要求,只是買個裁判器,一般學校都可以承擔。」

她補充指,自從國際劍聯認可中國製造的服裝和器材,市面上已有大量平價裝備可供選擇,投身劍擊的門檻大大降低,現在背景較基層的南亞裔學生也能積極參與,種族更多元化。

對此,前港隊成員李永強表示樂見,相信隨著基層選手人數增多、種族更多元,香港劍擊隊將一代勝過一代。「其實現在的學生,已經比張家朗小時候更厲害,以後的成績非常令人期待。」

學者雷雄德指出,香港劍擊經過數十年的經驗累積、選手培訓和選拔系統,已經非常成熟。「贏一次可能是幸運,但贏兩次、三次就肯定不是幸運那麼簡單了。」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