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新聞

Yahoo 行動版

睇盡即時本地生活資訊

天氣交通、港股美股匯率、城中熱購,盡在掌握。

中文

人生選擇:為什麼我們應該「放棄追求個人快樂」

Smiling face emoticons floating in the air and lying in a pile on the ground

Getty Images

把追求快樂當成是人生的目標,這樣做有錯嗎?

心理學家埃德加·卡巴納斯(Edgar Cabanas)認為,追求快樂已經變成了一種「自私的」概念,好像是一種「消費品」,已經成為一門「生意」。

卡巴納斯和社會學家伊娃·伊盧茲(Eva Illouzhe)兩人共同撰寫《製造快樂公民:快樂產業如何控制我們的生活》(Happycracy: How Science and the Happiness Industry Control Our Lives)一書。

兩位作者在書中對數百萬美元的「快樂產業」所提倡的許多概念提出質疑,他們認為把追求快樂當成是人生目標會讓人墜入陷阱。

他們表示,那種追求快樂的生活方式永無止盡,一旦未能達成目標內心會感到極度失落,沮喪氣餒和厭惡。

在西班牙馬德里的卡米洛·何塞·塞拉大學(Universidad Camilo José Cela)擔任研究員的卡巴納斯對BBC表示,正向心理學的科學根據是有問題的。

他表示,我們應該放棄追求自己個人的快樂,而轉向追求更多人共同分享的快樂。

A woman juggling a sad face and a small face on a seesaw

Getty Images

為什麼我們應該放棄追求快樂?

追求快樂最大的問題在於它已經變成一種讓人無法擺脫的著迷狀態,幾乎成為一種讓人上癮的症狀,許多自詡為人生教練,心靈導師,自助型成功人士都向你灌輸追求快樂會有更好更圓滿的人生的觀念。

但這其實是不切實際的承諾,因為追求快樂永無止盡,把追求快樂作為人生的目標是非常危險的,因為你可能永遠無法達成這個目標,而陷入永無休止的循環輪迴。

某人可能一開始買了一本自我救助的書籍,想要從中學習如何獲取快樂,結果通常是又接著買了第二本關於追求快樂的書籍,如果追求快樂能達成目標,那麼買一本不就夠了嗎?可見追求快樂是沒有盡頭的。

我們必須走出這個追求快樂的輪迴,提醒自己不要陷入這個圈套。

是不是每個人都能控制自己的快樂?快樂真的只取決於自己嗎?

恰恰相反,很多人說快樂取決於你自己,只要有正向思考就能活出快樂圓滿人生,乍聽之下好像很有道理,但其實並非如此。

A man on his phone texting smiley faces

Getty Images

上述所謂快樂的概念幾乎不考慮我們每個人所處的環境和現況,一種廣為流傳但卻無任何科學根據的迷思是:快樂50%取決於我們的基因,40%取決於我們的意志力,環境現狀只佔10%。

換句話說,90%的快樂取決於我們自己,而非其他任何事物,但事實上,每個人所處的環境和現狀,包括我們的收入,社會階級,所在社會的文化規範,我們的家庭,以及我們能得到的支援……等等,難道說這所有只佔區區10%嗎?

快樂產業從什麼時候開始掀起潮流的?

相對來說,這還是最近的事,美國從1950和1960年代開始出現自我幫助的書籍和所謂的快樂教練,之後逐漸成長,在美國以外的地方,2000年之後這種文化現象才開始廣為流傳,還加上了正向心理學作為科學包裝。

不論經濟如何波動,快樂產業的市場不受影響,2008年金融危機反而促使更多人追求心靈快樂,近幾年無處不在的社交媒體,網紅和健康雜誌等其他媒體更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A woman pushing a big tube up a mountain

Getty Images
卡巴納斯表示,情緒本身並沒有正面或負面的屬性

在追求快樂的同時,我們也面臨痛苦和悲傷,因此人們就更加著迷於快樂,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沒錯,你越是想逃避痛苦和悲傷,就越著迷於追求快樂。快樂是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值得討論,但首先我們需要給快樂下一個定義,有趣的是,沒有人真的知道快樂的定義。

如果說快樂完全取決於你自己,那麼那些心靈導師和人生教練怎麼知道你需要什麼才能得到快樂?如果他們知道你的快樂是什麼的話,又要如何解釋快樂取決於你自己這種說法?

這裏有一個很重要的謬誤就是把所謂的「負面情緒」污名化,認為負面情緒是不好的,但其實情緒本身並沒有正面或負面的屬性,完全取決於其存在的狀況和當下產生的作用。

例如,有時候我們會感覺焦慮,它讓我們難受,但焦慮本身有時候是正面的,例如在比賽或考試之前感到焦慮也能夠起到正面的作用。

同樣道理,憤怒也被認為是一種負面情緒,如果導致暴力或不當行為的話,憤怒的確會起到負面作用,但如果憤怒讓我們起身對抗不公不義的話,它其實是起到了正面的作用。

An anxious-looking woman surrounded by hands pointing at her

Getty Images
有時候我們會感覺焦慮,它讓我們難受,但焦慮本身有時候也是正面的

你或許會認為正向思考人生是一件好事,但並不一定,有時候樂觀態度能讓我們有某種期待,促使我們前進,但有時候樂觀反而讓我們錯誤期待,誤判自己的能力,最終未能達成目標。

悲傷並不好受,但並不代表它沒有存在的必要,悲傷也是一種正常反應,當你蒙受損失的時候你會感到悲傷,這完全正常而且健康,不健康的是悲傷的時候還為自己感到難過,這樣子是對自己做二次處罰。

把追求快樂當成人生目標,能夠一直快樂下去嗎?

