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台灣大選2024:被捲入政治角力的宮廟和信眾

People take part during a ceremony to honour sea goddess Mazu, during the first day of the Dajia Mazu Pilgrimage at the Dajia Jenn Lann Temple on April 21, 2023 in Taichung, Taiwan. The Dajia Mazu Pilgrimage is one of the largest religious festivals in Taiwan.

Getty Images
媽祖繞境在台灣總是能吸引成千上萬的信眾參與其中。

每一年,張克中都會從台灣到中國大陸的媽祖廟進香。

作為雲林麥寮拱範宮的主任委員,他說每次到對岸交流,都有「跟著媽媽回娘家」的感覺。「我們就是拱範宮開山媽祖的小孩 。開山媽祖要回娘家,這些子子孫孫就是跟著媽媽去阿嬤家一樣。」

媽祖(又稱天后)在台灣和世界各地華人圈擁有數百萬信眾,對他們來說,前往位於中國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上的媽祖祖廟朝拜,是重要的宗教活動。

「我們去到大陸這麼多次,我一直覺得去到大陸就好像在自己的家一樣、在自己的國家一樣。」張克中說。

這種情感引起台灣社會疑慮,卻為北京所樂見。這讓台灣信眾被捲入政治角力的中心,特別在大選舉行的一月來臨之際。

很多台灣人信奉媽祖等源於中國大陸的民間信仰,兩岸宗教團體有深厚聯繫,經常互相參訪寺廟,一起參加宗教遊行。

中共統戰部允許並鼓勵台灣宗教團體訪問大陸,北京認為這種緊密聯繫能提升台灣人對中國的認同感,從而促進所謂的「和平統一」。

2023年9月,北京呼籲擴大宗教交流,推動「兩岸融合發展」。2月,中國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在北京親自會見台灣媽祖聯誼會會長鄭銘坤等人,表示要「積極推動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促進心靈契合」,「共同開創祖國統一、民族復興的美好未來」。

有專家警告,中國的影響力可能更深。

台灣有1.2萬座宮廟,大多沒有正式註冊,也很少公布財務報表,外界很難追蹤其資金來源。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何明修認為,這使得廟宇有可能獲得「潛在的中國資助」。有聲音呼籲對宮廟進行更嚴格的監管和財務審查。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張貴閔指出,宗教現在成為「中國對台統戰戰略的一部分」並不令人驚訝。「北京利用宗教系譜來維護統一敘事,『回家』和『兩岸一家親』是兩岸宗教交流活動的中心主題。」

北京歡迎所有台灣宗教團體,但尤其重視擁有龐大信眾的媽祖群體。

前靜宜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執行長、民俗研究者溫宗翰說:「基本上,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確實利用媽祖對台灣人來說的母親意象,想吸收台灣人。你認同你的媽媽,你就認同媽祖;你認同媽祖,你就認同中國。」

在台灣引發的審視

這種關係一直困擾台灣政府。爭議始於1987年,著名的台中大甲鎮瀾宮率先赴福建湄洲媽祖祖廟進香,引發台灣各界非議,該廟也受到批評。當時北京和台北還沒有建立正式聯繫。

隨著這幾十年來兩岸經貿日趨緊密,旅行限制鬆綁,據中國官媒報道,現在每年有30多萬台灣信徒前往湄洲。

這加劇了台灣政府的疑慮,特別是在民進黨執政時期。該黨過去八年執政,認為台灣是主權國家,並非中國的一部分。

台灣有別於對岸,是一個允許宗教自由的民主社會,政府不會壓制文化交流。但在一月份的大選前夕,當局已多次警告中國運用影響力介入選舉。政府擔心選民可能會傾向於對北京更友好的政黨,比如民進黨的主要對手國民黨。

Mazu celebration in Meizhou

Getty Images
大量台灣媽祖信眾經常到大陸的湄洲參加宗教活動。

台灣陸委會2023年3月表示,包括宗教團體在內的民眾從事兩岸交流應恪守對等尊嚴原則、維護台灣最大利益,如有違法行為,相關主管機關將依法處理。

到了11月,中國大陸湄洲媽祖祖廟的「媽祖金身赴台巡安賜福"送駕團體被禁止進入台灣,廟方批評執政民進黨「百般刁難、粗暴阻擋」。台灣內政部長則稱申請來台的239人有218人為非宗教人士,曾要求對方說明來台者是否具備黨政軍身分但無果。

