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哈瓦那對華免簽和中國古巴恢復直航:中國是否在打「古巴牌」

古巴在5月4日首次宣佈對中國公民開放旅遊免簽政策後,知名旅遊網站攜程網對古巴旅遊產品的搜索量激增了40%,而古巴旅遊也同時登上微博熱搜。新冠疫情時關閉的兩國之間直航航班也將於本周五(5月17日)複航。

中國官方及官媒對此消息不斷傳遞正面信息,不僅稱此舉將推動兩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甚至能協助古巴突破經濟困境。除了經援之外,雙方此刻高調宣佈加深軍事及經貿合作,分析稱是反制美國動輒使用單邊制裁的動作。

中國影響力延伸到「美國後院」的擴張,是否給華盛頓帶來壓力? 此外,北京想要從與古巴聯繫更緊密的關係中獲得什麼?換言之,中國打「古巴牌」能奏效嗎?美國又將如何反制北京?

國際關係學者、台灣國防部智庫「國家安全研究院」楊一逵博士向BBC中文分析稱,在政治上,古巴是第一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拉美國家,雙邊政府與政黨高層互訪頻繁。在價值上,他們不僅是意識形態共享的伙伴,一起支援委內瑞拉與尼加拉瓜等威權政體,並在聯合國等各大國際組織的投票中相互支持,「北京此刻拉攏古巴是協助中國建立不同於美方領導的另一種世界秩序」。

不過,華盛頓智庫「美洲對話」(InterAmerican Dialogue)拉美與世界項目主任麥沛宜(Margaret Myers)認為,中國和古巴的關係源遠流長,但並不像外界想像的那樣密不可分。

麥沛宜對BBC中文表示,北京多年來一直在財務上支持哈瓦那,但只是有限度地支持,「雖然在一些雙方戰略利益項目上確實存在合作,但是古巴對中國企業來說是一個困難的投資環境,中國企業對在古巴更廣泛地參與持保留態度,而古巴在償還貸款方面也有所拖欠」。

楊一逵補充說,隨著中方與俄國及與伊朗搭設的全面戰略伙伴關係,未來古巴將在中國挑戰既存世界秩序的藍圖中佔據一席之地,「鋪墊中方在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國家擴張影響力的能量」,而古巴未來是否可以加入「金磚國家」將是觀察重點。

中古關係升溫

迪亞斯·卡內爾(左)接替了勞爾·卡斯特羅(右)

Getty Images
迪亞斯·卡內爾(左)接替了勞爾·卡斯特羅(右)擔任古巴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

中國和古巴建立外交關係已有數十年的歷史。兩國之間的關係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初,當時古巴革命政府在美國的制裁和孤立下,尋求中國的支持。自那時以來,中國一直是古巴的主要援助國之一,並提供了經濟、技術和軍事援助。

在經濟方面,中國和古巴之間的貿易和投資合作不斷增加。當下中國是古巴的前三大貿易伙伴和第一大進口國。借著「一帶一路」項目,來自中國的投資在古巴涉及多個領域,以能源、基礎設施和電信為主。

1962年,美蘇冷戰時期在古巴發生的「導彈危機」便曾造成全球軍事危機。數十年後,至今哈瓦那與華盛頓的關係仍未數完全解凍。而邁入新世紀,古巴新的戰略伙伴從前蘇聯換成崛起的中國。北京在南海及印太的影響力擴張計劃,遠在萬里之外的古巴成為北京在區域間的戰略伙伴。

譬如,今年四月,美軍和菲律賓在南海進行兩次海軍演習,五角大廈首次將陸基「中程打擊能力」(MRC)導彈發射器,也就是「堤豐武器系統」(Typhon Weapons System )搬來菲律賓北部呂宋島的美軍新基地,導彈射程最遠可達中國首都北京,此部署自然激怒北京。

「堤豐」武器系統導彈的最大射程

BBC

北京反制的策略之一,是立即在當周即邀請古巴高層古共中央委員、古巴革命武裝力量部政治部主任羅霍訪問北京,而中國國防部同時發出聲明稱,中國將繼續支持古巴軍隊建設,「攜手共建中古命運共同體」,被認為警告美國的意味濃厚。

日本防衛學者長尾賢當時便向BBC中文稱,「堤豐」導彈系統僅用於攜帶常規彈頭,不是一種核武系統。但就中國的認知而言,長尾賢說,由於中國的大多數導彈亦可攜帶核彈頭,中國認為美國也會如此行事:「這是中美之間的一種誤解。因此中國才會使用類似於古巴危機的邏輯回應。」

在哈瓦那高階軍官訪問北京後,路透社在5月的報道又稱,古巴外交部一名高官否認了去年6月美國媒體披露的中國「間諜站」自2019年以來在就古巴運營的說法。

美國媒體去年報道稱,中國間諜站和中國軍事訓練設施計劃是蓋在古巴關塔那摩灣的美國海軍基地不遠處,因此傳出華府擔憂中國在美國後院的計劃可能超出情報收集的範疇。不過,美國白宮和國防部後來相繼否認在古巴發現中國的任何間諜設施,但承認美方一直對中古關係進展存有擔憂亦密切關注。

