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英國BNO放寬一週年:香港農夫、社工、公關的移英經歷

英國2020年1月底開始放寬BNO身份的香港人移居當地的規定,掀起一波港人移英潮。一年過去了,他們遇到怎樣的挑戰?如何適應、融入當地社會?又怎樣繼續為香港發聲?

「我下了飛機後,就會是另一個身份。」當航班從香港起飛前往英國倫敦、手機再接收不到訊號時,在香港闖出名堂的有機農夫黃如榮才從繁鎖的農場業務回過神來。

他轉過頭,問問身旁的太太,「下了飛機後,我到底要做什麼?」

2019年香港爆發反修例風波之前,黃如榮是經常掛著招牌燦爛笑容、嘴邊離不開宣揚「本地人吃本地菜」理念的有機農場負責人。

而Charlotte則是一名穿梭香港中環、能說會道的公關經理;與愛犬影形不離的Emily是大型社福機構主任級的外展社工,以能藉工作與高風險青年同行為自豪。

一場政治巨變,迫使三人作出離開土生土長之地的艱難決擇。

英國2020年1月底開始放寬英國國民(海外)BNO身份的港人移居當地的規定,讓他們相對容易與家人移居英國,掀起一波港人移英潮。

揮別香港、移居英國時,一些擁有大學學歷、屬中產階層的港人不少面臨要捨棄在香港打拼半輩子的事業,又要忍痛告面別家園的雙重失落,對到埗英國生活後何去何從,模糊不定。

一年過去了,他們慢慢在英國安定下來,有人徹底轉行低技術職位從頭開始,有人學習融入英國社區,同時繼續為香港事務發聲。

農夫:「重新回到起跑線」

在香港經營有機農場而聞名的黃如榮,54歲,如許多移英港人一樣,因為目睹香港2019年反修例風波以及《國安法》實施後的轉變,感受到自由等核心價值遭到吞噬,決定為兩名兒子的未來,拋下在港經營已久的事業,在2020年12月1日舉家移居英國。

昔日,他在行內創出聲望,時常有媒體訪問他推動本地農業的理念。 在前往英國的飛機上,有電視頻道剛巧播放他接受訪問的片段,在自己的農場娓娓道來耕作理想。

在英國還能再執起自己鍾愛的鋤頭嗎? 這個問題在香港前往倫敦的十多小時航程中,一直盤旋在黃如榮的腦海里:「究竟來到這裏生活,需要把理念放下嗎? 」

他最後的落腳地在倫敦西南部京斯敦的新穆爾登,該處並非郊野,耕作空間有限,但他仍望奮身一試。

在新地方,黃如榮沒有數以萬計平方呎的大農場,沒有專業團隊在背後支持,他選擇在家裏的後院約四百呎大小的空間種植港人愛吃的菜心、韭菜和唐生菜。

他把那片「小農場」稱為香港農場的英國分部,並開創新的經營模式,為有意種植的客人提供菜苗、改造後院成農地的服務。

「我無法進行生產農業,就轉為服務農業;由賣菜轉作為賣菜苗;由提供蔬菜予客人到教授客人如何種植。」他說。

現時黃如榮已累積了約百名客戶,當中大多為港人,但亦有英國本地人。

在香港以往的名聲,也令他移英後的生活,備受關注。

「當你在香港的農業已具代表性,為標誌性的人物,大家對你有一定的期望。 但你到了英國,只能在後院裏種耕,人人都有後院吧?…… 你要拋開別人對你的看法,接受重新回到起跑線。」

為了爭取更多耕作機會和廣結志同道合的朋友,黃如榮每周皆會在當區花藝會和環保中心擔任義工,幫忙打理中心的花園和花槽,主持種植心得分享。

數月之後,他在新穆爾登農墟開始擺設攤位,獲當地的社區農圃負責人特別發分一片籃球場大小的示範土地農圃,在區內帶起種植蔬菜的氣氛。

他在這裏與鄰里街坊建立關係,不會錯過介紹香港的機會。「見到每個人,我都會介紹我是來自香港,種植香港蔬菜,所以有很濃烈的香港味道。」

他的活躍更讓當地人也問他是否有意參選地方議會議員。

記者訪問黃如榮當天,他由早上九時工作到晚上天色昏暗仍未回家,有認識的鄰居主動與他打招呼,兩人除了交流種植大計,也談起了香港。

鄰居奧多霍諾問黃如榮:「你來自香港吧? 那裏還好嗎? 我在報紙看到說很多香港年青人都移居英國來了。」

黃如榮的語氣增加了幾分嚴肅,「你說局勢? 糟透了。 你在新聞些看到的都是事實。 我們只是為爭取自由而站起來。」

對於黃如榮來說,在英國,即使重過新生,對香港的掛念並沒有減退,這種懷念不單是鄉愁,而是一種好像未能幫助香港的責任。他感慨地說:「感覺好像遺忘了香港,忘記了這群仍在裏面很困苦的人,很不舒服。」

但他強調,自己不會拋下以往的理念,會繼續用時間去做正確的事。 「不是因為身處的地方不同,我們就會把從前的理念拋下不顧……認為對的事,當然要用一生的時間去實踐吧!」

公關:「落差是非常大」

46歲的Charlotte在香港曾先後任職過財經記者與公共關係經理,擔心兒子接受「重愛國、輕批判」的教育,與丈夫攜兒子於2021年四月移居英國。

但她並不如黃如榮般幸運能夠重操故業,她未有信心能夠在英國重投公關職場,為生計輾轉到一家高檔連鎖百貨商店任職。 以往在地產公司領導公關團隊的中產階層,現在要適應擔任售貨員的轉變。

