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走不送!」這是台灣許多網民在上周台灣大選落幕後不到48小時,太平洋島國諾魯(Nauru,瑙魯)就宣佈與台北再次斷交後的反應。
台灣外交部批評北京打壓台灣,許多台灣輿論則表示毫不在意這些小國同台灣的往來如何。
就連在野黨國民黨,一反過去批評台灣總統蔡英文兩岸關係處理不好,才導致北京施壓邦交國與台北斷交的論述,此次也罕見地批評北京,稱其在此刻就策動邦交國與台北斷交的做法,「國民黨難以認同且難以接受」,國民黨聲明還認為中南海「不應在此時縮減中華民國的國際空間。」
面對台灣再一波的斷交風暴,譬如另一個太平洋島國圖瓦盧(Tuvalu,吐瓦魯),也揚言該國在本周選舉過後可能重新審視與台灣的外交關係。
許多分析因而稱,北京在台灣大選剛落幕即刻策動瑙魯與台北斷交,讓還在選舉激情中的台灣民眾深感不滿。因此,台灣民眾不分「藍綠」,罕見地展現團結,將炮口一致對外。除了批評北京之外,台灣人對於許多邦交國以借貸金額與台北談判深感無奈。
「瑙魯,全世界有誰聽過這個國家?誰在乎他們?」,「不接受金錢勒索!」許多台灣網友在社交網站上紛紛留下評論。
但是,台灣輿論自嘲的「凱子外交」,亦即政府過去的「經援外交」是否已經告終?台北能否承受邦交國「清零」的代價?這將如何影響台灣的國際地位,在北京壓力下台灣如何突圍?
國際關係學者、台灣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黃奎博告訴BBC中文說,台灣民眾因為「被迫習慣」沒有正式外交管道、無法參與主流國際組織的困境,再加上一些政黨過去一直宣傳「邦交無用論」,所以這七年多來誤認為邦交可有可無:「這些邦交國(教廷國除外)都需要台灣的經濟技術援助,依賴台灣,但台灣在主國際空間上需要這些邦交國,是台灣依賴這些國家。這其實是一種相互依賴的關係。」
不過,台灣法律史研究者、《中華民國斷交史》作者之一蔡孟翰律師接受BBC採訪時稱,建立邦交在政治層面上的意義超越法律層面。「雙方未建立友邦關係並不等同於雙方關係不佳,而邦交存在也不必然代表雙方關係良好。」
蔡孟翰以美國為例,近年來美國與俄羅斯和中國的關係雖不佳,卻並未斷絕邦交。而台灣與美國、日本雖然沒有正式邦交關係,但近年來台美、台日關係卻有密切的互動。他說:「若所有友邦國家斷交,台灣在聯合國的支持基石就不復存在。在國際組織中聽到與台灣相關的聲音機會可能減少,但這並非代表台灣與個別國家無法繼續互動。」
蔡孟翰強調,許多國家都設有台灣「駐外代表處」,代表這些國家仍正視台灣政權的存在,並保持某程度的友好互動。
事實上,就在賴清德拿下大位,民進黨在總統大選中「三連勝」後,幾乎所有的分析都認為中南海對台北的外交經貿等施壓肯定會持續甚至加大力度。但鮮少有人預估到,北京出手會那麼快,選擇在大選結果才剛出爐的時刻。
1月15日,瑙魯宣佈與台灣斷交的消息傳出後,中國外交部對此表示歡迎,並表示已凖備與瑙魯建立外交關係。
瑙魯總統則稱,瑙魯將不再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而是承認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並且從即日起斷絕與台灣的『外交關係』」。
一周後,1月24日,中國宣佈正式與瑙魯復交。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在簽署簽建交公報時表示:「這是瑙魯政府獨立自主作出的政治決斷,充分反映了瑙魯人民的共同意願,中方對此表示讚賞。」
他又說,雙方復交是再次向世界昭示,「一個中國」原則是不可阻擋的歷史大勢,「無論台灣島內形勢如何變化」。
台灣外交部上周指出,此事是北京精心策劃的結果,稱中國長期以來積極接觸瑙魯政要,透過經濟援助使瑙魯改變外交方向。
1月15日,台灣外交部次長田中光在台北記者會上說,北京是在台灣選舉後立即促使瑙魯宣佈與中華民國斷交,「意圖在打擊台灣人民引以為傲的民主自由」。
此次太平洋島國瑙魯與台灣斷交,再次引發台灣邦交國是否會「清零」的討論。在蔡英文總統執政八年期間,已經有10個國家與台灣斷交,目前台灣僅剩12個邦交國。這也讓台灣內部開始討論,如果台灣邦交國歸零,此事將如何影響台灣國際地位的辯論。
有一些分析稱,台灣的邦交國歸零,影響並不大。台灣東海大學政治學系學者林子立過去在接受BBC中文採訪時曾表示邦交國歸零「影響不大」。林子立認為,台灣真正的盟友與重要的貿易伙伴都並非邦交國,「若未來有任何國家要撤駐台辦事處,才是動搖國本的大事。」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資深國防分析師德里克·格羅斯曼(Derek Grossman)在過去甚至投書日媒《日經亞洲》說,台灣應考慮主動中止與所有邦交國的外交關係,從與北京的「邦交國爭奪戰」中解脫,將焦點及資源轉向深化與中大型國家的非官方連結,這能為台灣爭取寶貴的時間和資源,進一步發展更多元、更不受中國因素影響的經濟體系,進而抵禦北京的壓迫。
