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韓國華城電池工廠致命大火:一位中國朝鮮族女工留給母親的最後短訊和影像畫面

失去女兒的具海玉

BBC
失去女兒的具海玉說,沒有一天能好好睡覺,一切又像是醒不來的惡夢。

「我到醫院要認領屍體,大家都叫我不要看,我說我還是要見我姑娘(女兒)最後一面吧……我看了,我不相信那是我的姑娘,我姑娘本來很漂亮的,現在我的姑娘沒有了,都沒有了……」

7月2日,來自中國吉林延邊、在韓國工作多年的具海玉女士在女兒遇難的華城向BBC中文泣訴,她也是一位生活在韓國的中國朝鮮族人。

韓國官方稱,6月24日上午發生在毗鄰首都首爾的京畿道華城市ARICELL電池工廠的大火導致23人遇難,其中17人為中國公民,除了中國工人外,遇難者還包括一名老撾人和5名韓國人。中國媒體隨後證實遇難中國人絕大多數是朝鮮族女性。這是韓國近年來死亡人數最多的火災之一。

具海玉的女兒別麗梅今年37歲,剛到這家工廠工作一個月左右,就在意外中遭逢不幸。具海玉與其它幾十位傷心的遇難者親人一樣,在6月24日接到噩耗。在這起電池燃爆事故及隨後的大火中不幸遇難的人,是他們的兒女或伴侶。

具女士先把眼淚擦乾,慢慢的把女兒麗梅傳給她的最後一個簡訊展示給記者看。那是火災當天早上7點51分,按照慣例,女兒每日開工前後都會回覆媽媽的早安信息,簡短的一句「上班了」問候母親。而下班後,女兒也一定會傳給她一句「下班了」,數年如一日,從不間斷,但這一次卻成了母女兩人最後的交流。

6月24日早上別麗梅傳給媽媽的最後信息

BBC
6月24日早上別麗梅傳給媽媽的最後信息

這次事故導致的重大傷亡震驚了韓國社會,韓國總統尹錫悅在大火當日便趕赴現場指揮。中國大使館高度關注此事並稱全力救助。眾多外媒及本地媒體也趕到意外現場報導,多數針對韓國層出不窮的電池公共安全災害及外籍勞工的勞動處境艱困有所抨擊。

緩慢的賠償進度

7月2日,BBC中文記者在滂沱大雨中來到首爾南方車程約一小時的華城市。

在華城,從中國東北邊境城市等地趕來的遇難者家屬都被安置在市政廳休息,了解事故調查及賠償進展。現場布滿了哀悼的輓聯及控訴的標語,一場又一場大大小小的記者會召開 ,追問著這起造成嚴重傷亡的事件。

韓國勞工組織的維權人士在市政廳舉牌,要求廠方及政府負責補償受害者家庭,更好地保護外來移工權益。

BBC
韓國勞工組織的維權人士在市政廳舉牌,要求廠方及政府負責補償受害者家庭,更好地保護外來移工權益。
韓國勞工組織在事故現場張貼標語,要求廠方及政府負責補償受害者家庭,更好地保護外來移工權益。

BBC
韓國勞工組織在事故現場張貼標語,要求廠方及政府負責補償受害者家庭,更好地保護外來移工權益。

當地工會代表及政治人物在會上聲嘶力竭的呼籲廠方及政府負責,但讓BBC記者印象更深的卻是家屬疲累而焦急的表情——他們對事故調查和賠償的進展頗有微詞。

一些家屬告訴BBC,他們眼下只想拿到合理的賠償,同時讓死者趕緊下葬。許多人暫時拋下工作來到華城,除了深陷哀傷,還要面對許多繁複的當地法律程序及文件認證。

有家屬已感到苦不堪言:「他們說,這種工傷補償只能給丈夫老婆,不能給女兒兒子,但我跟孩子的媽早就離異了,現在要怎麼辦?」帶著16歲兒子從中國延邊過來處理前妻後事的蘇先生無奈地告訴BBC。

帶著16歲兒子從延邊過來處理前妻後事的蘇先生(左)

BBC
從延邊趕來的蘇先生(左)和兒子仍在酒店裏焦急地等待事故處理結果。他的前妻在事故中遇難。

同許多遇難者家庭相似,具海玉也來自中國東北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她現在住在韓國安山市,一個中國朝鮮族人聚集的城市。2014年,她與當時20幾歲的女兒麗梅一起從中國來到韓國工作,除了考慮在韓國有親友可以接待之外,也希望開啟人生新篇章,多賺一點錢。女兒在中國還有一位16歲的兒子,跟前夫居住。