對此,與中國大陸關係密切的宮廟領袖都強調,他們沒有做錯任何事。

台中大甲鎮瀾宮副董事長、台灣媽祖聯誼會會長鄭銘坤表示,「媽祖廟不是幫大陸統一,是整個都做溝通…… 我們的角色是兩岸文化的交流、兩岸都彼此地了解。」

「媽祖就好像兩岸的和平女神⋯⋯大家就好像兄弟,有走就有親,你多來往就不會有兩岸的這種緊張。」

鄭銘坤將其宮廟在中國的活動描述為「單純的宗教交流」,至於為何率團在北京與宋濤會面,他說這對信仰媽祖的台商而言是「難得機會,大家互相來往」,而且"宮廟很多農產品也需要到大陸去」。

被問及他的團隊是否從中國獲得好處時,鄭銘坤重申其協助兩岸交流的說法。

雲林麥寮拱範宮領袖張克中也否認獲得好處,指旅行費用都由宮廟信眾自付。

但他說中共統戰部官員有時會參加他們在中國的宗教活動,並與台灣代表打成一片。

「兩岸比較敏感的他們也是不會問啦,沒有問。 」他說,「在一起講話很親切……(我們會聊)幹嘛要打仗啊?大家都是自己人啊。 」

Chang Ke-chung

BBC
雲林麥寮拱範宮領袖張克中稱自己從未從大陸方面收受好處。

不過,台灣宗教界也有人對中國的姿態感到懷疑。

「見了哪一些人然後聽他們說了哪一些話,自己可以判斷說這是統戰。」在南投松柏嶺受天宮工作的陳鴻輝說,「『我們血溶於水』、『兩岸一家親』(台灣)也不會這樣講,但是到中國就是會,你就是會聽到這一些。」

他認為,如果堅持說那是很單純的文化活動,「我覺得是在欺騙自己了」。

他表示,一些宮廟避免與中國過多交流,以免被誤解。「可能整個活動是很文化性的,但是如果說他的主辦單位或是協辦單位的一些背景可能有疑慮的話,那會不會引發一些比較負面的討論,可能會影響到外界對廟的觀感。」

民進黨的兩難

民進黨政府試圖抗衡中國影響力,卻有可能把重要選民群體拒諸門外。

宮廟是台灣重要的公民活動場所,這裏三分之二的人口信奉民間信仰、佛教和道教,參訪宮廟是所有政治人物的必備行程,尤其是在選舉季節。總統蔡英文在上屆選舉破紀錄一個月內訪問了43個宮廟,成為新聞頭條。

但分析指,民進黨政府已經面臨反彈。

政治學者張貴閔表示,有些宮廟覺得自己的宗教動機被誤解,「有的宗教團體覺得自己被政府針對。」

再加上北京的影響力,就出現了一種現象,「宮廟比較怕台灣政府的觀感還蠻常見,可能對於台灣政府會比較不信任。」

The Songshan Ciyou temple devoted to Mazu in Taipei

BBC
信奉媽祖的台北松山慈佑宮

對部分台灣信眾來說,政府的嚴格監督顯得虛偽。

在台北松山慈佑宮拜拜的信眾李謹臣說:「有些人在指責某些人是特別過去(對岸)統戰了怎麼樣的,但是他也是要特別去跑宮廟的活動…… 你又想要選票,然後你又背後這樣指責別人。」

另一位信眾王昱喬則持相反意見,他認為中共統戰無所不用其極,「他們有用一些方法去左右台灣的選舉⋯⋯他們會希望國民黨的候選人能當選。」

但同時,他認為民進黨執政這八年來台灣經濟並不好,「兩邊需要保持交流,我覺得交流對台灣的經濟有幫助。」

李謹臣認為,最後還是回到自身實力,「如果你本身不強大,然後你只是一直自信心很弱 、很玻璃心怕人家來統戰你,那你怎麼樣都不行啊。」

「不可能完全不交流,你不可能恢復到幾十年前那個狀況對不對?自己本身要加強自己,你自己變好你就不怕。」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