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習近平連任後強勢下令解放軍「聚焦打仗」意味著什麼

Visitors walk past a giant screen displaying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delivering a speech to members of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PLA), at an exhibition at the Military Museum of the Chinese People"s Revolution in Beijing, China October 8, 2022

Reuters

習近平首次說解放軍要「全部精力向打仗聚焦」,引發外界揣測未來數年台海戰爭的風險。

在中共二十大上獲得第三個任期的習近平,11月8日以中共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軍委聯指總指揮身分,視察中央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聯指)。

他身穿新式迷彩軍裝聽取匯報後發表講話,指中國安全形勢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大,要「全部精力向打仗聚焦,全部工作向打仗用勁,加快提高打贏能力,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根據官媒報道,習近平還要求軍委聯指中心「全面加強練兵備戰」。

對照五年前,習近平2017年「十九大」結束後視察聯指中心,當時他說「軍隊是要凖備打仗的」,要求軍委必須懂打仗、善謀略、會指揮,抓實備戰工作。

政治宣示大於軍事?

Models of military equipment and a giant screen displaying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are seen at an exhibition at the Military Museum of the Chinese People"s Revolution in Beijing, China October 8, 2022

Reuters
有台灣學者認為,習近平最新的表態只是換了新的用詞,"沒有超過以前,沒有更具攻擊性的言辭"。

台灣方面關注習近平的言論是否意味著台海局勢即將升溫。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訊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向BBC中文說,中共政治文化講究掌握槍桿子和設定敵人,解放軍這幾十年來不斷在講「丟掉幻想,凖備打仗」,習近平最新的表態只是換了新的用詞,「沒有超過以前,沒有更具攻擊性的言辭」。

他認為有關表態是為了確定解放軍的忠誠,屬政治性行動而非軍事行動,台灣不會因此變得更危險。「習近平才剛全面掌權,不發動戰爭反而對他最有利,隨時可以說有美國、台灣問題,大家要支持我,對他來講,保留一個敵人是最高的智慧,用來團結內部。除非到了最壞的情況,內部出現了他不可控制的動亂,他才會冒險。」

澳洲國立大學亞太學院講師宋文笛也告訴BBC中文,習近平的講話更多的是在引導國內輿論,以及阻止「台灣問題國際化」。「北京在試圖使台海衝突不那麼緊迫,而不是更緊迫。這是在為戰略忍耐(strategic patience)奠定基礎,我們在最近的重要講話中經常看到這種修辭表達。」

美國學者南樂(Lev Nachman)同樣認為習近平的喊話是面向國內多於國外,「只是一種言辭手法」,不是任何實際軍事行動的信號。他對BBC中文說:「中國對台灣的威脅早已升級,軍事威脅比言辭威脅更可怕。現在解放軍每天短暫越過台海中線,然後回去,只要這個程度一直維持,我都不會太擔心。」

藉台灣劍指美國?

但有學者持相反意見,美國德州山姆休士頓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對BBC中文說,這次習近平對外宣傳的意義更大,「因為他已經全面掌權,他需要對國內喊話的比重會稍微下降,反而對外表現的重要性更大。」

他強調,不能覺得是「宣傳」就輕視危險訊號。「我們長期以來解讀習近平只是做做樣子,但中共一直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如果今天的強勢得到效果,他就會繼續強勢,如果被反過來壓制,他就會放軟一些。來來回回之間,如果你一直都覺得是假的,其實搞不好他已經往前進了很多。」

翁履中稱,中共是藉台灣問題劍指美國,「中國眼中只看到美國,台灣從來不是中國大國外交考慮的點,只是一個子議題」。「中國的大國外交受制於美國,衝不出亞洲,習近平必須找一個點讓他的能量出去,否則沒辦法在國內執政。習近平當然希望國內經濟、科技能夠發展,可是被美國卡死了,所以他覺得可以讓他任期延續到第三、第四任的關鍵,就在於能不能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救星,如果拿下了台灣,所有其他議題都不重要了。」

他說這次習近平視察聯指中心時表現強勢,是為了增加與美國談判的籌碼。「中國不滿已久了,認為美國表面上(只承認)一個中國,實際上一直幫助台灣朝主權獨立的方向邁進,所以習近平的態度是要告訴美國,不管你的行政單位、國會議員是不是要跟台灣高層互訪,中方都是不滿的,你美國要做一些調整,否則再談也沒有意思。」

武力攻台時間表?

宋文笛認為,習近平對於國際「圍堵中國」的形勢倍感不安,尤其是俄烏戰爭和台灣問題國際化,兩者都有可能使中國陷入它目前未必想要的戰爭中,但中國覺得它對戰爭的控制力越來越小。「烏克蘭戰爭使意識形態之爭重新成為國際競爭的焦點,並大大削弱了中國的地緣政治安全網,即中國的主要伙伴俄羅斯,中國覺得比以往都更容易受到美國的直接壓力。」

他指出,習近平的講話表現出他對抗外部挑釁的決心,但沒有提出開打的意圖、計劃或時間表,「仍保留戰略上的模糊」。

台灣軍事專家蘇紫雲強調,所謂兩岸開戰的時間表是動態的,以前傳出2020、2021年可能會攻打台灣的外島,後來說是2027年,現在有說是2023年,「主要是看進攻能力與防禦能力……台灣唯一的選項就是強化防禦能力。」

翁履中則評估,台海最危險的時刻可能是2024年3月至11月,即台灣總統大選後到美國大選前。「假設2024年民進黨順利當選,傳遞給中國的訊號就是,台灣整體民意是延續親美抗中路線,中方就會重新思考什麼時候決戰,而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前,雖然不會完全進入空窗期,但那段時間恐怕會非常混亂,中方可以利用這時機。而假設美國是更強勢的共和黨當選,習近平會希望先搞定台灣,選後再來跟美國進行硬對抗。」

他認為,在戰爭威脅下,美國和全世界都感受到台灣很危險,只有台灣自己感受不到,「像活在一個泡泡裏面」完全脫節,社會也沒有備戰氛圍,一般民眾連防空洞在哪都不知道。「台灣的新聞只會說美國抗中保台,但不會說美國現在有多緊張。政府知道但不說,因為說了民眾會緊張,就會掉選票。但防衛台灣的第一步是要誠實,讓大家看到危險,有感受,再來反思美中台關係。」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