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高考:流量時代下,「張雪峰們」何以將志願填報做成了一門大生意

People burn incense to pray for students' good luck in the upcoming 2024 Gaokao, China's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t Harbin Confucius Temple on June 2, 2024 in Harb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of China

Getty Images
中國哈爾濱的考生家長在一處寺廟為孩子燒香祈禱。

6月9號,2024年中國高考落下帷幕。教育部數據顯示1342萬的報名人數創下歷史新高,較去年增加51萬人。高考之後,各省將從23號起陸續發佈成績,隨後考生開始填報高考志願。

高考結束後,遼寧的陳全福每天都要接待前來諮詢志願填報的考生,從早上8點到晚上21點,這是他這段時間的常態。

陳先生5年前加盟了一家主營高考志願填報服務的連鎖教育機構。最初為了指導自己女兒填報志願而入行的他經過培訓,已經成了一名專業的「高報師」。

付費填報高考志願在中國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和陳全福不同的是,網紅張雪峰把「高考志願填報師/規劃師」(簡稱「高報師」或「高考規劃師」)這門生意搬上了更大的舞台。

最近兩年,張雪峰在高考前後總能成為輿論焦點。其爆款金句「理科590分,學新聞一定後悔」、「孩子報新聞系就把他打暈」和今年建議農村學生做「鄉村醫生」都引起了網民們的激烈討論,甚至不乏大學教授下場辯論。

他將自己塑造成學生的「引路人」,與家長站在「同一戰線」,不少家長將他的話奉作指導自己為孩子填報志願的「聖經」。

不久前,張雪峰因為其高考志願報名服務再次衝上中國的微博熱搜——他供職的「峰學蔚來」教育集團近兩萬元的高考報考服務在3小時內盡數售罄。6月6日,該集團至2026年高考志願的報考服務,全部售罄。甚至有媒體報道稱,在張雪峰直播間搶到最貴的「圓夢卡」的考生家長激動萬分,認為這意味著孩子「半隻腳已踏入了大學」。

張雪峰也自豪地在一次宣講會上稱:"我現在三家公司,第一家馬上要上市,上市後變現大概能掙幾個億(人民幣,下同);第二家估值5-8億;自己寫書每年能賺大幾十萬,講課能賺幾百萬。"

從陳全福到張雪峰,高報師在暴漲的網絡流量襯托下成為炙手可熱的行業。艾媒諮詢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高考志願付費市場規模達9.5億,是2016年的7.3倍。另有數據顯示,中國現存高考志願相關公司超過1400家。

從市場接受情況看,「張雪峰們」似乎捅到了中國教育特別是高考的痛點,甚至借助互聯網創造出新的商業熱點。但高報師們能否為考生規劃好未來?高考報名規劃是否應該成為一門生意?「網紅」式的解決方案是緩解社會焦慮的恰當解藥嗎?

一門大生意

「我今年大概有15個客戶,最多的時候一年可以有30個客戶,」陳全福對BBC中文說,「我們機構收費標凖從2980到12000不等,主要取決於老師的個人能力。」

陳全福解釋,因為高考規劃師沒有官方的培訓,收費標凖主要看個人對於學校的了解程度以及口碑,口碑好的老師會被晉升成「特級教師」,收費標凖自然也高過其他規劃師。

陳全福認為,張雪峰近兩萬塊的服務有些「虛高」,不符合當下的市場水平,「張雪峰的報考服務如果是他親自(指導)報考,我認為這個價格還算合理,因為他的能力是受到認可的。但是有些是他的團隊來服務的,既不是面對面的溝通,也不能保證老師的服務水平,可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張雪峰老師」微信公眾號顯示,峰學蔚來的高考志願規劃服務售價在8999元到17999元之間。截至6月7日,所有產品均已下架,名額被搶購一空。然而,即使是高達17999元的「王牌產品」依舊買不到張雪峰的親自服務,其產品下註明「為團隊服務,非張雪峰老師親自服務」。

面對這種情況,另一位個人規劃師劉先生則認為,這樣的收費有一定「合理性」。

「高考規劃師前期需要付出巨大的工作量來收集數據和資料,包括錄取院校的科目選擇,是否出現分數斷檔,有沒有新增設的專業等。加上全國範圍內的需求量大,這樣的收費標凖也是合理的。」劉先生告訴BBC中文。

除了高考報考服務外,張雪峰的直播間也為其帶來了巨大的利潤。張雪峰的抖音賬號收獲了2500萬粉絲的關注,直播時最多有超10萬人同時在線觀看。家長們為了獲得張雪峰的親自指導,不惜花費重金在其直播間刷禮物,獲得「優先連麥」資格。

張雪峰的大部分「金句」,也正源自於與直播間家長的連麥當中。家長們面對指導大多應聲附和,把他當作說「大實話」的自己人。

但不乏網民認為張雪峰的話有失偏頗,下場與其辯論。去年,面對張雪峰「新聞無用」的論調,重慶大學新聞系教授張小強炮轟張雪峰說,新聞專業能文能武,主流媒體依然是一個能吸納就業的行業。進可以自主創業、到互聯網大廠,退可以考公務員,到國有企業。

面對質疑,張雪峰則表示,「一個985院校教新聞傳播的教授,自媒體賬號粉絲數和流量不如我,一個鄭州大學給排水專業的本科畢業生,這裏面是不是多少有點問題?從目前的社會環境來看,新聞傳播這個專業可以在研究生階段少量設置,但是現在二本、三本大量設置這樣的專業,明明知道從業的標凖是211及985以上,為什麼那麼多院校還在開設這樣的專業?」

價格不菲的志願填報諮詢服務也並不完全保證錄取。據中國媒體報道稱,如果學生未被錄取,高考志願填報機構的退款具體條款存在不同。比如有的機構只約定考生如未被分數段內的學校和專業錄取,那麼機構會全額退費;有的機構則表示,如果考生分數高於本科分數段20分以上,服務機構會盡最大努力幫助考生設計志願方案,但如果未被錄取,服務機構不承擔任何責任;等等。

能否為考生規劃好未來?