如今,女兒出事,具海玉在中國工作的兒子及在韓國定居的妹妹及家人都盡速趕到華城幫忙,但事件發生已超過一周,調查賠償的進度讓她感到非常不滿。

這起工廠爆炸總共造成23名工人遇難,17名為中國公民,多半是朝鮮族女性。

BBC
這起慘烈的工廠爆炸事故共造成23名工人遇難,17名為中國公民,多數是朝鮮族女性。7月2日,現場已經拉起警戒線,但工廠被大火燒燬的痕跡仍清晰可見。
6月24日火災當天的現場

EPA
6月24日火災當天的現場慘狀

具女士告訴記者,女兒麗梅剛到這工廠工作一個月,當初選擇去這個工廠打工原因是:「她說這個工廠待遇還好,她說比較不那麼累」。開工不久發生過一次小火警,她就問過女兒還安全嗎,女兒還跟她保證沒事,「但後來另外一個老鄉同事才說,其實後來又發生過一次火警,女兒卻沒告訴她。

「如果我知道,我肯定不會再讓她過去。」

具女士質疑工廠的安全培訓存在嚴重紕漏。

她把網絡上廣傳的當天爆炸現場的工廠內部監控視頻從手機上播放,指著視頻掉著眼淚說,爆炸剛發生時,現場有煙冒出,視頻中的人忙著滅火,女兒坐在不遠處,當時還不知道要趕緊逃生。不一會兒,等到火勢一發不可收拾,視頻中女兒及其他同事似乎慌亂地跑向沒有安全門的死路,最終都被大火吞噬。

火災發生時工廠內部的監控視頻畫面。

BBC
火災發生時工廠內部的監控視頻畫面。這是具海玉的女兒別麗梅生前的最後影像。

具海玉告訴BBC中文記者,廠方還有人私下說他們曾經組織過安全培訓,「但可能(中國來的)朝鮮族聽不懂韓語」。她對這種說法感到憤怒:「朝鮮族怎麼可能聽不懂韓語?如果有好的訓練,我們這些年輕的小孩,都很強壯,怎麼可能會跑向死路?怎麼會不知道往外跑,甚至往下跳?對吧?」

根據《韓國時報》(Korean Times)報導,發生意外的Aricell工廠負責人樸淳寬在上周已經為這起致命意外道歉,但他強調工廠有培訓過緊急事故應變。《紐約時報》則稱,韓國警方計劃就可能違反工業安全法的刑事指控詢問樸淳寬和公司高管。

韓國近年來外籍勞工數量暴增,填補了該國勞動力市場的短缺。公開報導稱,外籍勞工在該國死於工作事故的可能性幾乎是韓國工人的三倍。

這幾天具女士回到女兒住處整理遺物,待了兩個晚上,她說,終究是太難受無法久住。失去女兒,她說沒有一天能好好睡覺,一切又像是醒不來的惡夢。這位媽媽表示,去女兒家整理,懷念女兒的晚上「我還在想她會在門口等我,開門說媽媽妳來了嗎?」她留著眼淚說。

「我現在不管(賠償)數字多少,我只要他們要給我女兒一個公道,一個說法,只想要好好的下葬我的女兒。 要讓他們知道這種事不要再發生了……不管在中國,在韓國,在世界各地都不可以的,人命關天啊。」

中國朝鮮族在韓國

具海玉和女兒別麗梅的合影

BBC
具海玉和女兒別麗梅都在韓國生活。韓國從2004年開始給予中國的朝鮮族人「在外同胞簽證」。

根據韓國媒體報導,目前在韓國的的中國朝鮮族約有80萬人,他們多數來自中國與朝鮮(北韓)交界的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在日本殖民朝鮮半島及發動太平洋戰爭的過程中,一些朝鮮族人輾轉遷移到中國東北。二戰結束日本投降後,有半數人口回到韓國定居。1992年首爾與台灣斷交,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後,開啟了朝鮮族移居韓國的浪潮。政治因素之外,經濟也是主因。主要是東北地區國有工廠關閉,下崗的朝鮮族工人出於生計大量移居到韓國打工,導致中國籍朝鮮族在韓國的人數劇增。

2004年,韓國正式將中國朝鮮族歸入「在外同胞」,給予中國朝鮮族入境者2至4年的「在外同胞簽證」,吸引了更多人來韓國打工,賺取比家鄉高出數倍的薪水。2024年,韓國的月最低工資達到約10500人民幣。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