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李克強逝世後,中國政府嚴格管控公眾哀悼活動及言論

李克強逝世的消息,中國各大媒體均採用統一的通稿。

Reuters
李克強逝世的消息,中國各大媒體均採用統一的通稿。

自中國前總理李克強於上周五(10月27日)因突發心臟病去世後,對於他的公開悼念活動以及關於他的網上言論受到嚴格的控制。

中國官方新華社在周一(10月31日)報道,李克強的遺體將於11月2日在北京火化,天安門、人民大會堂、外交部以及中國各級政府所在地和駐外使領館等將下半旗誌哀。

這是官方對於李克強葬禮安排的首次消息公布,中國各大媒體均採用統一的通稿。

專家表示,中共高層可能擔心李克強的喪事可能演變成集體事件,因而希望「盡快處理」。

李克強在上海突發心臟病,於上周五凌晨去世,此後社交媒體上充斥著對這名前總理的悼念帖文。

在他的家鄉安徽省合肥市,成百上千名悼念者在他的童年故居獻上鮮花,視頻在社交媒體上流傳。

但是同時,關於這名被視為溫和改革派的前總理的討論,在網絡受到嚴格審查,官方媒體很多提及李克強的報道開啟了微博評論人工審核。

很多提到他作為經濟改革者的言論被刪除——其中包括李克強上任總理之初說過的一句「能給市場做的要盡量還給市場」,在微博上受到審查。

社交媒體X(此前為Twitter)上流傳的一些手機訊息截屏顯示,多個政府宣傳部門和高校均發佈通知,要求對關於李克強逝世的評論嚴格管控。

其中一條通知指,要做好「評論區管理」,特別是一些對李克強「評價過高的言論」。

另一條被指是海南大學團委的通訊息截屏顯示,表達悼念的帖文只允許轉發官方發表的訃告,且文字描述「最多為『緬懷前總理』,不得有更多的文字描述」。

BBC中文無法獨立核實這些通知的真確性。

專家表示,言論審查本身在中國很常見,但是在李克強的例子中,更具體地在反映當局在試圖進行「期望值管理」。

「對李克強貢獻的凸顯,似乎可以變成一種對於習近平的借鑒批評,」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副教授莊嘉穎向BBC中文表示。

他表示,當局希望避免的是這種借鑒,而不是任何對李克強的實質評價。

在中國,高層官員的去世對中國共產黨來說常常是微妙的敏感時刻——官方一方面要在歌頌已故官員的貢獻,防止出現與現任領導層作不利比較之間作出平衡,同時也要防止大規模公眾悼念活動可能演變成抗議。

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的吹哨人、眼科醫生李文亮去世,以及去年新疆一起公寓火災均引起過公眾抗議,後者更演變成反對中國政府數年新冠「清零」防疫措施的「白紙運動」。

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最初也是由大批學生上街悼念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所引發,而較早前有學者向BBC中文表示,李克強逝世引發同類事件的可能性不大。

莊嘉穎指出,當時紀念胡耀邦引發的群體活動是發生在他去世兩個月後,因此目前並不能立即判斷當局的管控是否會有效。

「我可以理解中共方面為什麼有意願要去控制,可是最後它怎麼控制,控不控制得了,會造成怎樣的一種效應,我覺得還有待觀察,」他說。

有經濟學博士學位的李克強曾擔任國務院總理長達十年,被視為對私營經濟和自由市場持更開放接納態度的領導人。

不過,最近幾年,他被認為是在習近平為核心的領導層當中被逐漸邊緣化,任內推行的一些經濟改革和反貧困計劃也受到阻力。

在習近平開始歷史性的第三任期之際,中國面臨著經濟復蘇滯後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一些人認為李克強代表了習近平加強控制之下中國政府所沒有奉行的路線。

「現在習近平領導下,中國經濟這兩年非常緩慢,」莊嘉穎說,這給社會造成一定的壓力,而中國當局想要避免民眾對李克強的表揚,變成對習近平及其政策的批評。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