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本周正式宣佈的所謂「奧庫斯」(AUKUS,即澳大利亞、英國和美國防務安全聯盟)協議的憤怒反應是意料之中的。
周一在美國加州聖迭戈公布的計劃細節將澳大利亞、英國和美國綁成一個影響深遠的國防和安全聯盟,此舉旨在對抗中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擴張。
「刺激軍備競賽,破壞國際核不擴散體系」,「無視國際社會關切」以及「在危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這些只是北京對這三個西方盟友提出的部分指控。
自從美國國會領袖南希·佩洛西去年夏天對台灣進行有爭議的訪問以來,中國還沒有對西方的行動表達過如此強烈的反對。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擁有世界上最大陸軍和海軍的國家。中國稱自己開始感到被美國及其在西太平洋的盟友「圍困」。作為回應,習近平主席最近宣佈中國將加快增加國防開支,並將國家安全列為未來幾年的首要關切。
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辛偉誠)本周談到了未來的危險十年,以及必須做好凖備迎接日益嚴峻的安全挑戰,這就不足為奇。
那麼我們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呢?世界是否越來越接近中美及其盟友在太平洋地區發生災難性衝突的那一天?
西方對中國的看法是錯誤的。多年來,(西方國家)外交部門一直有一個天真的假設,即中國的經濟自由化將不可避免地導致社會開放和更大的政治自由。有關推理是這樣的——隨著西方跨國公司成立合資企業,數億中國公民開始享受更高的生活水平,那麼可以肯定的是,中國共產黨將放鬆對人口的控制,允許進行一些適度的民主改革並成為所謂「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的正式成員。
但事實並非如此。
是的,中國已經成為一個經濟巨人,成為全球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世界各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但北京並沒有將其與向民主和自由化的轉變結合起來,而是走上了一條令西方政府和諸如日本、韓國和菲律賓等許多鄰國感到震驚的道路。
有什麼例子呢?這份清單很長,但中國與西方爭論的焦點主要是以下這些內容:
在軍事上,今天的中國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中國人民解放軍近年來在技術創新以及人數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例如,中國的「東風」高超音速導彈可以以超過5馬赫(音速的五倍)的速度飛行,它可以配備高爆彈頭或核彈頭。這可讓駐扎在日本橫須賀的美國海軍第7艦隊停一停、想一想,它凖備在多大程度上冒險航向中國大規模岸基導彈發射連的方向。
在裝載核彈頭的彈道導彈方面,中國也開始了一項快速擴張計劃,試圖在偏遠的西部地區建造新的發射井,將彈頭數量增加兩倍。
然而,這一切都不意味著中國想要開戰。並沒有。對於台灣,中國更願意對其施加足夠的壓力,在不開一槍的情況下使其投降並屈服於北京的統治。在香港、維吾爾人和知識產權問題上,中國知道隨著時間的推移,有關批評會逐漸平息,這是因為與中國的貿易對世界其他地方來說太重要了。
因此,儘管現在局勢很緊張,而且很可能還會有衝突爆發點,但中國和西方都明白,太平洋戰爭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災難性的,儘管雙方言辭憤怒,但戰爭絕對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08/06/2023 09:00AM
08/06/2023 09:00AM
08/06/2023 09:00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