然而,台灣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方天賜對BBC中文分析說,保有邦交國實際上是顯示擁有主權的重要象徵,一旦缺乏外交承認,其實會影響主權的正常行使,就像被排除在國際社會具樂部之外。
方天賜舉例說,就一些重要的國際場合及組織來說,也需要這些邦交國給台灣提供資訊,如果沒有這些邦交國提供這些訊息,就很難得其門而入。他說:「在國際組織中真正能以國家名義幫台灣提案的國家,也都是邦交國,而美日等一些大國,只能在推特上站台而已。」
方天賜強調,一旦邦交國歸零,等於是主動讓台灣等同於港澳等地方政府,「有中央政府及主權就應該要有邦交國,不然邦交國歸零,反而是投北京所好,讓台灣在國際間等同港澳政府一樣,只是中國的一個城市而已」。
無論立場如何,台灣的外交空間在「後蔡英文時代」如何突破北京的擠壓,是賴清德上任後一個很棘手的問題。
曾任台灣外交官的方天賜強調,台灣的外交戰略該是維持一定的邦交國數量,絕非走「清零」路線;而更重要的是,台北要有去跟其他國家建交或復交的能力。
他對BBC中文表示,外交作戰如同國防,台灣或該要主動重啟與其他國家接觸的能力及採取主動攻勢,如此不僅能繼續鍛煉和培養外交官的能力,「也可以讓不斷挖台灣牆角的北京有更大壓力,後者需要不斷回防。畢竟北京外交預算也是有上限。我認為台灣外交不用將戰力全數放在與西方或日本等大國的往來身上」。
上一個與台灣斷交後復交的國家是加勒比海島國聖露西亞(Saint Lucia),時間是在2007年,當時被視為陳水扁執政時期台灣的重大外交勝利。
方天賜稱,觀察過去幾年台灣的外交,台北似乎失去主動去與有潛力復交或建交的小國建設良好關係的戰力,對於斷交前的種種警訊似乎敏感度不夠,外界預先提出的警告也時而被忽視。
面對北京施壓,台灣外交具體該如何做?事實上,過去蔡英文政府執政初期就有人提案派遣執政黨高層等大佬為代表,駐點在台灣邦交國或有潛力建交的國家,並認為這是個好戰略。
方天賜認為,這種戰略能傳遞台灣高度重視這些國家的信號,對雙方互信及建立友好關係有所幫助,為未來更正式的外交關係提前部署。此外,他還表示,台灣透過人道紓困救援非邦交國家也很重要,他認為台灣不應該只援助邦交國,而是需要援助其他國家。
台灣參與國際社會的指標之一是「政府開發協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ODA)佔國民所得毛額(GNI)的比例。根據台灣外交部資料,台灣的「政府開發協助」佔比為0.04%,低於聯合國建議的0.7%。
去年,台灣立委便據此表達批評,指出即便是財政窘迫的希臘,在2021年的「政府開發協助」佔比都能達到0.12%,是台灣的三倍。
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當時回應稱,台灣直接援助的國家多是邦交國,今後若要擴及到非邦交國,台灣派遣的技術團組及人員進去總是會遇到政治阻礙。吳釗燮還說,除了外交部之外,台灣的教育部等也有援外計劃,但這些就不算在「政府開發協助」當中。
台灣政治大學黃奎博告訴BBC中文,未來賴清德政府不大可能在兩岸關係上「回到符合《中華民國憲法》的『一中』或『九二共識』」,「因此台北在外交上面對來自北京的各種制肘和打壓,估計會比蔡政府更大」。
黃教授分析稱,未來台灣新政府能做的戰略,首先是邦交國持續經援,甚至跟中共比價碼,希望能留住邦交國;再者是倚靠美國及其若干盟邦,對於中共外交勢力持續擴張的憂慮感,「讓它們出面加碼,游說中華民國的邦交國不要變心。」
蔡孟翰則強調,未來賴清德總統上任後,值得關注的問題是,台灣是否能持續跳脫政治色彩較重的「統獨」或「邦交」問題,持續和其他國家及國際社會維持友好的互動。「台灣在許多國際場合、或在其他國家中,還是以政治實體的姿態和他國進行互動。 並非邦交國減少就絕然『港澳化』」。
可以說,台灣的外交政策受到國際政治環境、區域安全格局、兩岸關係、台灣內部民意以及總統政治性格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因此自從1996年李登輝當選台灣首任民選總統以來,台灣外交方向屢有變動。
台灣四任民選總統的外交主軸如下:
李登輝:「務實外交」(1988-2000)
