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中國人口會「越來越少」:原因和影響

中國孩童

Getty Images
研究人員預測,2021年後,中國人口將以平均每年1.1%的速度下降(Credit: Chen Fuping/Getty Images)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即將越來越少。

中國人口佔世界人口六分之一以上,經歷了40年驚人增長,從6.6億膨脹到14億,但在這之後,今年中國人口預計開始從增轉減,這會是自1959年至1961年「大饑荒」以來首次下降。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中國人口在2021年從14.1212億增長到14.1260億——僅增長48萬人,創歷史新低,與十年前常見的800萬左右年增長相比,只是一個零頭。

在嚴格的抗新冠病毒措施面前,有些人不願生孩子,這可能是出生率下降的原因之一,但出生率下降的情況多年來不斷發生。

1980年代末,中國的總生育率(一位女性生育孩子的數字)為2.6,遠高於取代死亡所需的2.1。自1994年以來,這一數字一直在1.6至1.7之間徘徊,並在2020年下滑至1.3,2021年僅為1.15。

相比之下,澳大利亞和美國的總生育率是,一名女性生育1.6個孩子。在老齡化的日本,這個數字是1.3。

儘管中國在2016年放棄了獨生子女政策,並在去年推出了以稅收等激勵措施為支持的三胎政策,但這種情況仍在發生。

面對國家的激勵政策,中國女性為何仍然不願生孩子,眾說紛紜。一種可能是,人們已經習慣了小家庭。另一個原因是生活成本的上升,還有人則認為這可能與結婚年齡的提高有關,因此推遲了生育,抑制了生育的慾望。

此外,中國的育齡婦女比預期的要少。自1980年以來,由於只能生育一個孩子,許多夫婦選擇了男孩,這使得出生男嬰和女嬰的性別比例從106:100(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比例)提高到了120:100,在一些省份甚至達到了130:100。

中國孩童

Getty Images
研究人員預測,2021年後,中國人口將以每年平均1.1%的速度下降(Credit: Sheldon Cooper/Getty Images)

去年,中國總人口增長了千分之0.34,為饑荒後的最低水平。上海社會科學院的一個團隊編製的預測顯示,今年人口出生率下降千分之0.49,是饑荒後首次。

這個轉折點比預期來得早了10年。

就在201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還預測人口將在2029年達到14.4億的峰值。2019年聯合國人口展望報告預計,人口峰值將在2031年至2032年達到14.6億。

上海社會科學院的研究小組預計,2021年以後,中國人口將以年均1.1%的速度下降,到2100年,中國人口將降至5.87億,不到現在的一半。

這一預測背後的合理假設是,從現在到2030年,中國的總生育率將從1.15下降到1.1,並一直保持到2100年。

這種快速下降將對中國經濟產生深遠影響。

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在2014年達到峰值,預計到2100年將減少到峰值的三分之一以下。預計在這段時間內,中國的老年人口(65歲及以上)將繼續攀升,在2080年左右超過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

中國孩童

Getty Images
中國在2016年放棄了獨生子女政策(Credit: Wang Huabin/Getty Images)

這意味著,目前每100名勞動年齡人口需要贍養20名老年人,但到2100年,100名勞動年齡人口將必須贍養多達120名老年人。

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年平均下降1.73%,這意味著除非生產率迅速提高,否則經濟增長將大幅放緩。

在勞動力迅速萎縮的推動下,勞動力成本上升,將把低利潤率的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從中國推向勞動力豐富的國家,如越南、孟加拉國和印度。

中國的製造業勞動力成本已經是越南的兩倍。

與此同時,中國需要把更多的生產資源用於提供衛生、醫療和養老服務,以滿足日益增長的老年人口的需求。

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大學(Victoria University)政策研究中心(Centre of Policy Studies)的模型顯示,如果不改變中國的養老金制度,到2100年,中國的養老金支出將增長5倍,從2020年佔GDP的4%增長到20%。

對於比如澳大利亞這樣的資源出口國來說,這些變化可能要求出口轉向中國以外的製造商。對於包括美國在內的商品進口國來說,商品的來源將逐漸向新興製造業中心轉移。

儘管有預測稱,本世紀將是「中國世紀」,但這些人口預測表明,影響力可能會轉移到其他地方——包括鄰國印度,預計印度人口將在未來10年內超過中國。

*這篇文章經過編輯,摘自《對話》(The Conversation),在知識共享許可下重新發佈。

本文作者就職於維多利亞大學政策研究中心。在過去的五年中,她獲得了來自上海社會科學院、河南農業大學和中國能源經濟技術研究院等多個機構的資助。

請訪問 BBC Future 閲讀 英文原文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