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數據顯示,外國企業從中國撤出資金的速度已快於投入資金的速度。
中國的經濟放緩、低利率以及與美國的地緣政治角力引發了人們對其經濟潛力的懷疑。
本周,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舉行重要會晤,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但聞風而動的企業似乎早已開始謹慎行事。
經濟學人智庫(EIU)全球貿易首席分析師尼克·馬羅(Nick Marro)說:「對地緣政治風險、國內政策不確定性和增長放緩的擔憂,正促使企業考慮其他市場。」
在中國第三季度,中國的外商投資出現了118億美元(96億英鎊)的赤字,這是自1998年有記錄以來的首次。
這表明,外國公司並沒有將利潤再投資於中國,而是將資金從中國撤走。
瑞士工業機械製造商歐瑞康(Oerlikon)去年從中國撤出了2.5億瑞士法郎(2.77億美元)。該公司一名發言人說:「中國目前正面臨著增長放緩,需要進行一些修正。」
「2022年,我們是首批公開表示預計中國經濟放緩將影響我們業務的公司之一。」該發言人補充說。「因此,我們很早就開始採取行動和措施來減輕這些影響。」
中國仍然是歐瑞康的重要市場,其在該國擁有近2000名員工,在華銷售額佔該公司總銷售額的三分之一以上。
歐瑞康指出,中國經濟在未來幾年仍有望實現5%左右的增長,「這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像歐瑞康這樣的企業一直在應對在這個世界最大市場開展業務的挑戰。當時,中國採取了新冠「清零」政策,實施了世界上最嚴厲的防疫封控。
這導致許多公司的供應鏈中斷,如科技巨頭蘋果(Apple),其大部分iPhone手機都在中國生產。此後,蘋果通過將部分生產轉移到印度,推動供應鏈多樣化。
馬羅認為,隨著中美之間的緊張局勢加劇,美國對製造先進芯片所需的原材料和技術實施了新的出口限制,今年有更多企業開始響應多元化的號召。
「我們沒有看到很多公司撤出中國。許多大型跨國公司已經在中國市場耕耘了幾十年,他們不願意放棄花了20年、30年或40年時間培育起來的市場份額。但在新投資方面,我們尤其看到了重新評估的趨勢。」
企業也在考慮利率的影響。去年,在世界上許多國家大幅加息之際,中國卻逆勢降息。
包括美聯儲和歐洲央行在內的許多主要央行都在提高利率,以應對通貨膨脹。加息意味著更高的回報,其增加了銀行吸納資金的能力,這也吸引了國際資本的回流。
與此同時,中國的政策制定者降低了借貸成本,以支持中國經濟和搖搖欲墜的房地產行業。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和歐元貶值超過5%。
中國歐盟商會(European Unio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表示,企業並沒有把在中國賺來的錢再投資回中國,而是把錢花掉。
其補充說:「那些在中國有多餘現金和收入的企業,越來越多地將這些資金轉移到海外,與在中國投資相比,它們在海外獲得的投資回報更高。」
中國美國商會(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總裁何邁可(Michael Hart)指出,一些公司從中國撤出利潤是它們「長期週期的一部分」,即「一旦其項目達到特定規模和盈利能力」,就會獲利回吐。
「撤走利潤並不一定表明企業對中國不滿意,而是表明它們在中國的投資已經成熟。」
何邁可說,這是「令人鼓舞的」,因為「這意味著企業能夠將其在中國的業務整合到其全球業務中」。
總部位於加拿大的航空電子公司飛朗科技集團(Firan Technology Group)過去十年裏在中國的投資達到1000萬加元(720萬美元),但去年和2023年第一季度從中國撤走約220萬加元。
「我們根本沒有退出中國。我們正在中國投資和發展業務,並將多餘的現金取出投資於世界其他地方。」該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布拉德·伯恩(Brad Bourne)說。
他補充說:「我們在中國有盈餘現金,把它們拿回來為我們最近在美國的收購提供資金,這只是審慎的現金管理,這意味著我們的借貸減少了。」
分析人士表示,無論是在利率還是在中美關係方面,未來都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恆生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王丹表示,中國央行今年可能會進一步降低利率,以提振中國經濟。
降息可能會給已經疲軟的人民幣帶來更大壓力。「由於貨幣貶值的壓力,目前貨幣寬鬆的空間非常有限。」她說。
「如果下個月經濟情緒好轉,可以肯定地說中國會降息。但如果市場情緒沒有改善,央行將很難做出決定。」她說。
經濟學人智庫的馬羅表示,企業界對習近平與拜登的會晤持謹慎樂觀態度。
「兩國元首的直接會晤往往會對雙邊關係產生穩定作用。我們還看到,中美在過去幾個月裏頻繁進行外交接觸,這讓人感覺雙方都在為兩國關係構築一道底線。」他說。
「話雖如此,但事態轉壞只在旦夕之間。除非企業和投資者覺得他們可以更有把握地進行投資,否則外商對華投資將繼續受到拖累。」他說。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28/11/2023 08:00AM
27/11/2023 05:00PM
27/11/2023 08:00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