Students look at a photo outside a school on the last day of China's annual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Beijing, China, 10 June 2024.

EPA

金展墨是遼寧2021級歷史類考生,最後取得了606分的好成績,位列遼寧省1924名。當年高考之後,他花費3000元左右找到一位高報師,為自己規劃高考志願。他認為,這讓自己知道了有一些其他機會,但是效果有限。

「他(指高考規劃師)給我的規劃更多是從實用角度出發,比如說他推薦我考警校、上大學後轉到法學專業。雖然對我有一些啟發,但是考慮我自身的條件和興趣之後,我還是選擇繼續讀英語專業。」金展墨對BBC說。

他認為,這種服務效果有限的原因主要是,高考規劃師在高考後的時間裏無法很好的了解自己的興趣,在上大學後情況發生改變也沒辦法及時地溝通,所以很多時候還是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走。

上述提到的高報師劉先生則認為,高考志願規劃對於學生的未來有很大幫助,而且可以幫助規避掉許多考生自身的劣勢。

劉先生說,高考規劃師在進行規劃時會參考許多不同的方面,比如學生能否可以通過這份專業找到自給自足的工作?能否憑自己能力把專業讀下來?學生的興趣和近年來開始試點的新高考科目怎麼結合?

「很多家長只會了解他們自己感興趣的專業,而無法全面的了解所有的專業,這就需要高考規劃師來幫助家長更好地了解更多潛在的專業。」

Relatives wait for students outside a school on the first day of China's annual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Beijing, China, 07 June 2024.

EPA
一些家長找高考規劃師的目的是需要一個「權威」來佐證自己的觀點,從而解決孩子和自己的意見分歧。

劉先生告訴BBC中文,在「新高考」模式下,科目選擇的變化至關重要,比如之前"物生政"(指物理生物和政治。新高考模式下除語文數學英語3門必考科目外,還可以從7門科目中任選3門)考生可以報理科專業,但是現在這樣的選擇只能選擇一些文科專業。如果沒有充分的了解,最終就會碰壁,甚至掉檔。

在張雪峰的直播間,他大多會以就業角度出發,為考生推薦適合「考公考編」或者「有前途」的專業,例如計算機、漢語言文學、法學等,而不推薦選擇小語種外語、新聞傳播這類他認為不好就業的專業。

一些專業分數線降低,近年來也會被輿論解讀為「張雪峰效應」。以新聞學為例,2020年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在北京的錄取分數線為652分,而2023年則為643分,暴跌近9分。

然而,張雪峰本人便是這套理論最好的反證。張雪峰就讀於排水工程專業,而他本人並沒有從事與專業相關的行業,但是同樣取得了成功。而在張雪峰直播間被當作「建築學」勸退案例的一名女生發佈了三年後她成為優秀設計師的視頻,也在視頻平台上收獲了94.3萬人的瀏覽和關注。

劉先生說,他只能部分認同張雪峰的觀點。雖然專業不同最終的收入可能不同,但是這樣的做法只能炒作部分專業,磨滅天賦,並出現人才斷層的情況。

陳全福也認為,張雪峰的觀點過於絕對,在高考規劃的過程中,規劃師應該做的是為考生分析利弊,最終由考生自己決定。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家長找高考規劃師的目的並不是真的需要專業的指導,而是需要一個「權威」來佐證自己的觀點。

「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家長想讓孩子選擇比如計算機專業,但孩子喜歡其他專業的情況,」陳全福說,「通常我們都會把每個專業的利弊給客戶講清楚,讓他們根據我們的建議來做最後決定。」

陳全福認為,張雪峰的爆火可能給家長帶來一些誤解,即認為所有高考規劃師都是從就業角度出發,但事實上,高考規劃師對學生會做出整體性的評估並給出相應的建議。

志願填報付費是否影響公平?

Students are walking into a test room outside Qingjiang Middle Schoo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ite of the 2024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Huai'an city, East China

Getty Images
統計顯示,2023年中國高考志願填報付費市場規模達9.5億,是2016年的7.3倍。

劉先生認為,「一考定終身」的高考機制本身就是不公平的。高考付費填報志願從貧富差距和父母對孩子的認知和規劃這兩方面來講,確實存在一定的不公平。但不是這個行業造成的差距,而是考生個人條件上造成的。

「我認為高考成績由三方面決定,包括日常學習、臨場發揮和運氣,這三點缺一不可,」劉先生說,「有的家長本身有足夠的信息源便不需要這樣的服務,而有的家長信息不足,但是對孩子足夠重視,就可以找專業的人來消除這種不對等。」

陳全福則認為,高考付費報考無關父母有錢與否,只與家長的認知和重視程度有關,有些家庭條件較差的家庭也願意花錢幫助孩子去一個好大學好專業。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