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虛擬「分身」:未來十年人可能在虛擬世界擁有自己的孿生體

A man with his digital twin

Getty Images
有專家說,人能有自己的能思考的數字化分身可能在十年內成為現實

許多人都有過類似經歷,有朋友告訴你,有人和你相貌恰如孿生,他們在街上碰到過跟你長得一模一樣的人。

但是,如果你同意創造一個和你一模一樣的另一個自我,一個以數字化形式存在的生命,你會如何想呢?

我們生活的時代,真實世界的所有存在都在經歷數字複製,我們的城市,汽車,居所,甚至我們自己。

這就像被炒得沸沸揚揚的元宇宙(metaverse)那樣,建立一個虛擬的數字化世界的計劃,其中虛擬生命在裏面遊逛。「數字孿生」現在也是一個新出現的,受到關注和議論的新技術潮流。

一個數字化的孿生品是對物理世界的完全凖確的複製,它旨在幫助改善、或者以某種其他方式向有真實生命生活的世界提供反饋。

最初這種孿生體僅僅是複雜的三維電腦模型,但是把人工智能同物聯網結合,利用傳感器把物理存在的物品同網絡相連,這就意味著你能創造出某種數字化的孿生存在,它能不斷地從真實孿生體學習並且幫助真實存在的實體。

信息行業的分析師羅伯·恩德勒(Rob Enderle)認為,在2030年前我們就將看到第一版有思考能力、數碼化的「孿生人」。

Rob Enderle

Intel Free Press
信息行業的分析師羅伯·恩德勒說,有了數字化分身後會產生許多倫理問題

「科幻小說」

他說,「這種技術的出現意味著我們將需要進行很多思考,並考慮倫理問題,因為能夠思考、我們自己的數碼分身可能對僱主十分有利。」

「如果你的公司創造出一個你的數碼分身會怎麼樣,他們對你說,『餵,有了你的數碼分身,我們不必給他付工資,為什麼還要僱傭你呢?』」

恩德勒認為,擁有這樣的數碼分身會在即將到來的元宇宙時代成為一個有重要意義的決定性問題。

我們已經開始在向數碼化孿生體的方向發展,但是目前的數碼化擬人技術仍然十分笨拙,十分原始。

在Meta(從前的臉書)的虛擬仿真平台上,例如「地平線世界」(Horizon Worlds),你可能得到一個跟自己相貌相似的虛擬分身,但是你無法為這個虛擬人安上腿,因為這種技術仍然處於早期階段。

牛津大學的人工智能高級研究員桑德拉·沃希特深知為人創造數字化分身的吸引力,她說,「它讓我們想起令人激動的科幻小說,而目前我們正處在這樣的階段。」

Prof Sandra Wachter

Sandra Wachter
沃希特教授說,人的數字化分身在目前階段仍然是科幻

她還補充說,「一個人是在法律學校順利畢業,是生病,還是走向犯罪,這些是『先天還是後天』決定的呢,這是個人們仍在辯論的問題。這取決於運氣好壞,親友,家庭,他們的社會經濟背景和環境,當然也和他們的個人選擇有關。」

但是她還解釋說,「人工智能還沒有完善到能夠預測這些單個的社會事件,因為這些社會事件有極其複雜的內部因素。我們還要走很長一段路,然後才能弄明白,做出一個人從生到死的模型,當然這個前提是,這一切都是可能的。」

應用領域

不過現在使用數字化分身範圍最廣,複雜程度最高的是在產品設計,分配和城市規劃等領域。

在一級方程式賽車當中,邁凱倫車隊和紅牛車隊在他們的賽車上使用了數字化分身技術。

而物流巨頭DHL正製作數字化地圖,顯示他們的倉庫,物流供應鏈,提高效率。

McLaren's current Formula 1 car

Getty Images
邁凱倫車隊的最新車型已經有了數字化分身,被用來幫助研發

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城市正在被複製進入數字化世界;上海和新加坡都有對應的數字化城市,建造這些數字化城市的目的在於幫助城市改善建築,交通系統和街道的設計和管理。

在新加坡,數字化對應物的一個功用就是幫助他們找的新途徑,幫助人們在城市中穿行,避免污染區域。其他地方還利用這種技術提示那裏修建諸如地鐵等新的基礎設施。在中東地區建立的新城市,在城建一開始就在數字化世界同時建立了與之對應的新城市。

法國軟件公司達索系統說,他們現在看到大量公司對建立數字化對應體的技術表現出興趣。

現在該公司的業務包括使用數碼分身技術幫助一個護髮產品公司設計數字化的可以更持久使用的洗髮精容器,他們不用無休止地製作許多真實的產品原型。這樣做降低了浪費。

Shanghai skyline

Getty Images
上海有關部門用他們城市的數字化分身幫助城市做未來規劃

他們還幫助其他公司設計新的面向未來的項目,從背包式噴氣引擎,到裝水面浮動輪的摩托車,甚至能夠飛行的轎車。每個產品都有一個物理的原型,但是對初始原型的改進優化是在數字化世界中進行。

醫療與健康

數字化分身技術真正的價值在於在健康保健領域的使用。

法國公司達索系統在「活心臟」項目中,他們把一個人的心臟做成一個精確的虛擬模型,虛擬模型可以被用來做檢測和分析,這樣外科醫生就能在使用不同的治療程序和醫療器械對這個心臟進行一系列的假設和推演。

這個項目的資助人是史蒂文·萊文(Steven Levin)醫生,他出資創造數字化的分身有其個人原因。他的女兒有先天性心臟病,就在幾年前他女兒過了25歲以後,隨著心臟衰竭風險增大,他決定把她的心臟在虛擬現實中進行複製。

波士頓兒童醫院現在正使用這種技術掃描複製真實患者的心臟情況,在倫敦的大奧蒙德街醫院,也有工程師團隊在同醫務人員合作測試新裝置,這種裝置能夠幫助患罕見,難治的心臟疾病的兒童的治療。

達索系統全球事務負責人塞弗茵·特魯耶(Severine Trouillet)說,用一個數字化的虛擬心臟做試驗的附帶效應是減少了動物試驗的需要,而用動物做試驗一直是科學研究當中一個比較有爭議的方面。

這個公司現在計劃製作更多的對應具體真實器官的數字化器官,包括眼睛,甚至大腦。

特魯耶女士說,「某一天我們都會有一個數字化的分身,這樣你就能去看醫生,我們能夠加強醫療的預防性,確保讓所有治療變成個人化的治療。」

複製地球

比複製人體器官更雄心勃勃的計劃是努力把我們整個地球變成數字化的模擬世界。

美國的軟件公司英偉達(Nvidia)管理的一個平台被稱作Omniverse,其目的就是創造一個和真實世界相對應的數字化的虛擬世界。

目前最雄心勃勃的一個項目就是創造一個地球的數字化分身,把地表的所有東西都以高清形象存入虛擬世界。

它被取名為「地球-2」,將使用深度學習模型和神經網絡在虛擬空間模仿真實的物理環境,並且用它找到應對氣候變化的解決方案。

今年3月歐盟委員會和歐洲宇航局以及其他機構一起合作,宣佈了創造地球的數字化分身的計劃,該計劃被取名為「地球目標」。

他們希望在2024年底前能夠通過實地觀察和模擬收集到足夠多的數據建造一個數字化的分身,它側重的應用在於洪水,乾旱和熱浪,以及諸如地震,火山爆發和海嘯等自然災害,向各國提供切實可行的計劃,讓他們在面對災難時能挽救生命。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