然而,從軍事外交戰到「觀光牌」,這幾年來,中國加速打「古巴牌」來警告甚或掣肘美國似乎已經成為趨勢。

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人類學系教授教授恆安久(Adrian H.Hearn)向BBC中文解釋,古巴和中國之間的經濟關係並不是單方面的。長期在古巴從事調研的恆安久說,雖然中國的經濟能力明顯影響著古巴,但古巴也生產和銷售中國需要的商品,包括古巴專家在北京生產的抗癌藥物,以及在山東生產的血液疾病藥物。

恆安久強調,古巴並非毫無保留地接受中國的投資,「因為哈瓦那對依賴任何國家仍持謹慎態度。此外,考慮到古巴與美國之間的緊張關係,中國的私有化道路可能不適合古巴」。

美國的反制

近年來,中國透過「一帶一路」等大量投資計劃,在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的影響力迅速增強,讓美國幾乎無法應付。在過去的20年間,中國已經成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和融資來源,兩地之間的交往日益增加。

許多智庫的分析稱,美國20年來長期忽略投資或增強與中南美洲的關係,中國及俄羅斯在該區域的影響力暴增對美國已造成很大的挑戰。

以古巴來說,經濟上,中國現在是古巴前三大貿易伙伴之一。關鍵礦物與金屬的出口對中國在新能源、半導體產業鏈與電池供應鏈上的布局上至為關鍵,眾所皆知,當下半導體本身就不僅只是單純的經濟貨品,產業背後來是各國在軍事及外交上的對壘,「因此,古巴作為是全球前十大金屬鎳的出口國,從關鍵礦物取得的觀點來看,中國必會深化與古巴的合作關係。」台灣外交學者楊一逵告訴BBC中文。

澳洲學者恆安久向BBC中文分析稱,美國和古巴在海事問題、自然災害以及一些金融服務方面都存在合作,他認為「非友及敵」的「零和遊戲」(zero-sum games)不能凖確描述哈瓦那與華府的關係——「美國並不將古巴視為敵人」。

恆安久強調,中美或該優先考慮以尊重和透明的方式建立該地區的合作伙伴關係,包括與古巴的合作,對彼此都有好處,「這種承諾將有助於營造一個更積極的環境,也將加強多邊框架的能力,減少緊張局勢的發生」。

麥沛宜則向BBC中文解釋,針對於中國在古巴的影響力擴大,美國最好的回應是進一步加強與該地區的經濟交往,包括在那些開拓性、促進增長的領域,「美國和歐盟多年來一直在採取行動,但毫無疑問,中國同樣也在這些領域中不斷擴大其影響力。

不過,也有研究認為,目前拉丁美洲的局勢還在美方可控的範圍內。譬如,現任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當年擔任前總統奧巴馬的副手時,就曾負責拉丁美洲事務並十六次訪問該地區,被視為美國曆屆總統中對拉丁美洲了解最深的一位。

Raul Castro (left) with then-US President Barack Obama in 2016

EPA
2016年,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對古巴展開歷史性訪問。

與特朗普(Donald Trump,川普)任內忽視拉丁美洲相比,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王慧芝博士,拜登上台後重申民主黨對待拉美的政策傳統,認可拉美繁榮安全與美密切相關,視拉美為美國在西半球的伙伴,加上其西半球事務團隊對拉美及古巴有著豐富的經驗和知識,「激起拉美國家廣泛的樂觀情緒」。

楊一逵向BBC中文強調,冷戰時期蘇聯也曾在古巴設立情報監聽設施與基地。即使中國今天在古巴設有間諜站,白宮應該都能有所掌控。換言之,中國雖然在拉丁美洲的影響力擴張,但在拉美國家內部的社會並不是沒有抗衡中國影響力的動作。譬如,有一些國家的輿論和商界針對中國承諾的商業計劃沒有落實開始有所不滿。

北京預計將在資通訊技術、網路安全、乾淨能源與生物科技等面向上聚焦投資拉美國家,但美國也會加緊回防。

楊一逵舉例說,2023年美國白宮通過《美洲開發銀行透明度法案》(The 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 Transparency Act),該法案旨在降低美國認為中國對美洲開發銀行與拉丁美國家的「惡意影響力」,目前美國專家也正在針對中國對拉丁美洲可能產生「惡意影響」的投資與建設進行研究與建立資料庫。

中國學者王慧芝則批評美國近年來雖然試圖拉攏與拉丁美洲及古巴的關係,但雙方缺乏互信和平等,近幾年除了古巴與美國的關係緩和之外,基本上她認為無法實現真正的深度合作。

幾十年來,在美國被動的拉美政策以及該區域國家動蕩的政治經濟的雙重因素下,華盛頓對拉丁美洲一直沒有太多實質關注,影響力越來越少。

但進入21世紀,中國的崛起以及「一帶一路」項目大量的資金投入,讓拉丁美洲找到一個熱情的新投資伙伴,最終引發美國的危機意識。

當下,拉丁美洲再次成為大國競逐的戰場,只是美國的對手從俄羅斯換成了中國。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