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中國經濟「三駕馬車」速度不均 2024需消除「信心赤字」

一名中國女子手持新年裝飾

Getty Images

中國國家統計局上周三(1月17日)公布的全年經濟數據顯示,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2%。

過去一年中國經濟的復蘇之路一波三折——一季度GDP同比增長4.5、二季度6.3%、三季度4.9%和四季度5.2%。

但該數據是以2022年非正常狀態為基礎計算的同比增速,「低基數效應」使數據失真,更能反應復蘇狀況的是經過季節調整後的環比增長率——2023年第一季度強勢復蘇2.1%;但二季度幾乎停滯,僅增長0.6%;三季度收益於政策加碼,增速回升至1.5%;但四季度稍顯疲弱,增長1%。

「我們對2023年中國經濟表現的評估是及格。」經濟學人智庫(EIU)中國經濟高級分析師徐天辰向BBC中文表示,雖然中國經濟確實超過了官方目標,但如果能更有力地應對房地產崩盤,並加大對私營部門的投入,中國經濟本可以獲得更高的評分。

出口:高開低走,全年微增

上海

Getty Images

2023年初剛剛結束「清零政策」,春節假期後,中國出口數據開始以兩位數高速增長,以人民幣計,3月出口同比增長23.4%,4月出口同比增長16.8%。

但是,5月開始,突然掉頭下跌,出口增長-0.8%;6月降幅進一步加大至-8.3%;7月、8月、9月連續萎縮-9.2%、-3.2%和-0.6%。直到10月增長0.9%,11月和12月延續增長勢頭,增1.7%和3.8%。

經歷過暴漲和暴跌,全年出口237726億元,只實現微增0.6%,對經濟增長貢獻有限。

從需求的角度來看,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分別是:出口、消費、投資。

在過去20年,中國的出口佔經濟的比重,先經歷了暴增,其增速保持在GDP 增速的1.5倍;到2006年,出口佔中國GDP的比重達到峰值,即36%。隨後開始回落,到2018年回落至19%後趨於穩定,2023年,出口佔GDP比重為18.8%。

如果分行業看,汽車製造異軍突起。

日本車模與比亞迪汽車

Reuters

中國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522.1萬輛,同比增加57.4%。有望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

其中更顯著的是,新能源汽車出口超過120萬輛,同比增長超過77%。出口排名前三位的國家是比利時、泰國和英國。

出口均價從2021年的1.95萬美元,提升到2023年的2.38萬美元。

消費:緩慢復蘇,主力引擎

中國商場外的消費者

Getty Images

三駕馬車中,消費在拉動增長方面,起到主力引擎的作用。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1495億元,比上年增長7.2%。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2.5%,相比之下,2022年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了39.4%。

簡單而言,2023年中國經濟相比上一年增長的5.2%中,超過八成來自消費的復蘇。

消費之中,服務的消費額增長尤為明顯,達到20.0%。這部分包括餐館、影院等,與去年疫情封城下服務消費的萎縮有關。

徐天辰認為,一個積極的事態發展是,中國重新開放後,低收入群體的財務狀況有所改善。這為消費注入了活力,有利於共同富裕的政策。

但是同期公布的另一數據也顯露出風險,全年居民消費價格(CPI)已經連續三個月下跌——在經濟領域,通常認為CPI保持2%左右的溫和增長,可以促使經濟更健康地發展,這也是各國政策制定者希望達到的程度,美聯儲過去一年連續加息,就是為了降低物價水平。

中國則面臨截然相反的情況,由於消費雖然快速恢復,但也是疫情期間受影響最大的部分,需求不足的問題依然困擾中國經濟。

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也表示,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有效需求不足等問題。有效需求不足是中國經歷了三年疫情衝擊以後,經濟逐步走向正常狀態中的階段性現象,短期內需求不足會導致價格下行。

換言之,居民消費信心有所恢復,但消費潛力仍有巨大挖掘空間。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通過另一組數據說明這個問題——2023年居民平均消費傾向(人均消費支出佔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為68.3%,高於2022年的66.5%,但仍低於2019年的70.1%,同時考慮到2022年以來居民積累的大量超額儲蓄,若政策能有效激發消費意願,居民消費有望較快增長。

投資:地產拖累,繼續探底

中國建築工地

Getty Images

三駕馬車中的投資,全年中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3%,相比2022年的5.1%回落了2.1個百分點。

但該數字背後呈現出結構性差異——製造業、基建投資大幅超過GDP整體增速,房地產投資繼續大幅萎縮,拖累整個經濟。

經歷兩年連跌的房地產投資繼續探底,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9.6%,與2022年-10%的增速跌幅相差無幾。

製造業投資同比6.5%,略低於上一年9.1%的高增速,但強於此前數年5%-5.5%的水平。

政府主導力最強的基建投資部分增長顯著,達到8.2%,成為投資這架馬車最重要的支撐。

數據也展現出另外兩個投資上的結構性的差異——

● 分地區看,東部地區投資比上年增長4.4%,中部地區投資增長0.3%,西部地區投資增長0.1%,東北地區投資下降1.8%。

● 分登記註冊類型看,內資企業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3.2%,港澳台商企業固定資產投資下降2.7%,外商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0.6%。

徐天辰總結認為,中國官方似乎在「管理」2023年的較低增長。第四季度 5.2% 的增長率與第一至第三季度的累計增長率持平,而工業生產、零售銷售、服務消費和固GDP定資產投資等指標均出現加速增長。那麼官員們調整數字的一個可能原因是,他們已經決定一個頗具挑戰性的 2024年增長目標(應為 5%),而目前的實際情況並不那麼樂觀。那麼使增長放緩將提高在 2024年實現這一目標的可能性。

EIU預計,中國政府將把 2024 年的經濟增長目標再次定為 5%左右。然而,由於經濟面臨諸多挑戰,尤其是房地產的持續低迷,5% 的目標並不容易實現。因此,政府將依靠財政擴張和公共投資來實現這一目標。EIU對 2024 年經濟增長的預測是 4.9%,這反映出公共投資可能將在今年發揮巨大作用,但依賴公共投資可能會再次推遲中國的經濟結構調整。

「2024 年需要關注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官員們能否消除消費者、私營企業家和外國投資者之間的信心赤字。中國進一步向世界開放的努力當然值得歡迎,但要重新贏得信任,還需要加強政策之間的協調性和一致性。」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