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台灣政治家、前民主進步黨主席施明德病逝

施明德

EPA
2006年,施明德帶領台灣「百萬倒扁紅衫軍」與在野黨一起要求時任總統陳水扁下台,抗議活動震撼兩岸。

台灣台北榮總醫院周一(1月15日)稱,前民主進步黨主席、知名政治工作者施明德凌晨病逝,享壽83歲,施先生的家屬感謝社會各界關心。

施明德兩位女兒透過「施明德文教基金會」發文證實消息,並感謝外界關心,聲明稱「我們的父親,施明德先生,在他生日的這一天啟程,與等待他的家人,和一同出生入死的戰友們團聚。不管是在此岸或是彼岸,他都不曾孤單。 」

根據報導,台灣總統蔡英文在周日曾前往台北醫院探望施明德。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周一也發表聲明,表達悼念。他的聲明稱:「悼念施明德主席,感謝施主席一生對台灣民主及人權的貢獻。您捍衛的清廉價值,長期推動的金馬永久和平特區,我們一定繼續努力,早日實踐。」

而昔日因為「紅衫軍倒扁運動」決裂的台灣前總統陳水扁也發文悼念,稱其為「民主先知,一代梟雄。」

1941年,施明德生於台灣高雄。他自1960年代,以反對台灣國民黨「戒嚴」並主張台灣獨立而知名,多次身陷囹圄,一生總共坐了26年的政治牢獄,被台灣媒體稱為「台灣的曼德拉」。

他被台灣輿論視為「浪漫的政治革命家」,一生進入政治,不斷與體制對抗,並提出許多大膽及創意的政治論述及政策,但他「非典型」的政治風格,並非每回都能獲得多數人贊同。但無論如何,他是台灣少數能夠在不同意識形態陣營都有支持者,並最終獲得他們尊敬的政治人物。

他過世後,台灣政壇及媒體,不分「藍綠」,多數肯定及緬懷他對台灣民主的貢獻。號稱「戰鬥藍」的台北市議員徐弘庭稱其「真正的民主鬥士」。國民黨籍台中市市長盧秀燕也稱,施明德「是她一生當中最敬佩的人物之一,因為他一生追求和堅持民主的精神跟價值,永不妥協」。

施明德是誰?

施明德的政治歷程始於日治時代。出生富有的高雄家庭,父親是名中醫師。他幼年目睹台灣「二二八事件」及對家庭的影響,他心中反抗蔣介石政府的意識萌芽。16歲時,他報考陸軍官校,目標是推翻蔣家獨裁政權。然而,在21歲時,他因涉及組織「台灣獨立聯盟」案而被判無期徒刑,直到1977年才獲釋。

獲釋後,他成立政治團體,積極推動解除報禁和解除戒嚴,成為「台灣黨外運動」的主要推動者。1979年,他與其他黨外人士組成《美麗島》雜誌社,在紀念世界人權日的大會上,遭到政府鎮壓,引發「美麗島事件」,國民黨政府在全台通緝施明德,施明德成為國民黨政府宣傳的「汪洋大盜」。

他後來再次被捕,與「黨外」運動的戰友陳菊、林義雄及呂秀蓮等人入獄,而當時的年輕律師陳水扁、蘇貞昌等人是美麗島政治犯的辯護律師。

1984年,施明德在獄中宣佈無限期絕食抗議,他後來披露曾歷經四年半的絕食抗議。1987年,蔣經國宣佈台灣解嚴,隔年蔣經國病逝。

李登輝繼任總統後,在1990年宣佈「美麗島事件」判決無效,施明德因此結束絕食,獲得無罪釋放,結束了長達26年的政治牢獄。施明德出獄後,代表民進黨在1992年首次當選立法院委員,之後擔任過四屆立委。

根據台灣中央社分析,1994年施明德出任民進黨主席,是他的政治生涯第一個權力高峰。他協助戰友、當時民進黨崛起的政治明星陳水扁拿下首都台北市市長,民進黨政黨支持度上首度超越國民黨。當時,他認為在野的民進黨應與其他在野黨聯合併挑戰李登輝。

1995年,施明德與許信良及陳文茜等同黨同志,提出與以「外省族群」為主體的台灣統派政黨「新黨」合作,拉下國民黨以建立聯合政府,他邀請新黨趙少康等人會面喝咖啡,該會談被稱為「大和解咖啡」,震撼台灣政壇。

但施先生的提議旋即遭致民進黨黨內「獨派」與不同派系激烈反對,計劃宣告失敗;但他當時積極推動民進黨「轉型」,希望與中產階級及知識分子選民親近,並宣告民進黨執政不必宣佈「台獨」等等,仍一直影響著民進黨。

1996年,台灣首次民選總統,李登輝以壓倒性優勢獲勝,施先生因此辭去主席職務。2000年,陳水扁當選總統,但民進黨在立法院是少數黨,台灣首次面對「朝小野大」的情況。

施明德再次提出民進黨在立法院組成執政聯盟以穩定政局,未被同黨同志採納。不久後,施明德便宣佈退黨,之後持續對民進黨政府提出嚴厲批評。

2006年,施明德帶領台灣「百萬倒扁紅衫軍」與在野黨一起要求時任總統陳水扁下台,抗議活動震撼兩岸。

之後,施明德雖然也在2008年支持民進黨參與總統大選,但早與民進黨昔日戰友越走越遠,甚至在法院與多名過往同志打妨礙名譽或誹謗官司,與許多人決裂。不過,施先生同當年一同坐牢的民進黨「新潮流」大老陳菊晚年仍是好友。

2022年,施明德曾提出「金門馬祖和平特區」建議,認為台灣應全面徹底從金門和馬祖撤軍,創建非軍事區和和平區,以切斷兩岸戰爭引信。

去年,施明德出版《金馬是引信,亦是誘餌》一書,又呼籲中國同意與台灣合作,共同將廈門、金門、平潭和馬祖打造成永久的非軍事區和和平特區,成為兩岸交流的新樣本,促進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

施先生晚年的政治理念及規劃,多數並不為兩岸各大黨接受,亦未在台灣輿論引發太多漣漪和討論。

施明德一生衝撞極權體制、大破大立,他獻身台灣民主運動,是台灣當代政治史上不可忽略的政治人物。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