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中國多地「清零」抗議活動三個要點分析:特別之處、直接後果和政治影響

11月27日晚,上海、北京、成都、西安、武漢都爆發抗議活動。幾個月來,對於「清零」政策的不滿持續醞釀,在新疆烏魯木齊的火災後,憤怒的情緒在網上爆發,隨即在當地爆發抗議活動。在過去這個周末,抗議活動出現在全國多地,為中國近年來所少見。

BBC採訪多位專家,分析這輪抗議的特別之處,對於清零政策是否會產生直接後果,以及對於中國政治的長遠影響。

特別之處:從避鄰運動到廣泛訴求

11月27日,在悼念烏魯木齊火災遇難者活動期間,北京市民聚集在一起守夜並舉著白紙抗議當局的新冠封控措施。

Reuters
11月27日,在悼念烏魯木齊火災遇難者活動期間,北京市民聚集在一起守夜並舉著白紙抗議當局的新冠封控措施。

「罕見」是專家描述這輪抗議最常用的詞匯。

「現在在中國看到的,是十年來最不同尋常的大規模政治活動。」澳洲國立大學政治學者宋文笛在其推特上表示,上一次看到類似情形還是2011年底的烏坎。

「我在上海生活了15年,還沒有見過這種規模的抗議活動。」弗蘭克·蔡(Frank Tsa)是居住在上海的公共論壇組織者,他向BBC介紹,過去二三十年來,中國可能有上千次、上萬次小規模抗議活動,但通常都是關於勞工權益和徵地衝突。

宋文笛提到的烏坎事件也類似,2011年時廣東汕尾陸豐市烏坎村因不滿土地被私下買賣,數百名村民多次示威、遊行,並爆發大型衝突。更早的還有2007年廈門市民反對二甲苯(PX)項目事件。

這類運動被歸為「鄰避效應」引發的群體行為,「鄰避效應」英文中稱為「不要放在我後院」(Not in my back yard),往往在建造一些可能污染環境的公共設施,利好由較大範圍人群享受,污染則由較小人群負擔,因而引發後者的抗議。

在剛過去的周日,上海警方曾封鎖烏魯木齊路。

AFP
在剛過去的周日,上海警方曾封鎖烏魯木齊路。

但學者指出,這一輪抗議不再是中國常見的「鄰避運動」。弗蘭克·蔡評價,以前很少像這一次直接針對中央政府的,「基本上沒有」,而這次針對政權本身,甚至喊出習近平或共產黨下台的口號,「這就是為什麼現在會有與1989年的比較」。

宋文笛也認為,相對於烏坎事件主要針對當地的不滿,這一次感覺更可能會擴大,因為觸發抗議的原因是全國性「清零」政策。

英國牛津大學中國中心主任拉納·米特(Rana Mitter)提到清華大學發生的抗議活動。他認為,清華的學生不僅在抗議疫情封鎖,還有更廣泛的問題,比如青年中的高失業率,比如他們感到未來無望,美好生活已經逝去,從長遠來看,對中國政府來說這更值得憂心。相比於如何走出疫情這樣的短期問題,年輕人的抗議為中共敲響警鐘。

直接後果:疫情防控會放鬆嗎?

11月27日晚,北京警方封鎖了抗議當局封控措施的人群所在的街道。

EPA
11月27日晚,北京警方封鎖了抗議當局封控措施的人群所在的街道。

「這一波抗議浪潮是由『清零』政策下對個人安全的擔憂觸發的,跨越階層、地域和民族界限的問題,而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全面改變國內政策,這使政府不容易與抗議者的要求達成妥協。」宋文笛稱。

不過,在烏魯木齊發生火災後,當地爆發抗議活動,緊接著當地政府宣佈已經實現「清零」,放鬆一些管制措施。

在過去這個抗議頻發的周末,中國官媒新華社推送兩篇文章,一篇羅列北京、廣州、烏魯木齊適當放寬封鎖措施;另一篇是該社的評論,稱各地應盡最大努力為老百姓提供方便,以及「方艙無小事」,但最後還是強調了堅定不移貫徹「動態清零」總方針。

「不是哪天起牀了,宣佈一下政策變了,那麼簡單。」拉納·米特表示,有政治上問題是,習近平個人與這一政策密切關聯,不過中國政府當然會指出一個事實,即中國整體死亡率遠遠低於體量相近的國家,比如印度。問題是中國還沒有成功地鋪開高質量的疫苗,在全球其他地方這一點至關重要,使病毒在西方甚至南半球成為總體上可以容忍和共存。

「在中國則不是這樣,60-80歲老年人接種率不高,即便年輕人接種的國產疫苗,但沒那麼有效。」拉納·米特認為這使中國政府陷入兩難——如果大量進口美國疫苗,那在民族主義方面顯得有些尷尬;還是說,管控住邊境,然後一直實施「清零」政策?

但後者已經開始引發中國罕見的多地抗議活動。

11月28日,在北京,在為烏魯木齊火災受害者守夜後,一名男子拿著白紙抗議當局的疫情封控措施。

Reuters
11月28日,在北京,在為烏魯木齊火災受害者守夜後,一名男子拿著白紙抗議當局的疫情封控措施。

政治影響:對中國政府的巨大考驗

類似的抗議活動會不會持續下去?

「還有待觀察。」宋文笛稱,已經證明抗議者們可以被動員起來,但將公共不滿轉化為政治變革,還需要抗議者們更有組織,但在廣泛的監控和審查制度下,能否做到呢?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孔誥烽(Ho-fung Hung)認為,多個城市爆發抗議活動並不令人驚訝,但問題是這是自發的,如果當局能夠保持對審查機器的控制,抗議活動可能在不久後平息。

「但如果繼續蔓延,對習近平來說是個大問題,因為他顯然沒法在『清零』上退縮,過去兩年他推進『清零』把自己逼進角落,他處理這件事最理性的方式應該是給地方政府施壓,讓他們對抗議活動進行鎮壓,同時自己保持距離。但也有風險,地方政府可能拒絕嚴格地執行其指令,因為他們也深受『清零』拖累。」

「對習近平來說,確實形勢嚴峻。這是對他的絕對專制統治的第一個嚴峻考驗。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將對未來幾年的中國政治和經濟產生持久影響。」孔誥烽稱。

弗蘭克·蔡也提到這一輪抗議的自發性。他觀察到,各地的抗議活動不是很協調,參與者比較隨意,比如周六晚上的上海,一撥規模較小的學生組織紀念烏魯木齊的活動,很多圍觀者直接參與進來,所以沒什麼組織,而且由於審查制度,也很難組織。先不要說它像89年甚至像伊朗一樣的大型運動,太早了,但如果沒有組織者,那政府如何鎮壓?「我認為共產黨現在很為難,但該怎麼辦呢?」

Click here to see the BBC interactive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