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台灣國會改革法案覆議:抗議和爭議仍在延燒

Aerial view of thousands of protesters against Taiwan parliament reform on 28 May 2024

Getty Images
數以萬計抗議國會改革法案的示威者五月舉行集會。

在台灣立法院推動了一項極具爭議的「藐視國會罪」立法後,周五(6月21日)眾多台灣執政黨民進黨的支持者聚集在立法院外抗議。

反對黨國民黨表示,亟需新的法律來糾正立法機構與台灣強大的總統府之間的權力失衡。

但執政的民進黨稱,這是違憲的奪權行為,旨在報復由總統賴清德領導的民進黨政府。

該法案將賦予台灣立法院更多審訊和調查行政部門的權力,包括傳喚質詢政府官員和私人個體,並可能迫使他們向立委呈交敏感文件。

該法案還引入了「藐視國會行為」的條款,可對不尊重國會的官員處以罰款甚至長達一年的監禁。該條款受到了法律學者的嚴厲批評,他們認為這遠遠超出了其它民主國家的正常範圍。

當該法案於5月被首次提出時,台北街頭爆發了大規模抗議活動,數萬人連續數日包圍立法院。但該法案三讀通過並被送往賴清德辦公室批准時,抗議活動出現了間歇。

賴清德將該法案送回國會進行覆議,在國民黨、較小規模的民眾黨和無黨派立委組成的脆弱聯盟的支持下,覆議案被迅速駁回。

但民進黨一直呼籲其支持者走上街頭,即使這只是象徵性地對該法案表示反對。國民黨在周五舉行了另一場針鋒相對的示威活動,約有數百人出席,該數字低於民進黨上個月召集的人數。

持續的抗議活動反映了民進黨和國民黨支持者之間深刻的政治裂痕。

過去幾十年間,國民黨曾鐵腕統治台灣,殘酷鎮壓所有要求民主或獨立的呼聲,許多民進黨老一輩領導人作為激進分子而入獄。現在,兩黨通過選票爭奪權力。但是,舊有的猜疑正在加劇國會的僵局。

賴清德上任總統剛剛一個月。鑒於他的黨派在分裂的國會中沒有獲得多數席位,這意味著他在首個任期內完成任何實質性工作的前景黯淡。

在立法院外的街道上,人們對國會內的動向表達了真正的擔憂。成千上萬的民進黨支持者似乎認為國會改革法案是一場立法政變的嘗試。

「這個過程非常不公正,而且跳過了任何實質性的討論。」33歲的張柏韋說。「法案本身非常危險,缺乏明確的定義。它基本上是立委在未經公眾同意的情況下擴權的一種方式。」

支持該法案的立委在國會佔多數,這讓張先生感到失望。

包圍立法院的人來自台灣社會的各個階層:年輕人、老年人、學生、專業人士和藍領工人。他們耐心地坐在一排排塑料凳上。活動人士在臨時搭建的舞台上輪流拿起麥克風,對國會議事廳內發生的一切進行抨擊。

5月的時候,一場強雷陣雨在午後席捲了整個城市,活動組織者向參與者分發塑料雨披,凖備充分的人則撐起雨傘。沒有人離開。

他們因為兩件事而團結在一起:強烈的台灣身份認同感,和對反對黨國民黨動機的極度不信任。

「我認為台灣今天發生的事情是人民需要站出來反對的。」一位名叫徐鈺晴的年輕女子說,「我們不能讓那些試圖出賣台灣的人認為他們可以在沒有反對的情況下為所欲為。」

把台灣出賣給誰?他們的答案是:中國。

「該法案的許多條款似乎都受到了中國共產黨的影響。」她說,「中國共產黨計劃……利用內部和外部支持滲透台灣。」

這是一種被街頭和舞台上的活動人士一遍又一遍地重覆著的情緒。反對該法案的人普遍認為,國民黨領導層現在已牢牢地被北京所掌控。

在被要求提供證據時,抗議者和活動人士都指出國民黨高層頻繁訪問中國,其中最顯眼的是國民黨籍的前總統馬英九。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他兩次訪問中國大陸。今年4月,他在北京受到了習近平主席本人的熱烈歡迎,而習近平卻堅決拒絕與賴清德或其前任蔡英文進行任何對話。

一位知名的民進黨政治人士將馬英九比作北京在台灣「最重要的政治資產」。

其他被認為「非常親北京」的人士包括國民黨籍立法院長韓國瑜。民進黨支持者經常揶揄地稱他為「韓國魚」,這是他中文名的諧音。

「他不是真正的藍色(國民黨黨旗色)。」一位民進黨政治人士說,「他是紅色的(共產黨黨旗色)。」

另一名被指責為「紅色」的人是負責推動「藐視國會」法案的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傅崐萁。他是一位強大的權力掮客,過去曾引發爭議,包括因內幕股票交易和假離婚而入獄。他也是訪問中國的常客。

所有的這些都是傳言和含沙射影的素材。但這並不是國民黨高層領導人與北京勾結的證據。事實上,國民黨領導層一直在大聲抗議自己的清白,並強調其反對中共的悠久歷史。

「我比民進黨更有理由憎恨北京。」國民黨國際事務部主任黃介正說,「(該法案)的全部理念是讓行政部門更加負責任——僅此而已。」

但當國民黨在2008年至2016年間控制總統府和立法院時,它曾抵制反對黨要求通過一項非常類似的法案——而當時站在對立面的民進黨正是法案的推動者。

國民黨還暗示,一旦立法成功,該黨可能會開始調查民進黨領導人。

「八年來,民進黨擁有絕對多數席位。他們可以為所欲為。行政和立法機構聯合起來享用台灣的資源。」黃介正說。

Taiwanese lawmakers holding placards chant slogans

EPA
台灣立法委員在立法院內舉著標語牌高喊口號。

在被問及證據時,黃先生提到了台灣的新冠疫苗計劃。他聲稱,民進黨政府向少數幾家製藥公司提供了數千萬美元,但這些公司都未能開發出有效的疫苗。

「錢花光了,但我們卻沒有疫苗。」他說,「有什麼事被掩蓋起來了嗎?我們能看看嗎?民進黨拒絕了。」

民進黨否認所有不當行為的指控。該黨的支持者說,這些指控毫無根據,是對民進黨籍前總統陳水扁訴訟的翻版。陳水扁在2008年卸任後被判犯有貪污罪。

現在,他們擔心這項法案會被用來發動一系列調查,削弱賴清德政府。

除了政壇分歧之外,台灣還面臨著來自中國更大的威脅。但許多人擔心,台灣的國會和行政部門在未來四年中注定將互相傷害。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