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第四周,中國各地在放鬆管控後迎來了疫情反彈,新的管控導致各種抗議聲此起彼伏。
在G20峰會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印尼總統佐科在會談前見證了兩國合建的雅加達-萬隆高速鐵路(雅萬高鐵)試驗運行,BBC中文記現場者親身了解了這一條鐵路。
在中國大陸鄭州,全球最大的蘋果手機製造基地富士康工廠爆發了工人示威,反對嚴厲的新冠防疫措施。
在台灣,「九合一」選舉之前,BBC中文記者在當地了解即將與選舉同步進行的史上首次修憲案「公民複決」,關於18歲公民的投票投問題。
剛剛過去的一周,BBC中文以下新聞內容受到讀者的關注。如果你錯過了它們,BBC中文和你一一回顧。
1. 中國「二十條」實施10天感染激增,分析指民眾態度不一社會存在撕裂
中國在發佈防疫優化措施"二十條"後,疫情再度升溫。中國單日新增病例連續突破兩萬例,北京、廣州、重慶等大城市成為疫情最嚴峻的地區。
專家對BBC表示,未來幾周,這波病毒傳播將超過今年早些時候上海的高峰期,而中國老年人疫苗接種率較低,情況令人擔憂。
11月16日印尼巴厘島G20峰會後,兩國領導舉行雙邊會談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印尼總統佐科通過視頻連線,見證兩國合建的雅加達-萬隆高速鐵路(雅萬高鐵)試驗運行。
雅萬高鐵,連接首都雅加達和第四大城市萬隆,全長142公里,大概相當於北京到天津,或者台北到台中的距離;建成後運行時速將達到350公里,將兩地交通時間從三小時縮短為40多分鐘。
這條鐵路也面臨爭議,比如預算超支、工程延期等,以及對於環境和社區的影響。BBC中文記者飛抵視頻連線的另一端——萬隆德卡魯爾高鐵站,然後一路向西抵達雅加達,深入了解這條鐵路。
中國經濟增長繼續放緩,國債規模是經濟規模的兩倍多,青年失業率飆升,不斷反覆的新冠疫情封控衝擊了經濟的方方面面,外國資本在撤離,許多人眼裏前景黯淡。
不少觀察人士認為,中國經濟能否脫困看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對迫在眉睫的巨額債務的處理。
國際機構預計,2022年中國經濟增長幅度將落後於部分亞洲國家,這將是自1990年代初以來第一次。
BBC國際部《調查》(Inquiry)節目請四名專家分享他們的看法——
4. 富士康鄭州超級工廠爆發示威,蘋果此前稱iPhone14交貨受影響
網上瘋傳的視頻顯示,在中國鄭州,全球最大的蘋果手機製造基地富士康工廠爆發了工人示威。鄭州市昨日(11月23日)宣佈主城區25日至29日進行「流動性管理」,此舉被廣泛解讀為「封城」。
視頻中成百上千的工人在遊行示威,一些人和身穿防疫服的工作人員還有防暴警察發生了衝突。
有示威者表示,他們當中有人遭到了毆打。視頻畫面中能看到衝突的場景。
5. 台灣18歲投票權之爭:「被偷走」的公民權這次能討回來嗎?
台灣是全球少數禁止18歲公民投票的地方之一,今年「九合一」選舉期間將同步進行史上首次修憲案「公民複決」,如通過可望增加41萬年輕一代選民,這對台灣政治格局有什麼影響? 社會上有少數反對聲音,背後反映了什麼意識形態之爭?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04/12/2022 12:00AM
03/12/2022 09:00AM
03/12/2022 12:00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