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嫦娥六號」探測器的任務是從月球表面帶回採集的樣本,這項探測任務也是更加雄心勃勃的太空探索計劃的墊腳石。
這個探測器已經在人類此前未曾到達的月球背面成功著陸。發射大約一個月後,中國迄今為止最雄心勃勃的探月計劃的探測器觸碰到了月球表面,嫦娥六號飛船由軌道器、返回器、上升器和著陸器四部分組成。
嫦娥六號的主要任務是首次在月球背面採集樣本並安全帶回地球,進而可能讓我們獲知關於最近的鄰居、我們自己的星球以及太陽系早期歷史的內幕。為了達到這一目標,中國的宇宙飛船要上演一場四重奏的複雜宇宙之舞。
5月3日從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後,嫦娥六號大約花了4.5天的時間飛向月球。進入繞月軌道後,著陸器從軌道器分離,對凖了降落區域。月球背面從不朝向地球,「鵲橋二號」中繼星提供了操作通訊幫助,這是今年3月中國發射的通訊接力衛星。
北京時間6月2日早間(格林威治時間6月1日晚上),著陸器降落在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South Pole-Aitken basin,SPA),這是月球背面一片巨大的撞擊盆地。隨後著陸器使用鑽頭和鏟子作為工具,採集月表及表面以下的物質,再由上升器運送迴環月軌道,載入軌道器並完成貨運任務。
軌道器和上升器之間的精確交會對接需要在每秒超過1英里的飛行速度下完成,這是自動化操作,需要考慮和地球上的基站之間的距離帶來的光速通訊的延遲。
這場太空中的對接完成後,樣本進入返回器。這個酷似縮小版神舟載人飛船的航天器會在返回器接近地球時被釋放,在地球大氣層發生彈跳,卸下高速返回時的一部分能量,最後直線下降穿越大氣層降落在內蒙古草原的降落場。
將採自艾特肯盆地的樣本帶回實驗室,可能在科學上帶來無可估量的回報。
「艾特肯盆地上獲取的岩石,有助於探索發現有關月球起源和地質進化的答案,」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月球及行星科學教授凱瑟琳·喬伊(Katherine Joy)說。美國宇航局的阿波羅計劃到目前為止只是到達了月球正面,不象嫦娥六號那樣首次從月球背面收集到了樣本。"希望這能幫助我們解鎖月球正面和背面地質特徵如此不同的原因。"
「這些樣本還能幫助了解撞擊盆地本身,揭示巨型小行星在早期歷史上撞擊月球的時間。」喬伊說。
而除了科學上的謀略外,嫦娥六號還掩飾了中國更大的野心。
這些演習對另外一個將來的目標會非常有用:從火星獲取樣本。相比於月球樣本給研究太陽系秘密帶來的科學價值,紅色星球更可能提供最大的秘密:生命的起源,以及火星是否適合人類居住。
美國航天局和歐洲航天局也在致力於取回火星樣本,但來自預算和議會的阻礙延緩了他們最近的進展。這意味著中國可以率先在這一令人關注的領域搶先邁出一步。
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事實是,嫦娥六號的上的交會對接其實對於取回月球樣本並非必須。但這項技術對於宇航員登陸月球並返回地球有用,此外嫦娥六號的複雜任務也證明了這一點。
中國去年宣佈將於2030年前實現載人登月,計劃將一對宇航員送到月球表面,幾小時後返回繞月軌道和另一宇航員會合。這些操作和嫦娥六號的軌道器、上升器設計一樣,也和美國宇航局的阿波羅計劃相似。
中國並不僅僅為了凖備在月球留下旗幟和足印的短途之旅,他們的野心更接近於美國的阿耳忒彌斯計劃而非阿波羅計劃。中國計劃在2026到2028年之間對月球背面的南極進行兩次探測,包括探索使用3D技術打印月壤磚塊,作為建造月球基地的前驅。
「月球南極點是送人重返月球的目標。」喬伊說。
「和嫦娥七號以及嫦娥八號一樣,美國宇航局的商業登月計劃也凖備測試極地土壤中揮發物,包括水和水冰的位置和數量。」
「這些材料可以用於人類將來的探索。今後幾年,看看那些登陸機器人會遇到的各種各樣的情況,會非常有趣。」
這些都是月球基地倡議的一部分。中國和俄羅斯聯手,正在召喚其他國家加入國際月球科研站計劃(International Lunar Research Station),同時開發基礎性技術諸如能在月球的黑夜裏提供能源的核反應堆,它能維持相當於地球上兩周的時間。
這是一個與美國宇航局的阿耳忒彌斯計劃並行但獨立的項目。它顯示出地球上的地緣政治分裂並非僅限於這個星球。通常被視為純科學目標的空間探索,也被賦予了地緣政治涵義,暗示著實現其它目標的能力。
中國的太空野心注定很複雜。「所有的國家追求太空項目,都有很多原因,大多數最終落到戰爭、發展以及威望這幾項上。」 英國萊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Leicester)的太空政策學者布萊德·鮑恩(Bleddyn Bowen)說。
「有的(計劃)是科學和實驗目的,比如嫦娥計劃,有的是為了經濟和基礎設施,但其它的卻是為了增強軍事實力。」鮑恩說。
中國已經擁有了自己的空間站,名叫「天宮」,它能一次性容納三名宇航員在裏面帶上半年。「北斗」衛星則比對美國的GPS系統。
時空服務在中國促進了經濟增長,同時助長了定位功能的手機應用,有助於金融、農業、船運、民航以及更多行業。它還能幫助中國軍隊提高導彈制導能力,在全球擴展力量。這一點中國也並非獨家。
「中國軍事太空計劃和反衛星武器過去以及現在都沒有落後於其它主要太空強國。」鮑恩說。
「中國領導人在戰爭、發展和威望上追求復合的利益。他們想要在內外威脅前保持安全,發展自己的軍事實力,確保在世界經濟中的領導地位,以及通過成功的知名項目來收獲政治好處和威望。」
嫦娥六號的主要任務不時登上媒體頭條,中國的太空計劃規模複雜,在本國內外激起了反響。
回到科學上,中國在天文學、天體物理學以及系外行星偵測方面正取得長足進步。中國從事太空科學研究的主要官員本月透露了一系列旨在取得突破的任務,包括正在成型的衛星群,利用月球背面克服地球干擾,以及收集來自早期宇宙的微弱信號等。
另一任務是探測像地球這樣的太陽系外行星,以及銀河系裏那些沒有恆星和軌道的流浪行星。此外,對月球的探索能獲取關於太陽極地的第一手信息。
該國的"天問"計劃旨在從近地小行星上獲取樣本並訪問一顆彗星,從火星取得樣本,以及探測木星。此後還有天王星、海王星這些大家伙也在未來的考慮之中。
中國太空官員甚至提到創立地球月球經濟帶,這表明,和美國這樣的其它太空強國一樣,中國正在探索太空計劃的商業化。
目前來看,中國的焦點是在6月底之前讓嫦娥六號將樣本帶回家。未來中國的太空樣本之旅將在幾年後由其宇航員完成。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22/06/2024 08:00AM
21/06/2024 05:00PM
21/06/2024 05: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