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印度加拿大外交風波升級:為何西方國家擔心要選邊站

2023年9月10日,印度總理莫迪(右)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在新德里舉行的G20峰會後舉行的雙邊會議上握手。

Getty Images
特魯多(左)和莫迪最近在新德里舉行了會晤。

印度和加拿大的外交爭端白熱化,加拿大錫克教領袖6月在卑詩省遇刺,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指控是印度政府特工所為,印度否認,兩國隨後互逐外交官。

BBC外交事務記者詹姆斯·蘭代爾(James Landale)分析指,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不希望與印度交惡,正努力確保這場外交風波不會波及到其他國際關係。

部分西方英聯邦國家也擔心,事件會牽動其國內的錫克教社群,引發內部政治動蕩。

在宏觀地緣政治棋局中,印度扮演著關鍵角色,它不僅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全球人口最多的崛起大國,對西方來說也是對抗中國的潛在堡壘。

這在剛剛結束的新德里G20峰會上顯而易見,烏克蘭的西方盟友在首腦宣言中並未點名譴責俄羅斯入侵。他們為了維護與印度的關係而避免激起矛盾,此舉引起基輔不滿。

讓西方外交官擔心的另一個問題是,各國開始在加拿大和印度之間選邊站隊的風險。

近幾個月以來,印度試圖將自己定位為發展中國家的領導者,這些國家也被稱為「全球南方」,當中多國拒絕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美國和歐洲部分國家一直用外交手法爭取這些國家的支持,並告訴他們這場戰爭對他們及其經濟的重要性。

外交官們不希望白費以往的努力,他們擔心加拿大和印度的外交爭端會被解讀為兩個英聯邦國家之間的南北對抗、大西洋大國與發展中國家之爭。

英聯邦國家的尷尬

蘇納克與拜登

Getty Images
蘇納克與拜登。

加拿大外交部表示,特魯多已與美國總統拜登和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辛偉誠)商討事件。加拿大的盟友至今仍然忠誠,但也保持謹慎。

白宮指美國政府對謀殺指控深表關切,並表示「加拿大必須繼續進行調查,把兇手繩之於法」。

而在英國和澳洲,當地有龐大的錫克教社群,這場外交爭端很可能牽動國內政治。

英國外交大臣克萊弗利(James Cleverly,祁湛明)表示,英國將「非常認真地傾聽加拿大提出的嚴重問題」。

他對BBC指出,他已在周一與加拿大外長喬美蘭(Melanie Joly)討論了這些指控,並表示英國「非常認真地對待加拿大的說法」。

他拒絕透露英國會否暫停與印度的貿易談判,但表示英國將待加拿大完成調查後再決定進一步行動。

「加拿大和印度都是英國的緊密朋友,它們是英聯邦伙伴。」克萊弗利說。

澳洲外交部發言人表示,堪培拉對相關指控「深感關切」,並已經「對印度政府高層傳達了我們的關切」。

印度總理莫迪在新德里舉行的G20領導人峰會第一次會議上發表講話。

Getty Images
印度總理莫迪在新德里舉行的G20領導人峰會第一次會議上發表講話。

到目前為止,西方國家將等待並留意調查進展。

加拿大情報部門可能會對部分西方盟友分享內幕,若有關指控證據確鑿,西方國家將被迫在加拿大和印度之間做出選擇,一邊是支持法治原則,另一邊是現實政治。

西方國家以往曾譴責俄羅斯、伊朗或沙特阿拉伯等國家發動的涉外刺殺行為。

他們並不希望印度加入那個名單。

被暗殺的哈迪普·辛格·尼賈爾(Hardeep Singh Nijjar)來自印度旁遮普邦(Punjab),1997年抵達加拿大,是當地錫克教獨立組織的重要成員。

他主張錫克教徒應建立「哈利斯坦國」(Khalistan),被錫克教組織視為人權活動家,但印度政府認為他是「恐怖分子」。

9月18日,特魯多向加拿大國會指出,據安全部門的「可靠情報」,印度特工與這宗謀殺案有關。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