縱然她享受工作壓力更小,但仍說:「落差是非常大,試過多個小時沒有客人,只能站著,會感沉悶,反問自己是否能更好利用這些時間。」

英國內政部的調查顯示,透過BNO移英的港人中,69%的人持有大學學位或以上,九成的人從事文職、專業人士或經理級別以上的管理階層。

而根據英國港僑協會的統計,受訪的移英港人移居前最多是從事金融和保險、信息和傳訊和教育行業,各範疇佔整體一成左右;近四成人為中層管理職位。 但移民後,最多人從倉庫及運輸業,其次為科學和科技專業,接著會為酒店餐飲業、零售批發業,各範疇佔整體一成右左。

許多港人需要投入比先前工作技術較低的行業,而他們的語言障礙、欠奉資歷認證,成為求職最大障礙。

Charlotte對BBC中文坦言,長期目標仍然以重返公關職場為主,「長久下去,可以這樣(當售貨員)嗎? 這是個很大的問號。」

社工:繼續幫助香港青年

「我知道,自己不是能夠躺平過日子的人,」58歲的移英港人Emily(化名)說。

她曾在香港擔任社工,主要輔導高風險青年,多年來,她過著典型中產的生活,在香港有車、有房,也有外傭照顧愛犬,卻不甘在要噤聲求存的社會生活,決定離開自己多年來的家。

2019年時,Emily是民間人權組織「民權監察」的人權觀察員,經常出現在示威衝突現場,在催淚煙彌漫與弩拔劍張間,用自己的專業,站在警員和年輕示威者中間,作調解與緩和衝突工作。

示威浪潮過後,香港落實《國安法》,她的義工同僚要不被捕、要不噤聲,她在2021年4月移居英國,決定繼續發揮自己的所長,幫助有需要的青年。

在移英港人群體中,一些年輕人屬於前線示威者,因為在香港面臨控罪而在手頭拮據下移英,無法如中產專業人士般輕易找到生計和融入英國的生活。

Emily主動與在英港人教會團體聯絡,為旗下的青年短期往宿計劃服務,並為有需要年輕人配對一些願意提供免費住宿的家庭。

Emily說,她接觸的很多年輕人為了急於逃離香港,向親友借錢作簽證申請的財政能力證明,獲批後全數歸還,有人移英時口袋僅剩數千港元。

「我接到了一個案,他即將會來到英國,剛剛(從社會運動有關的案件)脫罪,有可能再被控方上訴,需要離開,但完全沒有經濟能力,只有數萬港元,還尚未繳交簽證費用與移民醫療附加費(約1740英鎊、合1.8萬港元)。」

「很多人要在一兩晚之間,決定去留,不知明天的生活會怎樣。」她說。

住宿是一大問題,而這些年輕人的精神健康,則是另一大問題。她說,多名求助者深受情緒困擾, 「過來兩年香港發生的事,對他們留下很大烙印,很多傷痕,從來沒有處理,一到埗英國,就開始爆裂。 」

有一位母親,因面臨檢控威脅,而急忙帶同兩名幼子移英,但Emily無法找到願意收留她們的義務家庭,愛莫能助。

Emily也盼望英國政府能認知到現存的社會服務空缺,能伸出援手,在這些港人到埗最初期,扶他們一把。

「期許和現實的差距」

以往華人移居英國,會依靠當地的華人團體,適應新生活,但這一代新到英國的港人,卻不多有團體性的協助,去接觸公共服務。

倫敦克尼華人社會服務中心經理林懷耀解釋,移英港人因政治立場,並不信任當地一些華人團體。

「當英國200多個華人團體發表聯署聲明支持香港《國安法》立法,香港人找誰去支持他們的融入呢?」他說。

林懷耀說,現時英國有慈善團體有意向港人提供短暫房屋,但不知從何入手去把信息傳達給有需要的人。他認為長遠支持到埗港人來說,港人成立組織才是唯一出路。

英國杜倫大學杜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江瑞婷對BBC中文表示,以往多次香港移民浪潮,皆是由對中國政權的未知與恐懼而觸發,「但現在這一波的移民潮,更多的是由親歷當權者暴力而觸發。」

「正正因為政權的暴力破壞了他們的家,他們背負著一種社會責任,一個歷史責任,要去在家園以外去建立另一個家。」

江瑞婷說,不少港人對英國抱有的期許會與他們移民後的實際經歷存在差距,但「當大家視離開為對政權的示威,他們會不敢、或不願承認這裏的生活未有預期的好」,

「而且,大家離開時,有很沉重的罪疚感」,感覺離開是捨棄了對香港的社會責任不顧,於是人在海外,有感必需投入建構香港社群。 然而,在社會提供的配套尚未完善下,要實現那份期許時步步為艱,「心理上會有很大負擔」。

「希望做到最好」

根據英國內政部數字,截至去年九月底,總共有逾7.6萬人成功申請BNO簽證,獲准移居或繼續居住在英國。不少港人聚居於曼徹斯特、雷丁與大倫敦區泰晤士河畔京斯敦、薩頓等地區。

在這些港人聚居地,英文班、興趣組、服務本地弱勢的義工團等等一個個小組漸趨成形,也為聲勢更大的為聲援香港政治情況的組織行動。

Emily正協助應當地薩頓圖書館的邀請,提議一份中文書清單,當中包括在香港因言論審查遭下架的書籍;

Charlotte於一月初參與籌辦在京斯敦的一場聲援香港新聞自由的人鏈活動。 「既然走了出來,就不能躺平,不行動就一定沒有結果,」她說;

至於在飛往倫敦的航班上曾經忐忑一路的黃如榮,他也在反思自己的經歷。從農圃回家的路上,他說,「這一年,很用心去融入英國社會,希望做到最好……為香港人加分。」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