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表示,中國願意就烏克蘭戰爭開展「必要」的斡旋,並將盡快向烏克蘭提供一批緊急人道主義物資援助。
王毅在周一(3月7日)的中國兩會外長記者會上做出此番表態。這是中國首次表示將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中扮演調解角色。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全面入侵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反對,但與莫斯科關係密切的北京一直拒絶譴責俄羅斯入侵,也拒絶實施任何制裁,並表示「理解」俄羅斯在安全問題上的關切。
在每年中國兩會都固定舉行的外交部長記者會上,烏克蘭問題成為關注焦點。記者會開場的四個問題都與之相關。
在回應路透社記者有關中國是否擔心「因拒絶譴責俄羅斯會損害自身的國際地位」的問題時,王毅稱,北京「一直在同各方保持密切溝通」。
「形勢越緊,和談越不能停止;分歧越大,越需要坐下來談判。中方願繼續為勸和促談發揮建設性作用,也願意在需要的時候同國際社會一道開展必要的斡旋,」他說道。
不過,王毅並未透露中國的具體計劃,僅表示這種斡旋將在「需要的時候」進行。
烏克蘭戰火日益激烈。烏克蘭當局稱,該國多座城市的居民區持續受到俄軍火箭彈襲擊,並警告稱俄羅斯將對首都基輔發動全面襲擊。
聯合國難民署周日(3月6日)表示,在過去10天的戰爭中,已有超過150萬烏克蘭人逃離到鄰國避難。該機構稱,這是自二戰以來難民數量增長最快的難民危機。
在俄羅斯發動進攻後,普京已與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以色列總理貝內特(Naftali Bennett)等領導人對話。俄羅斯和烏克蘭也已在白俄羅斯舉行了兩輪和談。但俄羅斯仍在對多個城市發動進攻。
此前,歐盟高級外交及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俄烏戰爭的調解人「必須是中國」。
但中國此前一直未正面回應是否將擔任調解人角色。外長王毅在周六(3月5日)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通話時稱,中國鼓勵俄烏直接談判,也鼓勵美國、北約、歐盟與俄羅斯「開展平等對話」。
在周一的記者會上,王毅還宣佈,中國紅十字會將盡快向烏克蘭提供一批緊急人道主義物資援助。
不過,王毅並未改變北京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他強調中國「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獨立自主地作出判斷」,並稱烏克蘭問題「原因錯綜複雜」,需要「照顧當事方的合理安全關切」。
中國一直拒絶將俄羅斯稱為盟友,但在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於2月初訪華時,當局以「上不封頂」形容中俄關係。
烏克蘭危機爆發後,中國拒絶將俄羅斯的行動稱為「入侵」,並在聯合國大會烏克蘭問題緊急特別會議上投下棄權票。聯合國安理會193個會員國中,有141個國家贊成譴責俄羅斯的提案。
在時長約一個半小時的記者會上,王毅還就中國和美國、歐盟、印度、非洲、拉美、中亞和東盟等地區及組織的關係回答了記者提問。
在27個問題中,他還回應了中外媒體有關南海問題,以及中國是否會像俄羅斯對烏克蘭一樣對台灣採取行動的提問。
我們整理了他對部分問題的表態:
南海問題:
是否會「武統台灣」
中美關係
中歐關係
中日關係
朝核問題與中韓關係
中印關係
中非關係
中拉關係
中國和中亞關係
中國和東盟關係
中國和中東關係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10/04/2024 10:44AM
09/04/2024 05:00PM
09/04/2024 05: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