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中國內蒙患「焦慮障礙」女子封控中墜樓身亡 「過度防疫」頻遭病詬

shanghai

Getty Images

在「動態清零」方針下,中國多地因防疫過度釀成悲劇,繼甘肅蘭州男童身亡案後,日前再發生內蒙古呼和浩特婦女墜亡事件,引發全國關注。

事發於呼市新城區北垣東街一居民小區,當地居民微信群組紀錄顯示,11月4日晚上6時許,多名業主指出二單元門口一女子墜樓,死者女兒其後在群裏面求助:「來人啊,你趕緊把單元門打開,把單元門打開,求求你們了快點把門打開。」 「我媽媽是不是沒有了呀?」她哭著追問道。但物業管理者一直不開燈也不開門,對面的住戶幫著高喊「開門」。

中國媒體財新網報道指,事發小區在10月初因為有兩例確診,被釘上鐵皮門,10月底死者居住的樓也被焊上鐵門。有居民指,「一個社區管很多小區,索性全釘鐵皮」,各社區的道路也接連被封。

不過官方最新通報稱,樓道大門未從外上鎖,只是在大門外圍設置了約四平米的隔離圍擋,由小區值班人員24小時巡邏值守。

官方稱,該名王姓女死者患有「焦慮障礙」,自前年服用治療抑鬱症藥物,死者次女在11月4日聯繫物業管理人員,稱其母親精神崩潰,要求對方撥打120急救電話但遭拒,後求助於居住在海南的姐姐撥打電話求助。死者長女致電120後,急救中心判斷患者並非重症人員,採取「掛單」待派處理,未及時調派救護車,直到死者從12樓的家中墜樓。當局指物業和社區工作人員反應遲緩、應對不力,會追究責任。

上周,中國蘭州一男童封鎖期間因明顯失救死亡,此類「次生災難」頻發引起公憤。

官方批評「一刀切」

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在11月5日召開記者會,提到部分地方過度防疫的問題,點名批評河南省鄭州市「隨意靜默、封城代替管控」和「隨意將限制出行範圍由中高風險地區擴大到其他地區」;黑龍江省大慶市、山西省太原市「對來自低風險地區人員採取強制勸返丶隔離等限制措施」;貴州省畢節市丶四川省南充市對「隔離場所收費」。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米鋒強調,要嚴格執行第9版防控方案和「九不准」要求,提高科學精凖防控水平,「防止簡單化、一刀切,堅決整治層層加碼」。

但他同時表明,中國仍然面臨境外疫情輸入和本土疫情傳播擴散的雙重風險,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H19ZXUM8i0

反封控情緒升溫

此前,中國一度傳出放鬆防疫措施的消息,彭博11月4日引述消息人士指當局擬取消「航班熔斷」禁令,路透社則據一段會議錄音報道成,已卸任的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首席科學家曾光在花旗集團主辦的內部研討會上說:「動態清零」政策「很快有實質性變化」、「不會等到明年春天」、「未來5到6個月中國將採取很多新政策。」

但上述說法都沒有在聯防聯控機制記者會上被提及到,引發網民討論。

有部分網民表示認同「清零」,指「現在要是開放了會讓三四線城市醫療系統癱瘓,農村不知道死多少人」。

但也出現大量反對聲音,表示「可怕的不是新冠,而是各種隔離、封控、限制等」。 「遲遲不給個比較凖確的時間點,這都三年了,再弄個幾年?」 有網民問道。

「堅決支持國家政策,關鍵實在沒錢了怎麼生活」,「不要再以我健康的名義,我得了我認,請給我自由選擇的權利」。

《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在微博發文指: 「絶不能再搞長時間丶無差別的大規模封控,把人都困在家裏幾十天,很多人的身心都受不了,而且我相信,那樣做很多地方的經濟根本撐不住。」 他強調, 認真探索常態化的防控辦法是必由之路,又指地方要擔當大部分責任,「不可能由衛健委發個號令,各地照著辦了,出了問題全推給衛健委,這不是中國的實際規則」。

標榜「愛國」的網絡作家周小平也在微博表示,防疫必須實事求是,「你去了一趟疫疾最重的美國,只需隔離7天就能回家。你去一趟疫疾相對輕的邊疆,封控70天都未必能回家。這是在防疫還是在划水?這樣做,到底有什麼意義?」。但該帖文現已被刪除。

。

Getty Images
自大流行病開始以來,中國政府一直奉行「清零」戰略,旨在使該國完全沒有新冠病毒。

廣州重災區

中國國家衛健委11月7日通報,全國新增5496宗新冠病毒本土個案,包括535宗確診和4961宗無症狀感染,無新增死亡個案。

新增本土病例中,新疆佔615例,內蒙古佔1033例,廣東成為重災區有2106例,光是廣州一市就新增1971例,其中以海珠區日增最多,當地已從11月5日起實行三天「靜默管理」。

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丶新聞發言人張屹表示,廣州市正面臨抗疫三年以來最複雜丶最嚴峻的疫情,希望能充分利用這幾天時間,以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