1989年,時任台灣總統的李登輝訪問新加坡。新加坡以「從台灣來的李總統」來稱呼他。根據李登輝基金會表示,當時李登輝總統返台後表示:「本人雖不滿意,但是可以接受。「在此種情況下,我們不需去計較名稱,而來做我們應該做的事情」,有分析評析稱,這是李登輝擔任台灣總統期間務實外交(Pragmatic Diplomacy)的精髓,亦即「頭銜可以妥協,場域可以多元,路線可以迂迴」地與世界各國往來。
「務實外交」強調經濟實力對外交的重要性,並推動經濟發展與外交政策的密切結合。透過加強經濟實力,台灣能在國際上更有發言權。
陳水扁:「烽火外交」(2000-2008)
台灣首次政黨輪替,北京對於「台獨」派的陳水扁有所忌諱,加上中國崛起世界舞台,美國政府及西方資本大舉投資中國,北京更有底氣以「一個中國」限制台灣外交。
陳水扁因而實施了「烽火外交」——認為面對中國的壓制,台灣應轉變外交政策,以「點火」的方式開拓外交生存空間。具體作法包括總統及夫人積極出訪邦交國、要求邦交國在聯合國發言、促成非邦交國與台灣建交,特別是有領土糾紛的國家,推動台灣的正名運動,申請加入聯合國等。
陳水扁在總統任內前後出國訪問15次,並利用出訪機會,過境美國與非邦交國,借此與各國政要接觸,擴展外交關係。
然而,陳水扁在2006年,胡錦濤訪美前夕,突然提案廢止台灣的「終止國家統一綱領」與「終止國家統一委員會」,這引起時任美國小布希政府不滿,批評陳水扁此舉將損害兩岸現狀,美台關係降至冰點,陳水扁後來欲過境美國的計劃失敗。
馬英九:「外交休兵」(2008-2016)
馬英九上任,台灣二次政黨輪替後,馬英九提出了「活路外交」路線,稱過去台灣在外交上遇到的困難主要是與北京長期競爭和鬥爭、甚至對立和衝突所致。
「活路外交」的目標是在兩岸雙邊關係中實現「和解休兵」。這表示雙方不應該在對方的邦交國進行惡性競爭,不應浪費資源挖走對方的邦交國。
「外交休兵」的成功要素在於兩岸之間已建立一定程度的共識,並且雙方願意改善兩岸關係。他認為,兩岸若能有外交「和解休兵」之共識,台灣就可以繼續鞏固與邦交國的關係。
馬英九任內, 台北以「九二共識」為兩岸官方交流基石,也成為雙方「外交休兵」的溫度計。但也有外交人士批評「外交休兵」讓台灣外交以防守為主,因此馬英九離職後,後續台灣外交官如何主動打外交戰、接觸其他國家的外交戰略減弱,資源也不夠多。
蔡英文:「踏實外交」(2016-2024)
2016年蔡英文上台,提出「踏實外交」(Steadfast Diplomacy)。時任台灣外交部長李大維解釋要擺脫單向援助,轉向國際合作,並深化與民主國家的交流,建立「民主同盟」。此外,擺脫以往單向援助的模式,強調雙方在技術和實務經驗上互相受益。
但「踏實外交」在台灣官方文獻中並不常見,近年在其他場合,台灣更傾向直接強調以民主、自由等普世價值作為與他國交往的基礎。
分析稱蔡英文的外交路線接近李登輝的務實外交,但更低調並保持不挑釁中國的姿態。不過,面對北京的「一帶一路」即「戰狼」外交攻勢,台灣在其任內至今總共有10個國家與台北斷交。
黃奎博教授說,「中華民國被斷交,都是兩岸關係不佳的表徵」。他說,過去兩岸在海外的外交爭奪戰,曾經因為雙方關係改善而暫緩。
但他批評說,蔡英文總統執政後,外交上不思此道(緩和兩岸關係),導致兩岸外交戰持續開打。他說,「當越少國家在外交上承認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越難主張它是獨立的主權國家。另外,當中華民國想要有意義地參與主流的國際組織,也就越少有國家願意為其正式提案。」
不過,蔡孟翰律師則認為,在蔡政府執政期間,雖然斷交的友邦數量相對較高,但台灣的國際地位實際上有所進展。他舉例,這幾年來美國通過多項對友台法案,日本直接將「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更名為「台灣日本交流協會」,同時歐洲一些非友邦國家去年也在世界衛生大會(WHA)呼籲不能排除台灣等等,都是可以看到非邦交國給予台灣的協助持續。
台灣目前邦交國包含亞太地區的馬紹爾群島、帛琉、圖瓦盧(吐瓦魯)。非洲的史瓦帝尼,歐洲的梵蒂岡教廷,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的貝里斯、瓜地馬拉、聖文森、巴拉圭、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聯邦、聖露西亞、海地。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26/07/2024 11:00AM
26/07/2024 08:00AM
26/07/2024 08:00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