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創世之柱」 在韋伯太空望遠鏡鏡頭中再現崢嶸面目

柱狀星雲位於鷹星雲的核心

NASA/ESA/CSA/STScI
即使以光速飛行,也需要幾年時間才能穿越「創生之柱」

一道菜好吃的時候,再來一份豈不是一種雙倍的享受?

美國國家航天局公布了著名的 「創生之柱」 (Pillars of Creation)的第二張照片,這張照片由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拍攝。

最近公眾看到了由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中紅外儀(MIRI)展示的宇宙深處的星座形成區。

此前,詹姆斯·韋伯的近紅外相機(NIRCam)聚焦到這個距離地球約6,500光年的非凡區域。

柱狀星雲位於被天文學家稱之為梅西耶16(M16),或鷹星雲的核心。

目前它們受到密切關注和研究。所有的大型望遠鏡都指向那個方向,試圖弄清在氣體和塵埃中新星誕生過程中的物理和化學過程。

詹姆斯·韋伯望遠鏡

BBC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有6.5米寬的反光鏡和高傳真的傳感器,是最新,最大,而且是最好的太空觀測站。新型的中紅外儀是選擇波長展示柱狀星雲的設備。

通常天文學家可能要把光過濾,讓柱狀星雲顯得更明晰,它們內部的新星的細節才能清晰可見。近紅外相機產生的圖像就是這樣:它突出了那裏成千上萬顆年輕的藍色恆星。

中紅外儀能更進一步使用這種方法。但在拍攝這個星雲的時候,星雲實際發光的波長被選擇,然後被過濾。

歐洲航天局資深科學顧問馬克·麥考林(Mark McCaughrean)解釋說,「出乎我們的期望,中紅外線觀察能夠讓人看穿星雲,這個令人驚異的圖片顯示它們很了不起,可以用它們研究由於附近熾熱恆星的強光而閃亮的星塵和複雜的分子。」

這個過程有助於某些複雜的化學過程,即涉及多環芳香烴碳氫化合物(PAH)的過程。這是一些富碳混合物,麵包烤焦或汽車排氣管裏都有這種物質。恆星產生的多環芳香烴碳氫化合物據認為增加了這個宇宙中的碳成分。

中紅外線儀是以英國和美國航天局的噴氣推進實驗室為首的10個歐洲國家的科研人員和工程師合作研發的產物。

英國科學家吉莉安·賴特(Gillian Wright)教授是該研究的主要負責人之一。

這位英國天文技術中心的負責人對BBC新聞說,「看到中紅外線儀有良好發揮令人很振奮。它提供了非常新的科學信息,讓我們得到了從未獲得過的信息。」

「我們在這個新圖像中看見的可以說是像柱子的’皮膚’。能看到絲狀結構,裏面恆星開始透過星塵燃燒。還能看到暗淡的區域,那裏物質密集而且寒冷,即使中紅外線儀也看不到那裏的光亮。」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是美國,歐洲和加拿大太空機構的合作項目。去年12月這個太空望遠鏡發射升空,它被當成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繼承者。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