這就是問題所在,我們在這本書創造了一個新的名詞:「happychondriac」(總是懷疑自己不夠快樂)。

這是一個重新組合的詞,源自於「hypochondriac」(疑病症),就是毫無理由毫無根據的擔心自己有問題,生病或病情比實際更為嚴重的心理問題。

和「疑病症」一樣,「happychondriac」讓人擔心自己有問題,認為自己不夠快樂,需要追求更多快樂才能滿足,但其實並沒有這回事,有這種心理問題的人認為他們沒有完全開發自己的快樂潛力,因此著迷於不斷追求更多的快樂和滿足。

這種心態違反常理,它並沒有讓你在不如意的時候幫你走出困境,反而是在你已經快樂的時候,敦促你尋找更多快樂,就這樣下去沒完沒了。

那些心靈導師,人生教練從來不會告訴我們:「你已經夠快樂了,停止吧!」

Photograph of Edgar Cabanas

Edgar Cabanas
心理學家卡巴納斯在西班牙馬德里的卡米洛·何塞·塞拉大學擔任研究員

他們不斷地告訴你永遠不會完全快樂,如果你現在感到很快樂,千萬不要放鬆,隨時要提高警覺,一旦放鬆你就會失去一切。

這個心理造就了快樂消費經濟,就像你買了最新的手機或軟件,你必須一直不斷的更新,永遠得不到最頂級的版本,因為一直有更新更好的版本出來。

還有其他的社會因素嗎?

我們所處的社會,文化,經濟都在改變,個人主義的潮流越來越強勢,生活上越來越自由,當然也就出現了偽科學的討論,認為追求快樂是有科學證據的。

快樂這個概念是否能合乎科學的進行研究,對此我們想要提出挑戰。

我認為過去數十年來我們的經濟和社會遭遇許多困難,我們對於改變外在環境感覺越來越無力,所以我們只能想著如何改變自己,因為我們覺得外在環境不可能改變。

許多人也認為,要做出影響世界的重大改變機會很小,結果就導致人們越來越只能想到自己,追求自己的成就。

A woman on her own, looking down at her bare feet

Getty Images
追求自己個人的快樂,不如追求更多人共同分享的快樂

所以社會整體被忽略了嗎?

我認為是這樣,人們談論的都是個人的福利,照顧自己,沒有人會救你,做對自己最佳的決定,保養自己的健康……等等。

這是一個謬論,因為我們看到的是個人健康不比整體健康重要,新冠疫情就是一個例子,你當然可以盡可能的照顧好自己的健康,但真正重要的是社會上每個人的健康,否則只顧好自己沒有意義。

快樂也是一樣,你可以追求自己的快樂,但如果你身邊的人不幸福的話,你也快樂不起來,因為人類是社會動物,不管你願不願意,每個人都彼此互相依賴,沒有整個社會的福利,也就不會有個人的福利。

我們現在做的正好相反,把個人福利置於社會福利之上,我認為這是錯的。

A group of friends smiling and laughing

Getty Images
個人的快樂受到環境和其他人的影響

所以我們不應該追求快樂?

我們要追求的不是快樂產業所定義的那種快樂,有個很有趣的研究,顯示出關於快樂的一個「似非而是」的悖論:你越刻意追求快樂,你就越得不到你想得到的快樂。

許多人可能都有類似的經驗,你出門參加派對,心裏想著一定要盡情享樂,結果等你到了派對的地方卻發現很一般,根本不好玩,因為你想象的要更有趣。

主張追求快樂的英國近代功利主義哲學家約翰·斯圖爾特·密爾(John Stuart Mill)在臨終前表示,快樂不值得作為人生的最重要目標,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什麼是快樂,要如何才能獲得快樂,我們越辛苦追求快樂,到頭來就會患得患失越來越沮喪。

我們必須停止再著迷於快樂,徹底忘卻快樂這個人生目標。

新年剛過,很多人希望新的一年能更快樂,或立志追求快樂,你怎麼跟向這些人說?

與其說「我要變得更快樂」,這些人應該說「我要讓某個人變得更快樂」,追求自己的快樂不如追求社會整體的快樂或幸福感,不要總是把焦點聚在自己身上,切記「越刻意追求快樂,就越得不到快樂」的悖論。

本網頁內容為BBC所提供, 內容只供參考, 用戶不得複製或轉發本網頁之內容或商標或作其它用途,並且不會獲得本網頁內容或商標的知識產權。

BBC中文

更多內容