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中國兩會:新任外長秦剛強硬回應中美氣球事件,稱中俄關係是典範

中國一年一度兩會召開,新外長秦剛首次亮相記者會。作為60後中國外交高官的他在去年年底由中國駐美大使升任為外長。

這次記者會持續近兩個小時,秦剛回答了14個問題,涉及近期熱點,如中美氣球風波、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台灣問題、戰狼外交等。

秦剛

Getty Images
秦剛

中俄關係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超過一年。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訪俄並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普京提到期盼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訪俄,再度引發外界對中俄關係深化的猜想。而中國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週年前夕發佈《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並在週年紀念日當天發佈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一系列動作讓外界關注。

這次記者會上,中俄關係自然是中外記者關注的焦點。

秦剛在回應兩國關係發展走向時稱,中俄成功走出了一條大國戰略互信、鄰里友好的相處之道,樹立了國際關係的典範,「有的國家習慣用冷戰結盟的濾鏡看中俄關係,看到的不過是自己的倒影。」

他還指出,中俄關係建立在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基礎上,既不對世界上任何國家構成威脅,也不受任何第三方的干擾和挑撥。

「中俄攜手,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係民主化就有了動力,全球戰略平衡與穩定就有了保障。世界越是動蕩不安,中俄關係越應穩步向前。」他說。

秦剛沒有回應習近平訪俄的問題。

中美關係

今年2月,中國氣球出現在美國領空,中國方面強調氣球是民用性質,但美國認為氣球是用來進行情報活動。

秦剛在回應氣球事件時強硬指責美國違反國際法精神和國際慣例,「有罪推斷,過度反應,濫用武力,借題發揮」。

他認為,美國對華認知和定位出現了嚴重偏差,把中國當成最主要對手和最大地緣政治挑戰。「美方聲稱要『競贏』中國但不尋求衝突。但實際上,美方的所謂『競爭』,就是全方位遏制打壓,就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

秦剛

Getty Images

「美方所謂要給中美關係『加裝護欄』、『不衝突』,實際上就是要中國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但這辦不到!如果美方不踩剎車,繼續沿著錯誤道路狂飆下去,再多的護欄也擋不住脫軌翻車,必然陷入衝突對抗。」秦剛說。

秦剛希望,美國政府消除「威脅膨脹」的戰略焦慮,摒棄零和博弈的冷戰思維,拒絕「政治正確」的無端綁架。

台灣問題

在談到台灣問題時,秦剛拿出了一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他說,知道今天肯定要談台灣問題,特別帶來這本憲法。

他引用該憲法序言中的兩句話:「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聖領土的一部分。完成統一祖國的大業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神聖職責。」

他指出,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跨越的紅線。「台灣問題之所以產生,美國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之所以同美國談台灣問題,是要求美方不要干涉中國內政。」

秦剛還拿烏克蘭與台灣對比:「中國人民有權問:為什麼美方在烏克蘭問題上大談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卻在中國的台灣問題上不尊重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為什麼一邊要求中國不向俄羅斯提供武器,一邊卻長期違反《八一七公報》向台灣售武?」

此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警告說,中國公司已經向俄羅斯提供「非致命性支持」(non-lethal support)。而且最新的信息表明北京也在「考慮」提供「致命性支持」(lethal support)。

《八一七公報》指1982年兩國簽署的一份聯合公報,但其中沒有美國完全停止向台灣售武的內容。

戰狼外交

記者會

Getty Images

近年來,由於中國外交言論舉措開始從謹慎保守的風格轉變為更強硬地主動對抗,被外界形容為「戰狼外交」。這次記者會上,秦剛回答《海峽時報》記者提問時表示,所謂「戰狼外交」就是一個話語陷阱,製造這個話語陷阱的人,要麼不懂中國和中國外交,要麼無視事實,別有用心。

「中國外交有足夠的厚道與善意,但當豺狼擋道、惡狼來襲,中國的外交官必須『與狼共舞』,保家衛國。」秦剛說。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