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中美簽署審計監管合作協議 你需要知道的幾件事

中美兩國26日宣佈簽署審計監管合作協議,該協議將允許美國監管機構對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審計機構進行檢查和調查,包括檢查上市公司的審計底稿。

在兩國貿易爭端的背景下,此次達成協議是監管機構雙邊合作的重要一步。

有分析稱,若該協議能落實具體執行,將有效減緩中企在美國證交所的「下市潮」。迄今約有160家中企,包括阿里巴巴、百度、京東等大公司都被列入未達到美國審計標凖,落入即將在美市摘牌的預定名單。

不過,在有關如何檢查的程序表述上,兩邊措辭有所不同,未來或繼續政治博弈。

雙方達成了什麼共識

達成協議意味著,中國將允許美國會計監管機構前往中國,檢查在紐約上市中企的審計底稿。

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表示,預計美國檢查人員將於9月中旬抵達中國。官員們警告稱,他們必須迅速行動,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對中國是否遵守美國法律的評估。

美國監管機構長期以來要求獲得在美上市中國公司的審計底稿,但中國當局以安全問題為由,不願讓海外監管機構檢查國內的會計師事務所。

目前為止有超過200家中企在美國上市,如果這些公司的審計資料連續3年未能接受PCAOB檢查,他們將有可能從2024年開始被美國證券交易所摘牌。

Getty Images
目前為止有超過200家中企在美國上市,如果這些公司的審計資料連續3年未能接受PCAOB檢查,他們將有可能從2024年開始被美國證券交易所摘牌。

審計底稿為何重要

簡單地說,審計底稿是在財務報表審計期間的總匯文件。

這些文件提供了證據,證明審計員獲得了足夠信息來支持他對相關財務報表的意見。審計底稿也為審計工作得到適當計劃和監督提供了證據。

中國多項法律法規明確,審計底稿等檔案應當存放在境內。理由是涉及到國家機密、信息安全和國家主權。

隨著美中關係惡化,中國加強了對審計底稿的管控。美國監管部門也受到壓力,要求中國企業達到最新的審計要求。

根據華爾街日報(WSJ)披露,最近幾周中國監管機構告訴一些中企,只要「遵守國內有關數據安全和資訊保護的規定,政府將支持他們在美上市。」

該報導還引述知情人士稱,中國監管機構也表明,將允許美國會計監管機構「不受限制地」訪問中企在香港的審計底稿。

目前有超過200家中企在美國上市,如果這些公司的審計資料連續3年未能接受PCAOB檢查,他們有可能從2024年開始被美國證券交易所摘牌。下市威脅近在眼前,在美上市的一些中企,包括阿里巴巴等,正考慮將香港從第二上市據點轉為主要上市據點。

中國和美國各自強調了什麼

雖然美中雙方都表示達成共識,但在有關如何檢查審計底稿的程序表述上,兩邊措辭有所不同。

PCAOB在聲明中稱,該機構「有權自行選擇其檢查和調查的公司、審計業務和潛在違規行為」,而「無需諮詢中國當局,也無需中國當局提供意見。」

但是,中國證監會則表示,美方須通過中國監管部門獲取審計底稿,並「在中方參與和協助下」對事務所相關人員進行問詢。該機構強調「確立對等原則」。

中方聲明還稱,合作協議對於審計監管合作中可能涉及敏感信息的處理和使用作出了明確約定,針對個人信息等特定數據設置了專門的處理程序。

A street vendor sells replicas of the Wall Street Bull statue outside the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NYSE), March 26, 2018 in New York City.

Getty Images
分析稱,中國正採取措施,盡量避免讓中概股全面從美國退市。

合作協議可能帶來什麼影響

該協議的簽署或可避免在美國《外國公司問責法案》下,很多中國公司從美國證券交易所退市。

有分析稱,由於沒有美國審計認證,即便在美國證交所上市,也很難有好價格。

許多中企因此在美國退市後轉向歐洲,特別是在瑞士證交所發行全球存托憑證(GDR)。譬如,中國證券監管機關在今年 2 月便表示,將把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務擴大至在瑞士、德國、深圳等地上市的公司。

根據路透社,上周有5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國企表示,將「自願」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這些公司的審計工作正在接受美國證券監管機構的審查。

這5家公司是石油巨頭中國石化、中國人壽、中國鋁業、中國石油和上海石化。每家公司都表示他們將在8月申請從美國存托股票(ADS)退市。

未來如何執行是焦點

協議雖然簽署了,但兩國今後如何協商,具體執行該協議將成為焦點。

「可以看到中國公司的會計底稿對於是否有助增加美國監管機構的審查信心,仍有待觀察」,一位在香港外資銀行工作女士告訴BBC中文。她還說,香港業界對於中國能否真正放手不太有信心。

中國一位商業人士李壽雙則發文表示,中美強調有所不同,「既是法律問題,也是政治問題,與其說是妥協,不如說是尋找共識。只希望這來之不易的成果能夠得到雙方很好的執行,走出眼下的困境。」

未來的關注焦點還有,中國公司從美國下市後是否在經過審查後重新上市;尚未上市的中國企業如何與美國證交所互動;以及瑞士GDR如何繼續搶下中國客戶等等。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