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歐洲蓋亞太空望遠鏡收獲大量數據 探索銀河系深處的奧秘

Poster image

ESA
藝術構想圖:歐洲的天文望遠鏡探測銀河系深處

歐洲的蓋亞(Gaia)太空望遠鏡發出最新一批數據,這個天空望遠鏡正在把宇宙發光源歸類處理建立一個最新的資料庫。

太空望遠鏡成了一台無與倫比、不斷收獲新發現的機器。

恆星,隕星和遙遠的發光星系,任何能夠被看到的太空物體都被觀察並記錄下主要的數據。

蓋亞已經掃描記錄了近20億個太空物體。現在太空望遠鏡能解釋這些太空物體的構成。

蓋亞望遠鏡研究團隊的成員,劍橋大學的尼克·沃爾頓(Nick Walton)教授對BBC記者說,「簡言之,過去我們能很凖確地說出它們的位置;現在我們能夠告訴你它們是什麼。」

歐洲宇航局(Esa)在2013年發射蓋亞衛星,將這個太空望遠鏡送入距離地球100萬英里的位置。

太空望遠鏡就像一個旋轉的高頂禮帽,旋轉的時候,望遠鏡利用英國製造的10億像素的相機以驚人的精確度跟蹤所有閃光或移動的物體。

測量這些太空物體的距離十分重要,在太陽軌道運行的太空望遠鏡通過測量這些物體的微小搖擺,通過三角學計算180個在銀河系中,或銀河系附近的恆星的距離。

  • 地球在圍繞太陽軌道運行的時候,相對較近的恆星顯示出移動,而更遠的恆星看上去「固定」
  • 我們知道太陽到地球的距離後,就能利用視差角推算出有關恆星的距離。
  • 但是因為這個角度非常微小,最近的恆星顯示的視差角小於1角秒,或滿月直徑的0.05%
  • 蓋亞通過重覆觀察,能夠把對一個亮度很高的恆星的測量誤差降低到 7微角秒
  • 這種視差方法還同其他更間接的技術一起使用來測量最遙遠太空物體的距離
Map of elements

ESA/Gaia/DPAC
星座元素:不同顏色表明不同星座具有不同的金屬性,發紅色的星球是富鐵星

在之前2020年12月發佈的數據中,蓋亞太空望遠鏡還顯示了被觀察到恆星的基本亮度和顏色信息。

新數據顯示了光譜信息。

光譜把來自恆星的光分解成為不同的構成顏色,顯示了太空物體的化學信息,溫度,體積,年代和速度。

對於一個包括3300萬個恆星的重要的恆星子集,蓋亞觀測研究人員能很快地確定這些恆星離開、或靠近地球的速度。

在太空物體運動的已知信息基礎上,研究人員現在能構建這些太空物體的三維運動軌跡。

這些信息讓研究人員有了更多去探究銀河系構成和演變的動力,包括銀河系的過去和未來。

蓋亞太空望遠鏡得到的數據現在有:

  • 20億個光源——其中大部分是恆星,也有許多太陽系的物體和一些銀河系外的物體
  • 光譜信息,它們能顯示億萬個太空物體的溫度,化學構成,體積和年代
  • 190萬個類星體——遙遠的星系,其中有吞噬性的黑洞驅動光線發射
  • 156,000個小行星——研究它們的起源和掠過地球附近的可能性十分重要

對附近的仙女星系中的許多恆星測量並掌握了它們的三維信息,促進人們對這些天體如何、以及何時能夠融入銀河系的了解,這將在今後的幾十億年內發生。

Radial velocities

ESA/Gaia/DPAC
太空望遠鏡還能探測到正在遠離我們的恆星 (明亮區域)和朝我們移動的恆星(黑暗區域)

從這些新數據當中獲得的最令人感到意外的發現之一是,研究人員認識到蓋亞太空望遠鏡能做星震學方面的工作。對星球表面聲震的研究,讓研究人員能夠得到諸如恆星的體積和年代多久遠的信息。

比利時的天體物理學教授康尼·阿爾茨說,「星震讓我們了解到恆星的很多信息,最顯著的是關於恆星的內部活動。蓋亞望遠鏡開啟了對巨大行星的星震研究的金礦。」

蓋亞太空望遠鏡釋放最新一批數據(這是第三次全面的數據釋放),全世界的天文學界馬上就從這些數據中挖掘尋找線索。

一些研究團隊已經凖備好論文,需要蓋亞的數據才能完成他們的研究。

對於那些互相競爭的團隊來說,誰能首先發表研究成果成了一場競賽。

研究的熱點題目包括尋找高速星,它們在空間以每秒數百公里的速度移動。

歐洲宇航局蓋亞項目科學家蒂莫·普魯斯蒂(Timo Prusti)博士說,「這些恆星最可能的情況是,它們以如此高速運動,因此它們肯定在我們星系的核心處,只有在這種物理條件下才能有這樣的加速現象。」

「到目前為止這些恆星更像是進了候選名單,因為蓋亞望遠鏡沒有那麼充分的能力(充分掌握它們的信息),但我肯定天文學家已經凖備在蓋亞發佈新的數據中進行探索。」

其他可供探索的熱點題目還包括那些恆星中是否是有大量重於氫和氦元素的恆星或衰退的恆星。

貧金屬星引起研究人員更多興趣,因為這些恆星可能非常古老,也許是聚集形成銀河系的最早的星群。

蓋亞太空望遠鏡項目始於8年前,但是6月13日蓋亞太空望遠鏡公布的數據只代表了34個月的科學項目成果。

還有5年的已經收集的數據沒有完全被處理。

Dust in the Milky Way

ESA/Gaia/DPAC
測繪星塵:星系中橫條部分星塵最多(暗紅色); 上面和下面星塵少 (藍色)

按計劃蓋亞太空望遠鏡在2025年前一直要對太空進行掃描收集數據,在2030年前或下一個10年,甚至在2030年代初期,望遠鏡搜集的數據才能完全放入公共領域。

劍橋大學的格里·吉爾摩(Gerry Gilmore)教授對BBC新聞記者說,「從那些多出的時間你能得到什麼呢?起碼肯定會消除不確定性。但主要的收獲是加強了對變化事務的敏感性。」

「尤其是關於恆星震蕩,它能告訴我們在恆星周圍有行星做環繞運動。」

「如果你只有一年的數據,你只能發現那些距離恆星非常近的行星。」「但是有長達10年的觀察,你就會發現那些遠離恆星的行星,發現行星家族。」

在蓋亞望遠鏡使命結束的時候,它將能夠確認銀河系中成千上萬個行星。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