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香港BNO移民潮:英國華人普通話和廣東話社群之間的猜疑與隔閡現象

曼城唐人街

BBC

D,25歲,來自香港。C先生,40歲,來自中國大陸。

兩位華人移民素昧平生;移民英國後也是天各一方——一個住在北部曼城,一個落戶倫敦大區。

誰想到,這兩個原本毫無關係的華人,最近卻幾乎同時在香港BNO移民潮中,經歷了英國華人社區中開始出現的粵語和普通話人群間誤解、誤區與矛盾,受了不同程度的「委屈」。

BBC中文最近分別訪問了包括他們兩人在內的英國華人,聽他們講述了因為語言而造成誤解、誤區與隔閡的故事。

注:為保護受訪者隱私與安全,文中未使用受訪者原名。

曼城唐人街

BBC
英國北部曼徹斯特市區的唐人街

香港移民D的遭遇

D自小無雙親, 在香港一家孤兒院長大,中學學歷的他好不容易覓得工資不錯的電訊技術工作 ,曾在香港過著相對安穩舒心的日子。

兩年前,他因參與反修例示威,曾涉參與非法集會被捕,擔心或會再次被捕,去年決意隻身離開香港,到英國求安生。

誰知,移居曼城不到三周,就因參與一次支持香港自由的集會,無意中又捲入一場與居英大陸華人之間的糾紛。 據稱,當時發生了主要講粵語的香港集會人士和反集會人士以及圍觀者互相對峙、肢體衝突的事件。

D再次因為參與政治活動「被捕」,只不過這次在英國。

據介紹,儘管英國警方透過閉路電視查證清白後,即時釋放了他,但接踵而至的,是中文媒體排山倒海的報導。D出現在一些媒體報導的圖像中,面容很清晰,以至於他這位初來英國的香港普通青年,瞬間成為一些中文媒體筆下的「亂港份子」代表。

D說,早年來自中國大陸的房東發現他參與集會後,態度劇變,從友好驟然變得冷淡,然後阻止他返回住處,還要求他數天后取回行李。

D轉述,房東指責他說,「因為你參與了這個活動,我懷疑你是香港暴徒,會危害其他人的安全」。

就這樣,來英國不久的D一下子既丟掉工作又沒了住房。D認定他被解僱和趕出出租屋都是因為他的政治理念。

D對整個事件思前想後感覺,自己犯的最大錯誤就是因為相信了周邊粵語同事,由於語言相通,就感覺大家也應該理念相同,於是把自己的一些政治想法全盤托出。誰知,講粵語的華人並不一定都同情香港人的抗爭。

「我不知這裏原來很多『藍絲』(親中共者),」D說。「他們已經來了(英國)十多二十年,人人都說廣東話,我以為大家都能聊上兩句。 我就告訴了他們,我在香港曾經怎樣怎樣,現在來到英國又會怎樣怎樣」。

BBC中文試圖聯絡解僱D的曼城某服裝物流公司,希望聽到他們一方的解釋,但在發稿之前還未有得到答覆。

初到英國就遇到這樣的挫折,D沒有打算放棄,仍希望透過自身努力在自由的國度留下來。苦於英語不通,他目前仍然只好繼續在華人社區找尋可以粵語打工的機會。

據稱,他在找工時仍然遇到有僱主粵語告知他,「我沒有政治立場。你在英國變得那麼知名,你要我如何聘用你好呢?」

D感嘆說,至少這番經歷的一大經驗教訓就是,海外華人社群組成多元繁雜,講粵語與否無法成為判斷人們政治立場的量尺。

倫敦

Reuters

大陸移民C先生的無奈

C先生差不多20年前就留學英國,定居多年。他在理念上,認同民主自由的普世價值觀。

過去幾年,他非常關注與同情香港民眾的示威與抗爭運動。當得知英國政府修訂BNO移民政策,大批港人開始移居大倫敦地區後,他曾滿腔熱忱地四處奔走,希望能參與到當地迎接港人活動中去,向新來的香港移民伸出友誼之手。沒想到,他的一口普通話讓很多港人起了戒心,甚至有人直接勸止他繼續接觸香港移民。

C轉述身邊友人的話說:「你最好不要去,不要惹麻煩」。友人所指是居住地社群凖備歡迎新來香港移民的一次活動。

C頗有不快地說:「我支持他們,可是香港人來了以後,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講普通話的人,都當是敵人」。

談到這個話題,C的失望溢於言表。

「在他們看來,我也是中共一部分 ,我也很惱火呀」。

BBC記者在訪問中發現,C先生所講述的情況並非特例,不少來自中國大陸但認同民主法治的華人都十分同情香港人的民主抗爭,也對香港BNO新移民深懷善意,希望能盡力一點心意,結果很多人都是因為講普通話而被香港移民敬而遠之。

一位在英國大學教書的民運人士也向BBC講述過類似經歷——他曾多次主動熱情地希望參與所在地歡迎香港新移民的活動,結果被冷淡謝絶。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學人一方面感嘆,也一方面表示理解。

他說:「看看香港人經歷的那些事情,他們不相信大陸人可以理解」。

主辦C先生最初所指那場迎接港人活動的,是倫敦某地港人社團組織者Richard Choi。 居英多年的他也留意到,移英港人很多人還未能擺脫在香港時形成的對大陸人的「負面情緒」。

香港移民

Reuters
2021年官方數據顯示約移民英國的香港人約九萬之多

社會學人分析現象

杜倫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江瑞婷分析認為,英國華人社區出現上述問題的根本,是「把講普通話的人等同大陸人,講粵語的等同香港人」,單憑語言判定對方身份立場,使粵普成為繼續分歧發酵的基礎 。

江瑞婷指出,從香港社會歷史理解,殖民時期政府的冷戰宣傳、流行文化的耳濡目染,主權移交後中港政治矛盾激烈,使不少港人容易認為說普通話的就是「落後、不支持民主自由的大陸人」的刻板印象。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研究院院長曾銳生解釋說,最先的英國華人社群,來自香港新界,他們與最近一批受香港反修例運動觸發而移民的,大多都抱持著相同基本價值。

另一批,後來從中國大陸來的移民,政治光譜遼闊,有從八九民運事件流亡至此的,亦有仍然忠心於中共政權的,更多的是游離兩者之間的。

曾銳生還補充說,如今還有一大群人就是來自中國大陸的留學生——他們很多時候是被教育、被指導和被要求跟隨北京方面口徑的,否則回國或會面臨「後果」。

因此,當中國政府表明反對英國予具BNO——英國國民(海外)身份港人,擴展移居簽證權利,親北京的一些華人也對香港新移民存在負面印象。

倫敦唐人街

BBC

語言隔閡仍在

多番經歷後,D與C眼下都選擇了「避免麻煩」——不約而同對不同語言社群採取迴避態度。

C說,我仍是很想幫助他們,但同時很怕惹他們不高興,就只好保持距離;D說,他現在都很少到唐人街去了 ,怕有人認出他來會有麻煩。

英國華人社區當下這種粵語香港移民和普通話大陸移民不相往來的現象出路何在?江瑞婷認為,由地緣政治角力作崇的某些蓄意煽動會繼續,英國華人社區減少隔閡能做到的,就是讓不同語言群體能更多地相互理解,讓更多人理解到華人社群的政治、階級和文化多元,以及再認清其中存在的灰色地帶。

她說:「我們才可從這裏出發,在這相對自由的社會,嘗試覓得共同點,通往一個尊重人性和自由的未來」。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